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领域发力国务院20条措施大力促消费
2019-09-05
为激发国内消费潜力,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加快发展流通促进商业消费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20条措施多领域发力
业内人士认为,当前,受国内外多重因素叠加影响,流通消费领域仍面临一些瓶颈和短板,特别是传统流通企业创新转型有待加强,商品和生活服务有效供给不足,消费环境需进一步优化,城乡消费潜力尚需挖掘。
在此背景下,《意见》指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发展流通扩大消费。为推动流通创新发展,优化消费环境,促进商业繁荣,激发国内消费潜力,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消费需求,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意见》从创新流通发展、培育消费热点、深化“放管服”改革、强化财税金融支持以及优化市场流通环境等五方面,提出了20条稳定消费预期、提振消费信心的政策措施。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任兴洲认为,《意见》共有20条,每一条措施非常具体,而且明确了具体的部门来落实。例如,鼓励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促进个性化设计,打造互联网+社区公共服务平台,改造提升农村流通基础设施,释放企业消费潜力,推动工商用电同价政策尽快全面落实等相关举措,都将激发消费潜力,满足百姓消费需求。
创新流通模式
国家发改委体改所循环经济研究室主任杨春平指出,《意见》把鼓励流通新模式、新机制的创新作为一个重点,鼓励企业采用大数据、云平台和移动互联网的方式,创新新的业态,为消费升级创造一个基础条件。
杨春平表示,新业态中提到改造传统商业,商业、旅游、文化、体育等融为一体的消费模式,是适应当代人消费需求多样化的表现。同时,农村消费的培育也将是其中的重点。他指出,广大的农村地区,绿色生态产品很多,但销售是一个问题。所以在这里边把它渠道给畅通了,这也为城里的人消费绿色生态产品,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吴琦表示,进一步扩大消费,一方面要解决困扰消费的难点、痛点,流通行业就是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不仅要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培育流通的新平台、新业态、新模式,还要为流通企业创造良好市场营商环境;另一方面,还要紧抓能吸引并刺激消费的行业和领域,比如汽车领域以及夜间经济。
激发汽车消费潜力
车水马龙是很多大城市晚高峰时常见的景象。因为交通拥堵等原因,一些城市会对汽车购置作出限制。
《意见》明确,要释放汽车消费潜力。实施汽车限购的地区要结合实际情况,探索推行逐步放宽或取消限购的具体措施。有条件的地方对购置新能源汽车给予积极支持;支持绿色智能商品以旧换新;活跃夜间商业和假日消费市场,有条件的地方可加大投入,打造夜间消费场景和集聚区,完善夜间交通、安全、环境等配套措施,提高夜间消费便利度和活跃度。
“目前城市限购限迁等政策是制约汽车消费的主要问题,同时,夜间经济发展也受制于消费场景较少、配套设施不足等原因。”在吴琦看来,这都是当前扩大消费亟待解决的问题。
激活夜间经济
夜幕降临之后,北京国贸商圈迎来它们的尖峰时刻。这个夏天,国贸商圈等4个商圈,共同确定为北京的“夜京城”地标。《意见》提出,要将城市主要商圈和特色商业街,与文化、旅游、休闲等紧密结合。今后,24小时便利店和“深夜食堂”将会成为我们夜间消费的新选择。
事实上,记者梳理发现,今年以来,包括山西省、河南省、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已先后出台相应的促消费政策。如山西省《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实施方案(2019—2022年)》提出,在文化旅游、健康、养老、体育、家政、教育培训六大领域进一步放宽服务消费领域市场准入;广州市发布的《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实施方案(2019—2020年)》,则重点聚焦服务消费领域;北京市《关于进一步繁荣夜间经济促进消费增长的措施》提出,到2021年年底,形成一批布局合理、管理规范、各具特色、功能完善的“夜京城”地标、商圈和生活圈,满足消费需求。
挖掘下沉市场
稍早前,国务院办公厅还印发《关于进一步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的意见》,从9个方面提出了进一步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的政策措施。
“从目前来看,我国经济在扩大内需上仍具有巨大前景。”吴琦认为,未来,挖掘居民消费潜力的着力点除了会进一步下沉至县域农村外,还包括消费模式的创新以及大力發展新型消费。
万博新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张海冰表示,具体来看,对于大城市居民来说,未来消费潜力空间比较大的是教育、文化、旅游等软消费;对中小城市居民来说,则集中在中高档消费品的普及和提升,以及文旅等软消费的进一步下沉;对农村居民来说,则是生活方式城镇化带来的“补短板”式消费。
财政金融协同保障
《意见》还强调了财政和金融的协同作用。在财政方面,《意见》指出,统筹用好中央财政服务业发展资金等现有专项资金或政策,补齐流通领域短板。各地可因地制宜,加强对创新发展流通、促进扩大消费的财政支持。
在金融方面,《意见》明确,鼓励金融机构创新消费信贷产品和服务,推动专业化消费金融组织发展。鼓励金融机构对居民购买新能源汽车、绿色智能家电、智能家居、节水器具等绿色智能产品提供信贷支持,加大对新消费领域金融支持力度。
民生银行研究院宏观分析师王静文表示,财政方面,主要是用好专项资金,补齐流通领域的短板;金融方面,要鼓励金融机构创新消费信贷产品和服务,特别是要加强绿色智能产品的信贷支持和新消费领域的金融支持。“金融机构的嗅觉非常灵敏,只要看到业务机会,金融服务肯定能够产生及时响应。”
新网银行首席研究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研究员董希淼分析,“专业化消费金融组织”主要是指消费金融公司。
去年以来,消费金融公司批设速度加快,多家消费金融公司正在筹建。在监管支持下,商业银行还可通过设立消费信贷专营机构、消费信贷专业支行等,提升对促消费、扩内需的支持和服务力度。商业银行、消费金融公司等金融机构,还可加强与各类电商平台、专业消费平台合作,进一步拓宽和丰富消费场景,提升消费信贷产品覆盖面和可得性。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去年以来,促消费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此次20条举措出台主要是为推动流通创新发展,优化消费环境,促进商业繁荣,激发国内消费潜力,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消费需求,促進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华泰证券首席宏观研究员李超预计,下半年消费总体趋稳。一是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走势趋稳,高于实际GDP增速,对消费有一定支撑。二是汽车消费出现拐点,预计对消费拖累作用将降低。三是政策在绿色消费、农村消费等方面积极发力,有利于优化消费结构。此外,在就业稳、四季度低基数前提下,消费料保持韧性。
从资本市场角度看,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表示,《意见》体现出国家对消费的支持态度,希望通过促进消费稳定经济增长,从而提振市场的信心,对资本市场来说是政策利好。对于消费股来说,利好更加直接,《意见》通过支持流通环节、促进商业消费,对提高消费量、提高周转速度、提升效率都有帮助。消费股属于业绩稳定增长的行业,很多品牌消费品具有长期的投资价值,叠加政策利好,预计会有更好表现。
细读《意见》
如何提振消费信心?
电商消费:培育四种商业新模式——《意见》提出,将“引导电商平台促进个性化设计和柔性化生产,培育定制消费、智能消费、信息消费、时尚消费等商业新模式。”一件定制的家具,一台具有人脸识别功能的智能门锁,将更容易更快捷地出现在你的“购物车”里。
“老百货”老厂房转型:新型消费载体——《意见》提出,“支持线下经营实体加快新理念、新技术、新设计改造提升,向场景化、体验式、互动性、综合型消费场所转型”,“鼓励经营困难的传统百货店、大型体育场馆、老旧工业厂区等改造为商业综合体、消费体验中心、健身休闲娱乐中心等多功能、综合性新型消费载体。”老百货、老厂房将变成什么新模样,令人期待。
简化开办流程让便利店更便利——商务部研究院流通与消费研究所所长董超指出,便利店过去基本上是“一照一址”,此次《意见》提出来要提倡“一照多址”,含义就是说有了一个营业执照之后,可以在同一个区的范围之内,开多家便利店,这样就有利于减少便利店的行政许可周期,降低行政办事的成本。
加快农村流通发展保障城乡市场供给——为了让农产品销路更好,农村流通体系也要加快发展。让技术服务“走进农村”。《意见》提出将“扩大电子商务进农村覆盖面,优化快递服务和互联网接入,培训农村电商人才”;让绿色优质的生态产品“走出去”,还将“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拓宽绿色、生态产品线上线下销售渠道,丰富城乡市场供给”。
更绿色环保,鼓励绿色智能消费——消费更有质量,绿色、环保必不可少。为了鼓励绿色智能消费,此次《意见》明确今后将支持绿色智能商品以旧换新,鼓励具备条件的流通企业回收消费者淘汰的废旧电子电器产品,折价置换超高清电视、节能冰箱、智能手机等绿色、节能、智能电子电器产品。既让旧电器不会成为电子垃圾危害环境,又让消费者省了钱。此外,意见中还提到将加大金融支持力度,鼓励金融机构对居民购买新能源汽车、绿色智能家电、智能家居等绿色智能产品提供信贷支持。
(综合央视财经、证券日报、中国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