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金山我只有创业者的激情没有创业者的人性

2019-09-05王峰

中国商人 2019年9期
关键词:实干金山雷军

王峰

想要留住员工你的成长速度要比员工快

我之前在金山待得很舒服。一直到2006年底,我觉得没有空间了。那一年,我确实心情复杂。倒不是说一心想当CEO造反,我承认,这和金山还没上市有关系,即使上市,我也觉得金山成长太慢。

刚做游戏的时候,我一度认为我们能做到盛大第一、网易第二、金山第三,但后来发现,我们在战略上还是保守了。那一年,完美时空和巨人都嗖嗖地往前冲,非常猛。

它们上来就抓住免费模式,而金山是收费的。没办法,金山一直在改革,但是它一直遇到革命者,它老没在关键的时刻革命。机构太沉重,掉不了头。

我们慢了,而这个“慢”我不能阻挡。当时走的人非常多,我的手下直接被挖走做COO(首席运营官)。我尽了最大努力,为了留住一个员工熬夜陪他聊。2006年下半年的一天,我在金山柏彦大厦楼下的凉亭蹲了一个小时,非常落寞。我想了很久,得出的结论是:想要留住员工,你的成长速度要比员工成长速度快。做不到这一点,就会不断走人。

2006年12月,我提交了辞职报告。当时的心态就是不想干了,什么建议都不想听,我烦透了。当时大家也觉得挺好的。你知道这种感觉吗?就是少了谁都行。我突然发现,我真的可以走了,我对公司没那么重要。

我走的時候跟雷军说过一句话,我说,去读一读郭沫若的《甲申三百年祭》吧,对现在的金山有好处。郭沫若在抗战刚刚胜利的时候,建议毛泽东去读,我觉得金山当时也正在逐渐丧失某种理性。

这种理性,雷军一直有,在他最困难的时候也有。但当时网游已经赚钱,尤其当时卓越网套现了,那是一次空前的个人狂欢。有钱了,说话口吻就不一样,太不淡定了。

不是没人找我。我在职场上遇到过很多诱惑。这一次,我看到了机会。有VC和业内大佬找我,说要不我给你钱,你自己干吧。这些话对我产生了化学反应。某一天,我发现,风、水、空气、环境都跟我说,你可以创业了。时机到了,我觉得应该自己做一摊事。

我得到过一些邀请,仅次于暴雪的韩国NCsoft的CEO来北京找过我很多次。那时候我还在金山打工,很忐忑地见了他三次,我想这要让雷军知道还不恨死我啊。他说,加入我们,给你全球副总裁,把中国的股份送给你。我说,我要创业。

听说我要离开,完美时空的迟宇峰乐坏了。他给我发短信说,来我这儿吧,二把手,我们马上要上市了,股价也好。我说我不会去,我去任何公司都是对金山的背叛,我只有创业一条路。

害怕倒闭反而培养了创业心态

我做过最早的金山词霸产品经理,金山后来的两个重要业务:杀毒软件和网络游戏,我也是这两个事业部的总经理,中间还有一段时间带了营销。

从这个角度看,我在金山确实做了很多积累,但当时我没有完全意识到我的人生跟创业相关。后来我反思,我的人生就是创业的人生。在金山工作的时候,我是从几十个人的规模做起来的。我们是一家很小的公司,而小公司给我们带来的锻炼实际上是超过在外企、大公司的经历的。

我有幸在一个不断创业的公司里打了10年工,担任了三个比较重要岗位的负责人,这为我日后融资、找人、验证商业模式积累了比较厚实的精神准备。你遇到困难的时候会觉得,这个问题当年也遇到过,当年也觉得差点过不去。

蓝港有位创始人也是我原来在金山的同事,他说你知道当年我在金山为什么那么努力工作吗?因为我总怕公司倒闭。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公司文化,让员工成天害怕公司倒闭,因此要努力工作,这就是创业的心态。创业以后我发现,创业者每天的心态都是这样的。

2007年创业的时候,我想过做工具或社交。我的一位早期同事冯鑫做了暴风影音,还有很多同事做了电商。我当时认为游戏是继门户、搜索以及社交以后最大的、能看见的、有望变现的模式。但是回看我们2007年做端游的时候,已经面临8大端游公司全上市的局面,也就是说市场留给你的空间和潜在机会没那么大,要血拼才能成功。

创业第二年,正好赶上汶川地震。当时我们的办公室在19层,晃得很厉害。很多人想跑,但想跑也没戏,因为电梯太窄了。我一想算了,但心里第一个反应是,如果楼倒了,估计要挂,我无怨无悔。我已经努力过了,回想前面的人生,都是奋斗的过程。

创业是一次人格的洗礼

当你在职场上你会发现,规律、方法和制度最重要。我觉得自己在金山算是有创业者心态的,但后来发现远远不是。我当时只有创业者的激情,没有创业者的人性。当你成为企业主的时候才发现,人的价值特别重要。

创业者的人性首先是以人为本,不能把兄弟们踩在脚下,不能只标榜自己多伟大,要抬兄弟们的好,这很重要。

体会到做老板的酸甜苦辣之后,我对早年间的雷军更理解了,觉得他们不容易。雷军是一个唐僧型的老板,而我就是孙悟空。他天天唠叨,我嫌烦,但现在我也成了唐僧。

我必须成为唐僧。虽然骨子里我更愿意成为孙悟空,但当我站在那个位置以后我发现,哥们儿,悟空还是你做吧,我做唐僧。当然,我时不时还会有孙悟空的动作出来。

当时我在公司什么都要冲在前面,甚至觉得老板不行,还觉得太啰嗦了。但后来发现,老板最重要的是决断,而不仅仅是操作。从将到帅,这个决断太考验人了。你决定猛打一把集中所有火力干这一仗,是决断;你决定五年之内不上市,没关系,耗下去,这也是决断;你说快,必须拿下,这是决断;你说让我们长期谋划,小规模战役爆发,大战略走慢一点,这也是决断。

你开始发现,原来过程的华丽仅仅是昙花一现,让你觉得很兴奋,重要的是你为此做出的决定,以及你早就已经为此准备好要承受的代价,这一点不容易,很多人没有这样的心理素质。

投资创业很大程度看团队但更别忘了看领袖

我经历过职场、创业和公司上市,这一两年还跟蒋涛做了一个小基金,所以我从三点分享一些我的创业感受:

1、视野。有人能做大,有人一辈子拼命也做不大,很大程度上是眼界,尤其是在全球化市场(这个大趋势已经不可逆转),创始人和创始团队的视野以及眼界才能决定格局。

从能做一款产品,到能够获得商业上的成功,中间隔着喜马拉雅山。太多人在做产品,一线互联网公司里到处都是这样的人,但日后能做成的那几个人,看看他们的标签,有產品技术功底固然很好,更重要的是他们的视野和商业逻辑。没有一个比较高的视野和比较完整的商业逻辑,就算有不懂的投资人愿意投资,几个月后没钱了还是会失败。

可以想象,在未来,还有无数的投资人要进来,这些人根本不懂你说的技术或者个性化的体验,更多的是听你的商业逻辑。所以,如果你不能把做这件事的商业逻辑讲清楚,确实不容易成功。

2、心态。当我再次创业做斧子科技的时候,发现又回到了这样一个过程:既要有理想主义情怀,又要面对非常尴尬痛苦的当下。

我很感谢投资我的邓锋,在我没有完全讲清楚商业模式的时候,他就给我了2000万美元,没有这2000万美元,一定无法上市。我听邓峰讲过他的创业经历之后才知道,这么厉害的人的经历也那么痛苦,瞬间就拉近了我和他的距离,我觉得我要找这样的人投我。

所以我认为,创业过程中无论你怎么乐天派,都会处在这种状态:把每一仗当成最后一仗打。虽然投资人鼓励你不要着急,但你自己不要那么淡定。一定程度来讲,你要想好长远的、曲折的路,并在每一步都全力以赴。

3、带兵。我在金山想做高管,想做更大的事儿,金山也确实给了我很多事儿干,但当时是老板授予权力的。当你创业时会发现,你是刘邦项羽,没有人授予你权利,你要自己当老大。

后来我接触过很多创业团队,有的创始人温文尔雅,相互之间相敬如宾,看那个状态就知道,他们之间是请客吃饭的关系,没有领袖。

投资创业很大程度看团队,但更别忘了看领袖,好的创业团队是有绝对领袖的团队,而不是团队每个人履历都很棒,一问谁是老大,结果各管一块。一定要有一个领袖,有一个绝对负责的人,这样才能在打每一仗时全力以赴。

P90    毛大庆:让市场实践回答我们回答不了的问题

1978年12月18日,那时候我9岁。尽管年龄尚小,我还是能在家里感受到不同于平常的气氛。从那天开始,父母在家中谈论一些从前并不提起的话题,那时的我,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只是从父母的言谈甚至表情里,捕捉到了些许不同。

至少要到10年之后,我才会知道,那一天,对中国今后40年的命运至关重要,那一天是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起点。

这四十多年中,我走入大学校园,毕业走向社会,南渡新加坡,后又回到中国。从一名大学生,到一名职业经理人,到现在,又成为了一名创业者。没有伟大的改革开放事业,这一切,恐怕连想象都无从谈起。

我是改革开放的受益者,我感谢改革开放。所以,当改革开放40周年纪念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时,我百感交集。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中,有一句话,直戳我的心弦,这句话是这样说的:“40年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就,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更不是别人恩赐施舍的,而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用勤劳、勇气和智慧干出来的!”

这句话,我感同身受。中国改革开放40年最重要的精神之一,就是实干精神。当我46岁开始走上创业之路,创立了优客工场之后,这种对于实干精神的共鸣就更为强烈:唯有实干,方能发展。

历史经验告诉我,很多道路,大到国家发展,小到企业经营,都是在实干与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总结出来的。天下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更没有所有企业都能适用的方针与路径,要通向胜利的彼岸,惟有实干。

说起对改革开放的感悟,创业之后,我的感受更深。当要开始一项前人未有的事业时,往往是没有现实路径和成熟经验可循的。不仅如此,既往形成的认知和思维方式,还往往会带来各种争议。中国伟大的改革开放事业最宝贵的一点,就是证明了当开展这样一项事业时,要找到正确道路,只有不争论,抓实干,在实践中探索、试错、总结。中国改革开放40年取得的辉煌成就,就是这样来的。所以,邓小平说,不争论。

我个人创业,今年已经是第五个年头。共享办公是一个新生事物,在中国内地,在优客工场创设之前,还是空白。若论成熟的经验道路甚至模式,莫说中国,就是在全世界范围内,恐怕都是空白。

因此,创业以来,我和我的创业团队一直在摸索这条道路,我们内部有思考,也有争论,甚至非常激烈,但通常很难有结果。每到这时,我总是和我的团队说,不争论,先干起来再说,让市场实践回答我们回答不了的问题。在实干中,我相信我们会慢慢成熟起来,找到一条属于我们自己的正确道路。

事实证明,我的这种方式是正确的。优客工场克服各种外部环境和内部能力的困难,实现了高速度的规模扩张,更难能可贵的是,还做到了经营性现金流回正。这些,以及其他的成功,都是我们无法在纸面上谋划出来的,而是通过实干闯出来的。如果我们的团队只停留在纸面上的谋划与争论,那么我相信,优客工场难以走到今天。

作为共享经济领域的后来者,从行业发展的层面,尤其是近两年来,我感受到这样的新兴领域,没有成熟经验和路径可供借鉴。同时,还有不少市场参与者,用过往和传统的既有思维模式和标准看待这个行业、企业以及企业的各种行为。

于是,围绕模式、路径、规模甚至步骤、经营管理手段的争议随之而来。与争议伴生的,还有争议者的参与热情。我一直认为,有争论是好的,可以拓展视野、理清思路,但是,只有争论是不行的,脱离实践与实干的争论也是不行的,以争论替代实干探索,更是一条走不通的死路。陷入争论不能自拔,单纯留恋各种形而上的论辩,只能丧失市场发展的机遇期。

时间不等人,实践从不害人。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思想解放,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已经深入人心。对于当今的创业者而言,尤其是共享办公这个领域的创业者而言,更应该懂得这个道理。中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为共享办公行业的发展营造了巨大的战略机遇期。只有实干,以实践探索,才能不断创新,找到那条真正适合的正确发展道路。

从我的职业生涯再到我后来的创业生涯中,我得到过很多师长、朋友和同仁的教导与帮助。他们中的绝大部分都是实干者,正是这些实干者,共同构筑了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所取得的伟大成就。

我无比尊重实干者,更以他们为楷模约束自己。在具有历史意义的今天,最好的对改革开放的致敬方式,就是实干,这必将把我们引向一条正确的道路。

猜你喜欢

实干金山雷军
Creating an Atmosphere
娘等你回家
价值100亿元的错过
金山农民画
佐渡金山祭三
数读2019政府工作报告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
实干派 别克君威
雷军:去到别人连梦想都未曾抵达的地方
雷军:去到别人连梦想都未曾抵达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