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铁施工围挡设置与交通导改设计研究

2019-09-06

福建建筑 2019年8期
关键词:车站用地布置

李 俊

(福州轨道交通设计院有限公司 福建福州 350004)

0 引言

地铁作为大容量、快速、高效、环保的公共交通系统,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优化城市空间布局、转变交通出行模式和提高出行质量具有巨大作用[1]。目前,全国各大中型城市都在快速建设地铁。地铁线网规划线路大多沿城市主、次干路设置(甚至十字路口),因此,地铁施工时往往需要占用较多原本就紧张的城市道路资源。为减少对现状道路影响,要求设计优化施工方案,以尽量少占道,但又应保证满足正常施工所必需的场地要求,确保施工安全、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所必需的用地。一般来说,施工围挡面积越大,对快速施工越有利,但施工期间对交通导改和市民生活影响越大;反之,施工围挡面积越小,对施工期间交通导改和市民生活影响越小,但施工越困难[2-3]。因此,地铁施工围挡面积的大小及布置决定交通导改方案。

合理设计好围挡和交通导改方案,妥善处理好地铁施工与城市道路交通的矛盾,寻求一个“最佳平衡点”,统筹协调好各部门利益,既可保证地铁建设高效快速施工,又可将施工对城市交通的影响降到最低。同时,规范施工围挡的设置,不仅是标准化施工的重要内容,也是一个城市工程建设水平和文明程度的直观体现。故,对地铁施工围挡的设置及交通导改设计方法进行深入研究十分重要。

基于此,本文拟探究地铁工程施工围挡设置用地要求及其交通导改设计要点,并以福州某路段地铁施工实践为例予以验证,以期能为后续其它类似地铁工程提供参考。

1 地铁施工交通导改流程

地铁施工交通导改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程,涉及很多方面。交通导改的工作流程如图1所示[4]。

图1 地铁施工交通导改工作流程

2 施工围挡用地要求

2.1 基本原则

(1)确保施工需要原则

为减少地铁车站施工对现状交通影响,优化施工方案的首选是尽量少占道,但应保证满足正常施工所必需的场地要求,以确保施工安全、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所必需的用地。

(2)精打细算原则

施工围挡场地宜根据工程建设进度需要综合考虑、统筹安排、分期实施,占道面积能少则少、时间能短则短。

2.2 地铁车站施工围挡要求

地铁施工围挡内用地,需根据车站及区间等不同工法、各施工阶段作业工序合理布置。

地铁车站施工分为3个阶段,分别为围护结构施工、主体结构施工、盾构区间施工,其中以主体结构基坑开挖施工所需围挡用地范围最大,是施工围挡用地控制标准,具体如表1所示。主体结构按不同工法施工围挡布置示意图如图2~图8所示。

表1 地铁车站主体施工围挡参考标准表

注:①围挡占用现状道路时,围挡内只能布置必要的生产设备区、办公用房,不可在围挡内设置生活用房,围挡不占道,可根据现场施工实际情况将生产区和生活区布置在场地内;

②表中长、宽尺寸是指结构轮廓外边线至围挡外边线之间的距离,围挡基础及斜撑需占用1m;

③上述面积是施工所需的一次围挡最小标准,有条件地段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同时各工点应根据场地条件、结合交通、管线改迁要求等,确定围挡范围并尽可能一次到位,减少围挡次数;

④分期围挡,各工点可根据场地条件、交通、管线改迁要求等,确定每期围挡范围和面积;

⑤B为主体结构标准段宽度,B1为半盖挖栈桥板宽度,B2为半盖挖敞开段宽度,L为主体结构长度,Ld为端头井至围挡的距离;

⑥由于附属结构施工时,现状道路已基本恢复正常交通运行,且附属结构大都位于道路以外区域,其施工对现状道路的交通运行影响较少,附属结构施工围挡范围应在保证道路交通正常运行的前提下,结合围护结构施工工艺以实际施工作业面为准进行确定,宜适当扩大,以保证附属施工的安全。

(1)主体结构施工阶段明挖法围挡布置

场地布置应在保证施工安全前提下,根据各个站点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布置,如图2~图3所示。

图2 主体结构施工阶段明挖法围挡布置平面示意图

图3 主体结构施工阶段明挖法围挡布置剖面示意图

(2)主体结构施工阶段半盖挖法围挡布置

场地布置应在保证施工安全前提下,根据各个站点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布置。

半盖挖施工时,应保证B2(主体施工敞开段宽度)的宽度大于等于15m。

主体结构施工阶段半盖挖法围档布置详见图4~图6。

图4 主体结构施工阶段半盖挖法围挡布置平面示意图

图5 主体结构施工阶段半盖挖法围挡布置剖面示意图(一)

图6 主体结构施工阶段半盖挖法场地布置剖面示意图(二)

(3)主体结构施工阶段场地路口盖挖布置

场地布置应在保证施工安全前提下,根据各个站点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布置,详见图7~图8。

图7 主体结构施工阶段路口盖挖场地布置平面示意图

图8 主体结构施工阶段路口盖挖场地布置剖面示意图

3 地铁车站施工交通导改设计要点

3.1 基本原则

(1)坚持分级管理原则。地铁车站施工交通导改,应根据项目所在区域的道路重要性等级、周边环境等级及施工方法进行分级管理设计,具体详见表2~表4[5]。

表2 道路重要性等级分级表

表3 周边环境等级分级表

表4 施工方法对比分析表

(2)坚持安全第一原则。尽量按人、非、车分离布置,同时应完善施工区域周边道路交通标志、交通标线和交通信号灯等交通安全设施,并加强日常管养,以引导市民安全出行,确保施工区域的涉电交通安全设施的用电安全。

(3)坚持“以人为本、环境保护、节约用地”的原则。

(4)坚持影响最小原则,在保证施工场地布置需求及满足施工安全的前提下,优先考虑车道数“占一还一”。

3.2 交通导改条件影响程度判别及等级划分

根据周边借地条件的好坏,道路服务水平的大小等,将交通导改条件分为A、B、C、D 4个等级,如表5所示。

3.3 交通导改设计控制要点

(1)路段车道数:原则执行“占一还一”,若条件受限,宜从车站施工工法、围挡用地等方面解决;条件困难时,在满足交通基本需求情况下,可适当挤压既有路幅,做到“借三还二”。

(2)进出口道车道数:尽可能保证施工路口进口车道数,最大程度减少对现有道路服务水平的影响。

(3)横断面组成:主要由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组成。

表5 交通导改条件影响程度的判别及等级的划分

注:① A级表示完全能满足“占一还一”的交通导改方案并且能保证较好的行驶条件,完全能满足现状交通的需求;

②B级表示基本上能满足“占一还一”的交通导改方案,存在局部不能满足“占一还一”的情况,交通导改后对现状交通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③C级表示不能满足“占一还一”的交通导改方案,交通导改后对现状交通会产生较大的影响,经常引发交通拥堵;

④D级表示不能满足一般的交通导改方案,需适量拆迁扩大施工区域及优化施工方案,或考虑封路从周边路网绕行。

(4)机动车道:有条件的情况下车道宽度为3.5m,条件困难时可做到3.25m,特殊条件可压缩至3m。

(5)非机动车道:一般情况下,非机动车道应单独设置,同时应采用隔离护栏与机动车道分隔,非机动车道行车净宽应不小于2.5m;商务区、生活区等行人密集区,应适当增加非机动车道的宽度;在条件受限的情况下,局部路段可设置机非混合道,机非混合道净宽应不小于4.0m。

(6)人行道:人行道相对机动车道应抬高设置,原则上宽度不小于1.5m;商务区、生活区等行人密集区宜适当增加人行道的宽度;在条件受限的情况下,局部路段可设置人非混合道,人非混行道宽度不宜小于3.5m;在极限条件下才可采用人、机、非混合道设置。

根据以上主要控制指标,结合交通条件等级划分,福州地铁交通导改设计控制要点如表6所示。

表6 交通导改设计控制要点

4 实例

以福州地铁4号线白马北路站为例,该站位于白马北路和杨桥中路交叉路口,沿杨桥中路东西向布置。根据道路重要性等级及周边环境等级,白马北路站交通导改条件等级为D级,负责该工段设计的设计院初步提出选用半盖挖施工,按“占一还一”原则交通导改方案,如图9所示。该方案以保证现状车道数为主,但施工围挡场地过小且被分割为二,需要进行多次导改,无法满足施工要求。随后,按本文上述的施工围挡用地要求及交通导改设计控制要点,经与各方沟通协调,将该车站工法改为盖挖、杨桥中路“占六还四”,优化后交通导改方案如图10所示。优化后施工围挡用地,满足了施工要求;而且,杨桥中路线型原设计更好,施工占用杨桥中路时间由36个月减为6个月。

图9 白马北路站一期交通导改方案(原方案)

图10 白马北路站一期交通导改方案(优化方案)

5 结语

本文根据福州地铁施工交通导改设计经验,探究了地铁车站施工围挡用地要求,以及交通导改分级分类设计方法和技术控制要点的综合考虑,再根据地铁车站所在区域的道路重要性等级、周边环境等级明确车站施工工法及施工围挡用地范围,进而明确交通导改方案。工程实践表明,根据本文提供的技术要点,可合理设计好围挡和交通导改方案,妥善处理好地铁施工与城市道路交通的矛盾,统筹协调好各部门利益,既可保证地铁建设高效快速施工,又可将施工对城市交通的影响降到最低。

猜你喜欢

车站用地布置
车站一角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研究进展综述
车站一角
在北京,一个车站的治理有多难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演变
活动室不同区域的布置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实践与认识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实践与认识
CTCS-3至CTCS-2等级转换应答器组布置
等级转换应答器组布置原则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