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空间 新制造 新标杆
2019-09-08杨毅栋
杨毅栋
制造业发展水平是一座城市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制造业发展不好会成为城市的硬伤。杭州在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上提出了“新制造业计划”,将谋划实施规上工业企业等六个“倍增”计划,同时保障工业用地总量,优化制造业规划布局,全面提升制造业发展水平。
钱塘江南岸“新制造”大走廊是“新制造业计划”实施的重要承载地,将为钱塘江南岸地区发展带来重大变化。
钱塘江南岸的发展
亟需一个新标杆、新样板
改革开放以来,钱塘江南岸的高新区(滨江)、萧山以及大江东地区(以下简称江南地区)一直是浙江乃至全国民营经济发展最为活跃的地區之一,也是浙江制造业发展的重要阵地。
近年来,钱塘江江北地区在创新发展领域优势凸显,发展表现亮眼;而萧山、大江东等江南地区在生态环境、创新土壤、配套服务等方面不如江北地区,发展相对乏力,被认为不够“杭州”。
但同时也应看到,江南地区面临的困境带有产业转型的阶段性特征,在当前拥江发展、亚运会筹备、钱塘新区整合、新制造业计划等一系列有利因素下已经开始展现出新的发展态势,此时,谋划建设“新制造”大走廊,将成为能够引领江南地区创新发展的标杆和旗帜。
“新制造”大走廊将肩负
引领江南地区未来发展的新使命
“新制造”大走廊位于钱塘江南岸,目前以钱塘新区、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杭州高新区(滨江)三大制造业节点为主体。“新制造”大走廊紧邻钱塘江,靠近钱江新城、钱江世纪城CBD,不仅是杭州极具潜力的价值洼地,也是能够连接东西“创新+智造”的关键节点、激活江南地区创新发展的关键“穴位”。
“新制造”大走廊可以借力萧山深厚的制造业底蕴,成长为杭州都市区的工业互联网协同创新中心,成为浙江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先行区,为江南地区树立一个发展的新标杆、新样板,引领带动江南地区制造业发展和城市建设,改变杭州主城“城西强、城东弱;江北强、江南弱”的创新格局,推动实现杭州江南江北“两翼”齐飞的拥江发展新格局,更好地建设独特韵味别样精彩的世界名城。
对未来“新制造”大走廊
的畅想与建议
“新制造”大走廊具有十分优越的区位条件,又迎来了十分难得的历史机遇,必须要高起点高标准做好规划,把发展制造业与国土空间规划建设、培育创新土壤、招引创新人才、完善配套设施、优化生态环境等工作结合起来,探索建设未来工厂、未来社区、未来城市的样本示范,推动实现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高度协调,为杭州未来发展提供新模式、新路径。
为“新制造”提供新的产业空间,探索建设“未来工厂”。“新制造”走廊内的未来工厂是智慧的,有全链条人工智能生产线,能实现生产设备网络化、生产数据可视化、生产现场无人化。未来工厂也是绿色低碳的。有别于传统工厂,这里将看不到灯光、听不到噪音、闻不到异味,工厂与社区可以混合布局,人们在这里可以惬意工作、享受生活、体验服务。未来工厂更是立体高效的。在国土资源紧缺情况下,“新制造”走廊也要向地下、天空要“空间”,充分利用好地下空间,合理提高工业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高效利用好每一寸土地。
为“新制造”人才提供新的居住环境,探索建设“未来社区”。工厂生产无人化并不意味着产业无人化,人类史上历次的技术革命消灭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却又创造出更多新的就业岗位。在“新制造”大走廊地区,要为未来“新制造业”从业人员提供多元的居住空间,打造适应未来制造业生产方式、适合未来年轻人工作及生活方式的未来社区,提供符合年轻人需求的高品质公共服务体系。让从事“新制造业”的年轻高技术工人、工程师不再简单机械地从事生产活动,而是能在“新制造”走廊充满归属感、舒适感、幸福感地工作并生活。
为“新制造”营造新的高品质生态环境,探索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的“未来城市”新模式。“有风景的地方就有新经济”,良好的生态是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重要因素,对“新制造”的人才来说同样如此。要在“新制造”大走廊地区花大力气开展生态环境治理,优化提升生态环境品质,构建组团式、网络化的“未来城市”建设模式。在这里,“生态+创新+智造”紧密融合,既有极具科幻感的自动化、智能化生产场景,又有绿色生态、诗意栖居的田园风光。人们可以享受高度智能化、数字化的城市生活之便利,又能看得到小桥流水人家,记得起浓浓乡愁,在现代版“富春山居图”中享受生活、感受幸福。
“新制造”大走廊应顺应当前创新发展、绿色发展的趋势,推进未来工厂、未来社区和未来城市的实践,摆脱原有发展的路径依赖,为带动引领钱塘江南岸地区发展、实现杭州制造业二次腾飞树立标杆,发挥价值。
作者系杭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