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顺:军地合力培塑“领头雁”

2019-09-06李永馨

当代贵州 2019年26期
关键词:安顺市领头雁安顺

文 / 图_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 李永馨

初夏时节,走进普定县化处镇化新村“兵支书孵化基地”,“兵支书”欧发元穿梭在田间地头查看韭菜长势。两年前,退伍20多年的他成为村里发展的“领头雁”,带着贫困户种植韭菜。

“当兵的人从入伍的那一刻起,便注定一生要为人民服务,退伍这么多年来,我一直没有忘自己的初心。现在成了‘兵支书’,更是肩负了神圣的使命和责任。”欧发元对记者说。

“退役军人根植乡村,靠得住。”安顺军分区政委闫海介绍,“兵支书”不仅指担任村支书的退役军人,还包括担任村主任及村支“两委”委员的退役军人,他们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和农村改革发展、脱贫攻坚的第一责任人。

“培养‘精锐’力量,不仅要根据‘兵干部’‘兵人才’个人特点,还要结合当地发展的需要,做到人岗相适,才能让他们发光发热。”安顺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委老干局局长金晓明说。

为把“兵支书”培养成为脱贫攻坚战场的精锐力量,安顺市探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

2018年以来,安顺市委组织部举办“兵支书”专题培训班调训50名“兵支书”“兵干部”,通过军地领导专题培训、实地观摩等形式,提升身份认同,拓展工作视野;开展技能培训、岗位练兵等500余人次;依托市级“领头雁”实训基地,分期分批选派163名“兵支书”到大坝、塘约等实训基地进行脱产一周的跟岗实训,切实提升实战能力;实施村干部学历提升三年行动,35名“兵支书”通过两年半的系统教育,改善知识结构、增强工作本领。

普定县化处镇“兵支书”欧发元(前右一)带领当地贫困户种植韭菜。

“为了努力探索出退役军人助力基层党建和脱贫攻坚的有效途径,我们始终坚持军地联建联育,全力实施‘孵化’‘精英’‘品牌’和‘活力’四大工程。”普定县委副书记、县长赵开运介绍,选任“兵支书”,要跟踪考察其在入伍前、部队期间、返乡后三个阶段的信息,再综合考虑其立功受奖等情况,只有优秀的退役军人,才能被纳入“兵支书”后备培养对象。

入选后的“兵支书”还要分配到脱贫攻坚、信访维稳、征地拆迁、应急处突等岗位上,多层次锤炼综合能力。

在普定县化处镇田坝村,过去群众争当贫困户、发展积极性不高等现象突出,“兵支书”孙渊到任后,多形式强化脱贫政策宣传,带动108户贫困户发展肉兔养殖。如今,全村共养殖种兔800只,存栏肉兔2000只,出栏3000只,养殖户年收入翻了一翻。

目前,安顺市共有127名“兵支书”、36名“兵主任”、256名“兵委员”,奋战在309个同步小康村。2018年,36名“兵支书”被省、市、县三级表彰为优秀党组织书记。

猜你喜欢

安顺市领头雁安顺
安顺娘
安顺市关工委到市民族中学看望赴京获金奖的民族合唱团同学们
安顺市第二十一届老年人运动会门球、乒乓球交流活动在普定县老年活动中心成功举办
安顺市 安顺市老年大学与市红十字会合作签约仪式举行
头雁展翅抖风流
为乡亲们奔小康当好“领头雁”
越不过的山丘
安顺:荣升全国首个农村金融信用市
安顺的裤袋
领头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