善于“造势” 让班级日记更有实效
2019-09-09何皎洁
◇何皎洁
课标对于习作教学是这样规定的: 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可见,习作是写会的,而不是老师讲会的。为了让学生多写多练,在写作实践中提高写作技巧,我开展了一个新的活动——班级日记漂流, 也就是班级日记本依次传递,每天由一个学生在上面书写。一个学期下来, 我们班已经积累了八本班级日记(每一本包括15 篇日记),篇篇精彩。相比随文习作, 班级日记的素材更加丰富, 表达更为灵动,主题更加鲜明,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习作能力的提升。
我总结了一下,开展班级日记漂流活动有以下好处:首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因为每人每两个月才有一次在班级日记本上写作的机会,所以学生都很期待,书写时会非常重视,把最规范的字迹、 最精彩的语言留在班级日记本上,供同伴和家长翻阅。其次,有利于学习交流。写之前,学生都会先把其他同学写的日记翻阅一遍,既能学习,又能相互比较,无形中提高了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再次,解决了学生作文选材和生活脱节,虚假编造的问题。因为班级日记没有内容的限制,没有文体的限制,所以学生写的都是最真实的事或自己最想说的话。久而久之,学生就学会了用心观察生活,从生活中发现最鲜活的作文素材。
班级日记漂流是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一个好办法,但操作不当,就会流于形式,失去漂流的意义。所以教师要善于“造势”,使班级日记漂流活动开展得持久而有效。
其一,气氛造势——写前动员。开始写日记前,教师要动员讲话,讲清楚这样做的目的和意义,特别是要消除学生的顾虑。告诉学生,对班级日记的内容没有任何要求,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事情,或者自己最想说的话都可以写。让学生明白, 虽然一个学期每人最多写两篇,但是班级日记能留下童年的影子,留下一笔集体财富。多年以后,只要他们打开这一本本日记,就能看到自己和同学共同经历的喜怒哀乐,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其二,要求造势——统一格式。日记的格式是统一的。第一行写上年月日、星期几、天气情况。第二行正中间写上日记题目。第三行要居中写上“作者:×××”。老师把学生当作小作家看待,学生就会用小作家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其三,开篇造势——树立榜样。最初我是按学生所坐的位置来安排他们写日记的顺序,结果前四个学生写的日记都不太好。第一个学生只写了四五行,第二个学生效仿第一个,后面效仿前面的,普遍写得不太好。我赶紧调整思路,找了班里文采比较好的一个学生重新开始写。这个学生选材新颖,语言丰富生动,三分之二的文字下面都被我用红笔画上了波浪线(波浪线是好词佳句的标志),后面的学生也就有了学习的榜样,再也没有出现过敷衍的现象。
其四,评语造势——有效评价。每一篇日记,我都会认真修改错别字以及不通顺的句子,画出其中的好词佳句,并在文末写下详细的评语。学生每写一篇日记,都期待着老师的评价。如果老师反馈不及时,学生就会失去写作兴趣,班级日记也就失去了漂流的意义。如果老师一成不变地写评价,学生就会失去新鲜感,评价的作用也会逐渐减弱。所以,我用评语来造势,进行有效评价。第一轮日记漂流,58 个学生的日记由我评价。第二轮,学生接力评价:写班级日记的学生先对前一篇日记进行评价,再写当天的日记。第三轮,家长参与评价:学生写完当天的班级日记后,家长要用红笔在文后或者文中对自己孩子的日记进行点评……
其五,宣传造势——搭建平台。班级日记刚开始漂流的时候,我每天都在班里朗读、评价前一天的日记, 然后在班级微信群里上传日记图片,并在图片后附言:周几班级日记小作者——某某某。后来,我还利用美篇软件把当天的日记制作成图文发在班级微信群里,家长们都会及时阅读、转发,给予孩子鼓励。
其六,成果造势——展示交流。每隔一段时间, 我就在班里通报班级日记的书写进度和累积成果,并将日记逐篇展出,和学生一起评选最佳日记,对优秀小作者进行奖励。还记得,当我对学生说,班级日记已经积累了四本时,学生十分兴奋,争相传阅,欢呼着:哇,我们太了不起啦!
其七,运用造势——学以致用。将随堂作文和班级日记结合起来,让班级日记成为学生作文的素材库。比如学生写“校园往事”,一时不知从哪里写起, 我就打开班级日记, 列举一些有意义、有趣味的素材,学生听着听着,思路就逐渐被打开,很快确定了自己印象深刻的内容。有时写作文前, 我会把班级日记里的佳作读给学生听,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激励学生也能写出这样的佳作。
作文就是要让学生说真话写真事,开展班级日记漂流活动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一个小小的举措。我相信,只要老师心中有方向、有学生,就一定能找到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好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