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健忘的人:一辈子记忆只有20秒
2019-09-06
他终身的职业是病人,却开启了当代脑神经科学的研究。在他去世后,他的大脑甚至“享受”了与爱因斯坦大脑一样的待遇——被切成了2000多片样本,送到实验室中研究。亨利·莫莱森,世界上最著名的健忘症患者,他的生命,是永远的现在时态。
任何东西他都会“过目即忘”
1926年2月26日,亨利出生在美国的康涅狄格州哈特福德市。7岁那一年,一场意外的自行车事故中,亨利撞伤了头。撞到头的亨利当场昏迷,几分钟后他悠悠转醒,看上去并没有什么大碍。但是自那以后,亨利就一直遭受着癫痫的困扰。
到了16岁时,亨利的癫痫发作得愈发厉害。他口吐白沫,咬自己的舌头,四肢不停地抽搐。频繁发作的癫痫让他不得不休学去医院接受治疗,一直到21岁,他才勉强完成了高中的学业。
高中毕业后的亨利到了一家工厂当装配工。他经常眩晕、昏厥,抗癫痫药的剂量越来越大,效果却越来越差。最終他只能辞职在家休养,不能出门。
就在亨利被癫痫折磨得生不如死的时候,当地著名的神经外科医生——威廉·斯科维尔找到了他。
威廉想用的治疗方法是“脑前额叶切除手术”。这是一项危险的手术,那时候的人们对大脑并不了解,对精神病的治疗更是抓瞎。可绝望的亨利和父母等不了了,他们决定孤注一掷。
1953年9月1日,亨利接受了威廉医生的手术。手术很成功,亨利发病的程度和频率有了显著的下降,一切看上去都很好。可对于亨利来说,他的生命从这一刻,开始了永远的原地踏步。
他找不到去卫生间的路了,刚吃过午饭的他不停地问护士什么时候开饭。他翻来覆去地看着同一本杂志,十分钟的对话里将一个笑话来来回回说了很多遍。他无法结交新朋友,每一次见面,他都觉得是初次相识。任何东西他都会“过目即忘”,大脑永远只能储存20秒的新记忆。
威廉医生对亨利做了测试,他的智力很正常,基本性格也没变。他记得曾与父母同住的故居在何处,却找不到手术前半年多自己的新家在哪里。
他化名神秘的“H.M.”,成了一名“职业病人”
亨利的手术过程被详细地记录了下来。于是,亨利成了研究记忆的最佳实验对象,他被化名为“H.M.”,成了一名“职业病人”。数不清的优秀科学家前来研究他。其中,一位名叫布伦达的女科学家占据了重要的一席。
布伦达是一个杰出的实验科学者,对基础概念也有着极强的洞察力。1955年,37岁的布伦达从英国去美国拜访亨利,开始了对亨利长达半个多世纪的研究。
对于现在的人来说,大脑不同区域主管不同神经功能的概念已经深入人心。可在几十年前,科学家们并不知道坚硬的颅骨内,这一团柔软滑腻的灰白色组织到底是如何影响人们的思想与行为的。
经过对亨利和另外9位接受了额叶切除术的病人的研究,布伦达和威廉医生一起得出了结论:在亨利被摘除的大脑部分中,有一个特殊的结构,其形状细长弯曲,那是被称为海马体的结构。亨利的记忆障碍,与他海马体的缺失有关。
既然这样,那么海马体应该就是大脑用于管理记忆的部分。而亨利除了再也不能记住新东西,其他的一切都没有受到影响,那么海马体应该对其他的神经活动影响很小。通过对亨利的症状与手术情况的分析,神经科学历史上,第一次有了一项可以明确定义的神经功能——记忆,这开创了大脑功能分区研究的先河。
可是,亨利并非完全不能记住东西。布伦达让亨利在屏幕上看一串停留一阵又消失的数字,让他立即重复,当数字为6~7个的时候,亨利能准确地完成这项任务。亨利的短时记忆能力并不比一般人差,可他实在是太“健忘”了,他忘记东西的速度快得惊人。那么,记忆与遗忘之间,又是什么样的关系呢?
实际上,记忆,对于正常人来说似乎是个自然而然发生的过程,人们似乎并不需要刻意去记住自己有没有吃过午饭。可对于大脑来说,记忆可以分成长时记忆和短时记忆。
短时记忆就是短期加强神经节点的效率,几十秒后,短时记忆就会消失。可长时记忆就不一样了,强度不算高,却效果持久。海马体,就承担着将短时记忆转化成长时记忆的工作,它将人们阅读的书、欣赏的画、品尝的美食、眺望的风景,都珍藏起来,以供人们日后回忆。失去了海马体的亨利,自然也就失去了将短时记忆转化成长时记忆的能力。
82岁的他结束了“27岁”的人生
那么,失去记忆能力的亨利,就一丁点儿记忆功能都没有了吗?布伦达继续对亨利进行研究。在布伦达的指导下,亨利拿着一支铅笔,一张画着双线五角星的纸片,沿着五角星的轮廓,在双线之间再画出一个五角星。
这看似简单的任务,实际上很难顺利完成。因为在整个过程中,亨利都不能直接看到自己在纸片上画的五角星,他只能看到镜子中自己画五角星的影像。
左右颠倒的镜像让亨利画出的线条歪歪扭扭,没办法画出直线。但是经过几天的练习,亨利能够流畅地对着镜子画出五角星。甚至一年之后,他都还能顺利地将五角星画出来。尽管,他根本不记得自己曾经做过这样的一个练习。
每次画画,对亨利来说都是一次崭新的经历。当某一次他顺利流畅地画出五角星的时候,他惊讶地说道:“这么简单?我还以为会很困难呢!”
亨利并没有丧失自己的“程序性记忆”,记不住任何事情的他,却可以通过训练,掌握动手操作的新技能。布伦达意识到,在海马体之外,还有别的记忆可以生成。
海马体固然对于记忆的形成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可它却只掌握着某一类特定记忆的转化。对于“程序性记忆”,它并没有横插一脚,程序性记忆是指如何做事情的记忆,包括对知觉技能、认知技能、运动技能的记忆。程序性记忆可以帮助人们完成日常生活中很多看似不起眼的任务:穿鞋带、编辫子、游泳、骑车等等。
科学家们一层层撩开遮在记忆与大脑面前的神秘面纱。而亨利也步入了老年。自从27岁那年的手术之后,他再也没办法独立生活。他先是搬进了父母家里,然后是亲戚家,最后是养老院。
2008年12月2日,82岁的亨利结束了自己“27岁”的人生。按照他早年签下的协议书,他的大脑被取了出来,切成了2000多片薄片,用于计算机建模。
(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