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向经验”:中国乡镇企业最早的产权改革
2019-09-09陈海
陈海
蚂蜂窝旅行网副总裁,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特约研究员,互联网京黔会秘书长。商业史研究者,著有《九二派》《一九八四——企业家归来》等。
鲁冠球没有为自己争取个人股份,通过产权改革,获得了企业绝对控制权,企业也没丧失“集体经济”的地位。
万向集团前身“宁围公社农机厂”起初是公社主办的企业,企业的税后利润按规定一部分上缴公社,一部分留下投入经营,公社既是所有者,又是主管者。政企不分、产权不清的情况,在企业发展初期或许不觉得是个障碍,等到企业规模不断壮大,管理需要进一步加强的时候,弊端立即显露。
事实上,当年的鲁冠球面临着两种选择:要么企业在各种管制中慢慢成长,最终被同行兼并;要么大胆地进行股权改革,在艰难中获得重生。
1983年,他实施了一项被他称作“还权于民、还利于民”的改革。改革方案规定,企业所有固定资产和流动资金50%为企业所有,50%为全乡(股东)所有,作为干股记到各人名下。持干股者必须以同等数量的现金参与入股,方能成为股东。所有干股只作收益分配的依据,永久不得提取股金,但有继承权。入股的现金随时可以退股取回,当现金股退出后,其干股也即收归企业所有。此谓“还利于民”。
至于“还权于民”,方案规定由股东大会选举厂长,任期3年,可连选连任;实行厂长负责制,由厂长“组阁”,生产经营由厂长承包,对股东大会负责。方案规定,乡政府不参与企业利润分配,企业以销售额的20%作为管理费上缴乡政府,并作为销售费用计入成本。
高明之处在于,这个产权设计外部边界清晰,内部边界模糊。通过这次产权界定,鲁冠球获得了企业的绝对控制权,却又没有丧失“集体经济”的地位,能够继续享受当时的优惠政策。
1986年,鲁冠球吸收了中国汽车工业投资开发公司等社会法人向企业投资入股。1988年,鲁冠球向宁围镇政府提出,买断万向节厂的股权。宁围镇政府组织研究小组,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左右权衡,最终答复鲁冠球,需以1500万元向镇政府买断万向节厂股权。得知这个数字,鲁冠球有些挠头,这是万向节厂半年的产值。工人们大多反对,其时背靠政府仿如背靠大树,生意做赔了集体还能分担一些,所以都劝鲁冠球不要太冒险。
面对一片反对声,鲁冠球仍坚定自己的判断,以1500万元向镇政府买断股权,使镇政府淡出主管者角色,万向节厂争取到了更大的经营自主权,可以更为灵活地制定企业发展战略。这一思路被媒体称为“花钱买不管”,也为一些乡镇企业进行产权改革提供了路径,让企业获得更多活力。
此后万向节厂的产值年年递增40%,趁着好势头,鲁冠球不失时机地兼并了几家亏损或微利企业,并着手将企业中具有一定生产经营实力和发展前途的车间分解出来,成立分厂。1989年,杭州万向节总厂成立,单一小规模的工厂式管理从此过渡到较大规模的总厂管理模式。1991年,鲁冠球申请将万向纳入国家规范的股份制试点企业,进一步完善企业的内部管理。
1994年1月10日,万向钱潮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万向钱潮股份有限公司由万向集团公司、中国汽车工业投资开发公司、中国工程与农机进出口公司、华联汽车发展有限公司在杭州万向节总厂的基础上联合发起组建,万向集团持66.39%的股本,股东大会选举鲁冠球为董事长兼总经理。
鲁冠球可能是中国乡镇企业最早的产权制度改革者和闯关者:他没有为自己争取股份,通过产权改革,获得了企业绝对控制权,企业也没丧失“集体经济”的地位。1992年,他又通过资产清晰的方式剪断乡镇企业与当地政府模糊不清的产权关系,为企业的独立发展注入基础动能。
2018年10月,鲁冠球被中央统战部、全国工商联推荐为改革开放40年百名杰出民营企业家。2018年12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授予鲁冠球“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