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化学阉割”的是与非

2019-09-06

新传奇 2019年27期
关键词:犯罪者性冲动阿拉巴马州

“化学阉割”自从实施之初就面临多方质疑,而此次美国阿拉巴马州一项法案规定,对13岁以下儿童实施性侵的性犯罪者需接受“化学阉割”才能被假释。该项法案则又将这些问题摆到了人们面前。

近日,美國阿拉巴马州州长凯·伊维签署的一项法案规定,对13岁以下儿童实施性侵的性犯罪者需接受“化学阉割”才能被假释。该“化学阉割”法规定:法官必须命令对13岁以下儿童实施性侵行为的人,需要在被假释前1个月开始口服或注射抗睾酮药物,并由法官来告知罪犯“化学阉割”可能对其造成的影响。

什么是“化学阉割”

“化学阉割”,又称化学去势,属于内分泌治疗。通过对男性强奸罪犯注射一系列雌性荷尔蒙药物以减少其性幻想,降低其性冲动。

“化学阉割”并不会切除人的任何器官组织,完全不同于传统的物理阉割。而且这个过程是可逆的,并不会导致男性丧失生育能力,也不能保证男性的性冲动被完全消除。

欧洲的瑞典、挪威、波兰、捷克、丹麦、俄罗斯、摩尔多瓦、爱沙尼亚等国家都通过了有关“化学阉割”的法案。2011年,韩国通过了严重性犯罪“化学阉割”法案,是首个引入“化学阉割”的亚洲国家。这些法案大多是为了惩治儿童性犯罪者,防止他们再次犯罪。

但是,“化学阉割”自从实施之初就面临多方质疑,而此次阿拉巴马州通过的该项法案则又将这些问题摆到人们面前。

“化学阉割”面临诸多担忧与质疑

“化学阉割”对性犯罪者不人道 佛罗里达大学法学教授约翰·斯汀福德曾表示,“化学阉割”过于残忍。药物可能会带来副作用,包括抑郁症、骨质疏松和贫血等。由于这些原因,一些人认为对性犯罪者实施“化学阉割”是不人道的。

“化学阉割”治标不治本 一些人认为“化学阉割”不能治疗一切性犯罪者。美国学者霍特尔研究认为,只有性癖好异常、性心理障碍这类人最适合药物治疗,如恋童癖。

而且所有的“化学阉割”药物,只有长期服用才能发挥作用。如果治疗一旦中断,病人可能会出现强烈的代偿性反弹,不仅无法减少性侵害,还会变本加厉。“化学阉割”,或许对强奸犯能起到一定的威慑、阻吓作用,但可能是治标不治本。

惩治与预防应相辅相成

尽管人们对“化学阉割”有诸多担忧和质疑,但并不能否认这种治疗方法确实能降低性犯罪者再次犯罪的概率。刑罚终止执行后再犯率回升,其实是大部分刑罚的共同缺陷。

根据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性障碍诊所柏林博士的调查,20世纪90年代接受“化学阉割”的629名性犯罪者再次犯罪的比率仅为8%,而同期未进行“化学阉割”的性犯罪者的再犯比率为20%。

而且“化学阉割”是一个治疗过程,在不长期注射的情况下,停药一段时间后,体内的激素水平会逐渐恢复正常,也不会导致完全丧失生育能力,并没有想象的那么不人道。

柏林表示,他希望能有更多预防措施,防止恋童癖或是对儿童有性欲的人实施犯罪,而不仅仅是在犯人被释放之时。

猜你喜欢

犯罪者性冲动阿拉巴马州
英性犯罪者出狱住旅馆引担忧
大学生性冲动现状、调适方式与教育干预
当青春期的男孩有了性冲动
《解救吾先生》 2015年9月30日
我爱问郝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