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量病理技术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临床效果评价
2019-09-09程庆华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市合涧卫生院
程庆华 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市合涧卫生院
乳腺癌自上世纪70年代起临床发病率逐年提升,是我国公共卫生问题的重大隐患,临床中针对乳腺癌患者实施有效诊断,根据其诊断结果进行治疗,是保障乳腺癌患者生命安全的重要方式[1]。因此,本研究给予乳腺癌患者实施定量病理技术检查与诊断,分析其临床准确性及在癌细胞淋巴结转移判断方面的价值。
一、临床资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
选择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我院乳腺癌患者43例,均为女性患者,其中乳腺癌患者最小年龄27周岁,最大年龄76周岁,中位年龄(53.68±10.33)周岁。病灶直径最短19mm,最长53mm,中位病灶直径(36.17±12.16)mm。有肿瘤细胞转移患者11例,未转移患者32例。纳入标准:(1)经手术病理检验确诊为乳腺癌;(2)患者或家属料及额本研究内同龄,自愿签署相关协议;(3)认知能力正常。排除标准:(1)心血管疾病;(2)接受乳腺癌化疗;(3)复发性乳腺癌;(4)相关资料不全。
2.方法
全部乳腺癌患者均行定量病理技术予以检验和诊断,将其病理组织实施脱水、浸蜡、包埋处理,处理后予以染色切片,通过Feulgen方式予以核细胞检测,分析上述结果与手术病理检验诊断情况[2]。
3.观察指标
对比手术病理与定量病理技术诊断准确性;观察患者细胞核直径最大值、细胞核直径最小值、细胞核周长、细胞核面积、DNA指数等指标[3]。
4.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43例乳腺癌患者相关数据录入SPSS 19.0软件之中,淋巴结转移与未转移患者细胞核直径最大值、细胞核直径最小值、细胞核周长、细胞核面积、DNA指数数据行t检验,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2组患者手术病理与定量病理技术诊断准确性情况行X2检验,采用(n%)表示。对比以P<0.05为基线,研究其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1.乳腺癌患者诊断准确率情况比较
乳腺癌患者手术病理准确率为100.00%,定量病理技术误诊及漏诊2例,占比4.65%,其准确性为95.35%。对比乳腺癌患者不同方式诊断准确率情况(X2=2.0476,P=0.1524),手术病理与定量病理技术诊断准确性(100.00%、95.35%)未见明显差异(P>0.05)。
2.乳腺癌患者乳腺癌转移与细胞核情况关系比较
对比乳腺癌转移与细胞核情况关系数据(见表1),淋巴结转移患者细胞核直径最大值、细胞核直径最小值、细胞核周长、细胞核面积均高于未转移患者,与未转移患者相比,淋巴结转移患者DNA指数较低,两者差异明显(P<0.05)。
表1:乳腺癌患者乳腺癌转移与细胞核情况关系比较
三、讨论
乳腺癌患者预后评估诸多因素之中,癌细胞淋巴转移是重要的独立风险因子,临床中未见淋巴转移的乳腺癌患者,其无瘤生存期及总生存期均高于淋巴转移患者,因此,对患者诊断及淋巴转移评估的研究十分必要[4]。以往临床诊断之中多采用淋巴结切面予以显微镜下观察,但该种方式临床诊断准确率欠佳,近年来临床应用比例较低。本研究针对乳腺癌患者予以定量病理技术诊断,其结果显示,手术病理与定量病理技术诊断准确性未见明显差异,癌细胞转移患者细胞核直径最大值、细胞核直径最小值、细胞核周长、细胞核面积均高于未转移患者,与未转移患者相比,癌细胞转移患者DNA指数较低。定量病理技术诊断是病理学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据生物组织图像数据及微观图像数据予以观察,通过量化方式对其病情及病变特征加以分析,其临床诊断准确性显著[5]。通过对乳腺癌患者实施定量病理技术检验,针对其淋巴转移情况进行评估,并结合患者的其他指标予以综合分析,从而对患者预后情况加以评价。
综上所述,本研究对乳腺癌患者予以定量病理技术检验,其诊断准确性水平较高,同时可对患者是否存在癌细胞淋巴结转移情况进行判断,是评估患者预后效果的重要因子之一,因此,定量病理技术检验在乳腺癌诊断及淋巴转移判断方面具有临床推广及应用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