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某公司成功融资千万美元”?千万别轻信
2019-09-05季昕华
季昕华
善游者溺
我原来是做安全的,后来转去做云计算,我觉得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我做安全的时候,认识很多黑客高手,他们有些因为写病毒代码被抓了。我和他们聊天,问他们为什么写病毒代码,他们说找不到工作。那时候很多工作都要求本科以上学历,他们几乎都是中专毕业,找不到工作就只好写代码。
这事就像大禹治水一样,得疏导,不能只靠堵塞。我当时就想:如果有一个平台能让每一个有能力写代码的人赚钱,会是件很好的事情。
2009年,盛大创始人陈天桥来找我,他说:“你看,我们这边的生态文学,让每一个有能力写小说的人都赚钱,你为什么不能搞一个平台,让每个有能力写代码的人也赚到钱呢?”这句话刚好切中了我当时的感受,我就去了盛大。
第二个原因:2011年我刚到上海,看到的几个新闻对我触动很大。第一个是一位西班牙最厉害的斗牛士在斗牛比赛中去世了;另一个是上海大众汽车的老板在甘肃出车祸遇难了。我当时想,如果再做下去,我会不会也死于安全?
善游者溺,所以我觉得自己可能需要变一变。我做安全已经做到这样一个级别了,我能不能有机会尝试一下其他事情?
第三个原因:也是2011年左右,云计算在全球的势头非常好,特别在美国。那时我在盛大,我的合伙人在腾讯做“开放平台”,发现有很多创业公司把业务放到腾讯或者盛大的平台上,他们对“云”的需求非常强烈。所以我判断,云计算在未来必然会发展起来,而且市场将非常庞大。
云就像信息社会的水和电,是基础设施,每个企业都有需求。而且在那个时候,整个中国都还没有出现特别强大的云计算公司,我认为自己有机会。
也是2011年,陈天桥去了新加坡,把公司卖了,我也从盛大云离职。
我不想继续打工,一是因为没有自由度,二是没有找到合适的公司。那时候,全中国只有马云说云计算是重点,马化腾认为云计算不是重点,李彦宏说云计算是“旧瓶装新酒”。
所以,倒还不如自己创业。
如果做不了云我就去卖云吞面
决定自己创业的时候,我想过有可能遇到的困难:一是团队,二是融资,三是市场。实际操作起来,我发现最难的是融资。
我创业的初始资金是我和我的几个合伙人一起凑的,一共100万元。公司注册是在2012年3月,拿到第一轮融资却是2013年11月的事了。这期间,为了维持公司开销,我卖了自己在深圳的房子,卖了腾讯的股票。当时深圳的那套房子我记得卖了400万元吧,现在少说也值几千万元了。
那时候我和我的合伙人们陆陆续续见了一千多个投资者,没有一个人愿意投我们,大家都认为云计算是大公司做的事情,创业公司运作不起来。
刚开始的时候,我们雄心勃勃,觉得融资是件挺容易的事儿。后来反思,一方面是因为我们几个创业前都没有接触过融资,过于“轻敌”了。以前都是通过新闻了解融资信息,经常看到“某某公司成功融资千万美金”这样的标题,细看那些被投公司的实力还不如我们,所以我们当初设定的天使融资金额是3000万美金。但当时没人和我们说,这个数额基本是B轮融资的规模了。所以我们跟投资方谈的时候,人家都是礼貌性招待一下,就把我们赶走了。
另外还有一个原因,我从盛大出来之前,很多投资人过来找我说:“你出来创业,我投你。”等我真的出来后,再跟他们谈,才发现他们都不愿意投。有投资人说:“要不你找个领投方,我们跟投。”也有投资人说:“要不这样,你们做其他行业,做游戏或者APP都可以。”
那段时间,我们很犹豫,但最后还是觉得不能做其他行业,既然云计算是我们想做的事情,就应该坚持。我们安慰自己说,不仅是我们会遇到融资的问题,其他公司也会遇到。
所以我们回来之后,几个合伙人建了个QQ群,叫“云吞面”。我们说一定要做和云相关的事情,如果做不了云,就卖云吞面去。
在退役服务器上,我们写下了UCloud的第一行代码
因为没钱,所以那时候我们都是能省就省。当时我们的主要成本一个是员工工资,第二是设备,第三是机房。所有员工的工资都是每人每月5000元,大家一起坚持了将近两年时间。
很多同事没钱买烟,就从老家带烟叶,拿水壶蹲在角落里抽。那段时间,我们最好的运动就是踢毽子,因为成本最低。
以前我不喝咖啡,那段时间我成了咖啡店的常客,因为去咖啡店谈事情最便宜。我们出差住的酒店也很差。我记得我们几个合伙人去北京见投资人,租一个房间,一百多块钱一晚,另外一个人为了省钱直接坐夜班车回去了。
开始干活是2011年底,办公室是杨浦区一个国企下面的会议室,免费借给我们用。
做云计算,服务器是最重要的。那时候新服务器要两三万元一台,为了省钱,我们在淘宝买了两台二手服务器,每台1500元,我看了一眼生产时间,是2008年的型号,买来的时候已经算是个退役的服务器了。但就是在这台服务器上,我们写下了UCloud的第一行代码。
大概是服务器型号比较老的缘故,运行起来声音特别响,刚开始大家不习惯,后来我养成习惯了,每天听不到这种声音我就睡不着觉。到现在,我睡眠质量最好的地方是在飞机上,因为飞机引擎的轰鸣声和我们那两台老服务器的声音很像,听着这个声音我能很安心地睡著。
二手服务器性能毕竟有限,虽然能写代码,但在运营方面不太行,我们的钱也不足以买100台新服务器。后来我们想了个办法,我出去找很多厂商沟通,问他们能不能把服务器借给我们,等用户付完钱我再把钱给厂商。刚开始他们都愿意见我,毕竟我在这行业还算有点知名度,但见完之后,他们回头就骂我是骗子,觉得我就是想骗他们的服务器。
最后我找了一个非常不知名的服务器渠道商,名字我都忘了,他们的服务器确实不好卖,我提出共同运营的方案,也就是我们出软件和人力,他们出设备,挣了钱之后一起分成,这才慢慢做起来。
这两台旧服务器用了两年多,当时是CTO(首席技术官)买的,因为我没有淘宝账号,钱也是他个人出的,严格说是属于他个人的,等于是我们把它强制要过来,算是捐给公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