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说十大千亿级工业产业振兴行动
2019-09-09整理李唯睿
整理_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 李唯睿
基础能源产业
到2020年,基础能源产业产值达到2000亿元,其中煤炭1800亿元。
到2022年,基础能源产业产值达到2200亿元,其中煤炭2000亿元。产值500亿元企业1家,产值50亿元企业10家,产值10亿元企业20家,产值1亿元企业100家。
现代化工产业
2020年目标。全省现代化工产业产值预计达到160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以上。其中,磷化工行业产值预计超过1000亿元,增加值预计170亿元以上。现有产品市场进一步巩固改善,产学研融合发展持续推进,重点企业债转股工作成效初显,重点龙头企业整合重组工作基本完成,绿色化发展能力和水平大幅提升。
2022年目标。全省现代化工产业支柱作用进一步发挥,带动效应凸显,工业产值预计达到2000亿元以上,龙头企业综合竞争力在国内市场排位位居前列,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产业体系初步形成,有效供给能力显著提升,我省成为全国主要的磷化工产业基地、重要的现代煤化工产业基地和新兴的精细化工产业基地。
先进装备制造
到2020年,力争全省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300亿元,工业增加值300亿元。
到2022年,力争全省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工业产值突破1600亿元,工业增加值突破360亿元。
优质烟酒产业
烟酒产业:
2019年,全省卷烟工业产值达到365亿元。
2020年,全省卷烟工业产值达到400亿元,烟叶销售收入达到120亿元。
2022年,全省卷烟工业产值达到420亿元,烟叶销售收入达到145亿元。白酒产业:
2019年,全省白酒产业产值达到1100亿元。
2020年,全省白酒产业产值达到1200亿元,赤水河流域核心产业集群基础不断夯实,世界酱香白酒产业基地核心区基本形成。
2022年,全省白酒产业产值达到1580亿元,茅台“世界第一蒸馏酒”品牌地位持续巩固,白酒产业上下游产业链不断健全完善,世界酱香白酒产业基地核心区全面建成。
大数据电子信息产业
2019年,电子信息制造业总产值完成820亿元,力争形成1个400亿级产业集群;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全口径)收入完成415亿元,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服务业骨干100户;电信业务总量完成3700亿元;初步建成“一云一网一平台”公共支撑体系。
到2020年,电子信息制造业总产值完成1000亿元,力争形成2个100亿级、1个500亿级产业集群;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全口径)收入完成500亿元,累计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服务业骨干企业200户;电信业务总量完成5000亿元;完善“一云一网一平台”,初步构建产业培育、政府治理、服务民生的大数据发展体系。
到2022年,电子信息制造业总产值完成1200亿元,力争形成3个100亿级、1个600亿级产业集群;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全口径)收入完成600亿元,累计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服务业骨干企业300户;形成数据驱动的以大数据为引领的电子信息产业,提升经济社会发展智能化水平。
清洁高效电力产业
到2020年,全省电力装机容量6400万千瓦左右,非水可再生能源装机比重提高到13%,全省发电量2500亿千瓦时,清洁高效电力产业总产值达到1650亿元。
到2022年,全省电力装机7000万千瓦左右,非水可再生能源装机比重提高到15%,全省发电量2900亿千瓦时,清洁高效电力产业总产值达到2000亿元。
生态特色食品产业
2019年,完成产值1060亿元,增长10%以上。
2020年,完成产值1200亿元左右,增长12%以上。
2021年,完成产值1320亿元,增长12%以上。
2022年,完成产值1500亿元左右,增长12%以上。
健康医药产业
培育一批健康医药龙头企业、主导产品,拓展器械、保健、物流等产业链,形成特色鲜明、布局合理、结构优化、优势突出的产业体系。
2019年,全省健康医药产业产值达到1000亿元。
到2020年,全省健康医药产业产值达到1080亿元。
到2022年,全省健康医药产业产值达到1250亿元。
新型建材产业
到2020年,全省新型建材产业产值达到2050亿元。绿色化改造初步完成,结构转型升级取得重大进展;行业技术与装备水平全面提升,智能制造得到快速发展;绿色建材、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新型装饰装修材料等新兴产业规模快速扩大;行业清洁生产、大宗固废综合利用等绿色发展达到更高水平。
到2022年,全省新型建材产业产值达到2250亿元。国际国内同行业有影响力的龙头骨干企业崭露头角,产业整体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和创新能力再上新台阶,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与企业深度融合,现代新型建材工业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和提升。
基础材料产业
到2020年,全产业总产值达到1190亿元,工业增加值310亿元,增速在9%以上。产品序列更加丰富,产业链延伸取得积极进展,主导产品附加值得以提升,新材料产业规模有序提高,产学研用体系初步建立,生产力布局更加科学合理,产业绿色化、智能化、服务化水平不断提高。
到2022年,全产业总产值达到1300亿元,工业增加值340亿元,增速达到10%。供给体系建设取得积极成果,供给能力和质量明显提高,特色优势产业培育显现,产学研用体系日益完善,产业结构调整取得阶段性成效,产业绿色化、智能化、服务化水平显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