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助力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2019-09-08
近年来,杭州市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以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为龙头,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狠抓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政策体系日益健全,激励机制逐步完善,技能劳动者素质稳步提升,高技能人才队伍不断壮大。截至2018年底,高技能人才总量已达47.3万人,技能人才159.4萬人。同时,还涌现出了像杨金龙、蒋应成、石丹这样的世界技能大赛冠军选手。
健全职业技能培训政策体系
以《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大众创业促进就业的意见》(杭政函〔2015〕174号)和《关于印发<杭州市职业培训补贴(资助)实施办法>的通知》(杭人社发〔2016〕27号)为主体,建立起了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培训制度。鼓励劳动者积极参加职业培训,符合条件的城乡劳动者在定点机构参加技能培训并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都可以享受培训鉴定补贴。发挥企业(行业)在职业培训中的主体作用,用人单位组织开展岗前技能培训和在岗、转岗技能培训或技能人才自主评价并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都可按规定享受培训鉴定补贴。支持企业开展职工技能竞赛,以赛带训,并按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人数和等级给予赛前训练补贴。政策覆盖登记失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大学生、用人单位职工、转业复退军人、残疾人等群体和用人单位、培训机构等单位,技能培训贯通从初级工到高级技师的所有等级,实现职业培训扶持政策的普惠化、机制化。
加强职业技能培训院校、机构、基地建设
目前,杭州市共有技工院校16所(其中技师学院4所,高级技工学校1所),在校生1.75万人,每年毕业生4000人左右,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技工院校的举办者有的是市、区(县市)人社部门,有的是行业部门,还有的是企业或个人办学(民办)。技工院校实行学历教育与社会培训“两条腿”走路,在完成学历教育任务的同时,面向社会开放场地、设备、师资等优质培训资源,开展技能培训。
在技工院校引领发展的同时,还积极推动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发展。到2018年底,全市经人力社保部门许可设立的民办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有134所,都可按规定开展相关职业的技能培训活动。市本级通过公开招投标方式确定承担享受财政补贴培训的定点培训机构,目前共有技能培训定点机构46家。
杭州市公共实训基地占地约30亩,坐落于杭州经济开发区高教园区内,总建筑面积约3.96万平米,总投资3亿元,其中基本建设投资1.3亿元、实训设备投资1.7亿元,于2010年3月建成并投入使用。设置了先进机械制造、汽车维修、现代服务业、电工电子与自动化技术、食品与药品检验、制冷技术和信息技术七个实训中心,82个实训室,可提供48个职业(工种)的实训鉴定。目前,已与208家企业、行业协会、培训机构、院校签订了服务协议,向社会提供公益性实训服务。年完成实训26万人次以上,累计实训230万人次。按照“一个中心、多点布局”的原则,认定了杭州第一技师学院、杭锅集团等15家单位为杭州市公共实训基地分基地,形成了功能互补、区域平衡、特色发展的“1+15”公共实训体系。
搭建职业技能竞赛平台
2013年以来,杭州市连续开展多轮职业技能竞赛“三年行动计划”,全市共组织市级技能竞赛190多场,涉及职业(工种)60余个,推动各区、县(市)开展竞赛800余场,带动岗位练兵超过120万人次。技能竞赛为广大劳动者提供了人生出彩的机会,全市有11人获得“市首席技师”称号、382人获得“杭州市技术能手”称号,广大职工学技能、比技能、用技能的热情不断高涨,“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职业精神得到弘扬,爱岗位、爱企业、爱杭州的激情竞相迸发。目前,每年保持市级竞赛30余场,区(县)级竞赛100场左右。
积极备战世界技能大赛,为技能成才修建“高速路”。2015年,杨金龙在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中取得汽车喷漆项目金牌;2017年,蒋应成、王芹分别在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中取得汽车喷漆项目金牌、美发项目优胜奖。在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选拔赛中,杭州市有陈天月等17位选手入选13个项目的国家集训队,同时,杭州第一技师学院等4家单位7个基地入选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中国集训基地,入选国家集训队选手数、中国集训基地数均列全国同类城市第二位。在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中,石丹夺得美发项目金牌,胡斌获得汽车喷漆项目优胜奖。
优化高技能人才扶持激励
为了更好地激励高技能人才成长,杭州市在传承、表彰、培训方面“三管齐下”,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工作品牌。其中比较有影响的载体包括“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首席技师”评选等。
自2012年以来,围绕先进装备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优势产业等重点,以科技和技能含量较高的大中型企业为依托,选择具有绝技绝活的技能大师作为领衔人,组织相关技术、技能和管理人才构建团队,着手开展传授技艺、技术创新、技能攻关和研讨交流等活动,全面推进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工作。截至2018年底,全市已建成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6家、省级40家、市级115家、区级242家,形成了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梯次推进的局面。工作室累计带徒4500余人,组织对内培训4.6万余人次,其中培养高技能人才6500余人,完成技术攻关和技术革新项目1300余项、产生直接经济效益近4.6亿元,获得国家专利350余项、省级以上奖项250余项,发表创新成果、特色生产操作法等方面的论文137篇,公开出版教材书籍17本。开展对外技术技能交流和讲座等活动1360余次、受益人数5.7万余人次。
从2007年起,杭州市每两年开展一次杭州市“首席技师”评选。每次评选不超过20人,每人给予2万元资助(今年起增加到5万元)。每两年开展一次享受市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评选,其中高技能人才每次五人,每人给予2万元资助。从2018年起,实施浙江省“百千万”高技能领军人才培养工程,每年遴选拔尖技能人才(市级)30名,优秀技能人才(区县级)300名,并给予一定的培养资助。组织全国技术能手、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浙江省“万人计划”高技能领军人才、省首席技师等推荐工作。开展人才分类认定工作,累计完成了对373名高技能人才的分类认定。其中被认定为B类的2名,C类的69名,D类的181名,E类的121名。通过上系列项目的组织实施,树立了高技能人才先进典型,激发了技术工人的荣誉感和自豪感,营造了有利于高技能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弘扬了“尊重技能,尊重技能人才”的良好社会风尚。
2017年起,每年选派22名优秀高技能人才出国学习培训。参训对象主要是市级以上首席技师、技能大师工作室和技师工作站成员、技术能手等。通过专家讲座、学校参访、企业观摩等多种方式,让培训团成员多方位接触了解国外的人才培养体系、校企合作机制、企业创业创新模式、自动化制造和大数据应用与发展等内容,为杭市优化人才培养机制等提供有益启发和可借鉴的经验,为培养具有全球思维、国际经验、创新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拓展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