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阵风刮过
2019-09-06鲁绪刚
作文周刊·高一版 2019年28期
一阵风刮过 内心有很多东西
落下 尘土 草屑 挂在树上的鸟鸣
乡村的手掌张开 又攥紧
这一张一合之中把季节密切地
銜接 秋天捂着曾经的
伤口 却无法躲开一把镰刀
我其实是一个微不足道的人
隔着一条河
慢慢向一株高粱或一只瓦罐靠近
删去了一些虚伪的词
赏析
鲁绪刚,陕西人。著有诗集《岁月之重》。
鲁绪刚的诗是当今的诗坛上为数不多的几个还能保持清晰语言走向和清醒诗风的诗人之一。读这首诗,让人仿佛进入了一种哲学领域的“预知”。“一阵风”是短暂的,瞬息的,但它却可以作为一种时态去承载和影响甚至改变一种现象(现状)。“秋天捂着曾经的/伤口 却无法躲开一把镰刀”,秋天象征着成熟,在许多人眼里,成熟是美好的,殊不知它也有一种“透熟”后残酷萎缩的尴尬。第一节语言生动流畅,看似是写自然季节变化,然而诗人却在“一张一合之中”引领我们进入了一种完全由他自构的“小宇宙”空间,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技巧。
如果单就写作技法虚实结合来看,写完第一节似乎也不错了,但一首好诗是具备跨越性的,尤其是思想纵横深度的跨越。于是在第二节,诗人突然舍弃了对抒情主体的隐藏,抛出“我”,并且主动交代了一个潜在的写作背景:“一条河”,这就不得不让我们产生联想——这是一条什么样的河?是不是一条每天容纳我们生存的时间之河,人生之河,历史之河呢?一个“隔”字,制造了空间感。这样,“高粱”的喻指就清晰了,它正是第一节笔者埋下的伏笔秋天“熟透”后的指向,是我们正在努力获取的,向往或者终将抵达之物;而“瓦罐”是易碎品、伤口,又或许是世间万物抵达之后的某种必然消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