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四力” 让新闻更出彩
2019-09-05姜涛
姜涛
【关键词】四力;消息;素养
真正好的新闻作品是有“温度”、有“灵魂”的,而这种“温度”和“灵魂”来自于我们对社会和生活的关切和思考,来自于一种责任担当。
由笔者采写的《水利绿化专家共商护树对策 扬州重点工程为百年丝棉树“让路”》一文,获得了消息类2018年度江苏省好新闻奖。文章虽然不长,但是其中采写过程、对新闻的凝炼还是有可取之处的,特别是编辑的后期“抢救”更是可圈可点。在采写过程中,笔者深深地感到:没有脚力,就得不到独家新闻线索;没有眼力,就发现不了新闻背后的故事;没有脑力,就挖掘不出保护城市记忆的深度;没有笔力,作品就感动不了读者。只有在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四力”上下功夫,才能让新闻报道更出彩。
一、不惧风雨,深入现场终会有所发现
安墩河泵站工程是扬州2018年重大城建项目,任务重、时间紧。2018年9月的一场台风还未走远,工人们就开始冒雨施工,抢抓进度。
笔者本来是采访台风暴雨之后城市内河的防汛情况,包括古运河行洪及在古运河堤开口安装钢板围堰墙现场施工情况的。可是在古运河边,偶一抬头发现不远处突兀的高地上一棵高大古树被用钢板桩围了起来,就像一座孤岛。
职业敏感,使笔者感觉到这棵树的命运值得关注,于是就向施工方详细了解情况,越问越激动。原来即使在工期十分紧的情况下,他们还是尽最大努力将这棵扬州最大的、唯一的百年丝棉树保存了下来。为此特地请来古树名木专家商量对策,并增加了2天工期和5万多元费用,用钢板给树围成独立的环境,并把它根部附近的泥土全部保留下来,让它依然生活在原来环境中。为了更深入地了解情况,记者还特地爬上高高的“孤岛”,体验工人开挖坡比的陡峭,感受古树生长的不易。
文章不长,却反映了一个大主题,就是如何保护好我们的“城市记忆”。此文不仅在当天头版刊发了主图和导读,在A版中又详细进行了报道,现场描述、直接引语、细节、背景等多种手法灵活运用,使得全文更丰富,也更有厚度,生动地讲述了巧妙化解水利工程建设和古树保护矛盾的故事,为今后的城市建设提供了借签。
文物、历史建筑和古树名木都是宝贵遗产,也是“城市的灵魂”,所以我们要用心,甚至用生命保护它。
二、“眼力”所及,挖掘新闻背后的新闻
关于树的报道,笔者此前有两篇作品获得全国晚报好新闻一等奖,包括通讯千年古槐与七旬老人》、消息《扬州30万元救一树,或许这就是笔者的“眼力”吧!
“新闻价值的判断,与记者的眼力密切相关。眼力是记者专业素养的外化,表现为对新闻的敏感度和发现力。优秀的作品,往往有着独特的视角,记者要从常态的生活与实践中开掘出新意。”
新闻发现力是记者对新闻事实不断进行认识、选择、判断和截取的过程。它有一个重要的运作手段,就是思维加工。这个过程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思维加工角度的确定过程;二是思维加工层次的确定过程。其功能表现为:一是分析与综合。这是记者的基本思维方法,旨在提高记者采访活动中的辨别能力,不被纷繁复杂的矛盾和现象捆住手脚、挡住视线。二是归纳与演绎。归纳是由个别到一般、由事实到概念的推理方法;演绎则是由一般到个别,由一般原理到个别结论的推理方法。记者通过对采访到的多个事实或事实要素进行归纳之后,得出某种整体性的概念。三是比较与鉴别。比较,就是根据共同的参照物去分析与衡量某些事物;鉴别,就是通过比较找出事物的异同。比较与鉴别,是记者认识事物过程的两个方面,记者依据一定的参照物对所采访的事实和事实要素进行评判,确定其新闻价值所在。四是抽象与概括。这是记者采访中的思维加工过程,即从芜杂的素材中,把最有新闻价值和最有社会意义的东西提炼出来,把最能说明事物本质的东西筛选出来。
丝棉木曾是扬州本土树种,但现存数量很少,百年以上的只有这一棵,而且长在古运河边,一旦破坏,扬州又将少了一棵“城市活化石”和独特的历史风景,所以将此树保护下来具有非凡的意义,文章见报后,网友说得好:“这一让,让出了扬州生态文明的高度。”
扬州市的这次为树“让路”,采取的两全之策,充分体现了城市管理者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其实,我们在一切社会活动中,都应该有这种生态的自觉,文明的自觉。 值得一提的是,因为此篇报道,安墩河泵站施工现场被评为“江苏省文明工地”,并具有了申报2019年“鲁班奖”的资格。
新闻记者一旦有了“慧眼”,就能眼观大势、见微知著,明辨是非、拨云见日。正如曾国藩家书所言,眼勤就是“遇一人,必详细察看;接一文,必反复审阅。”有了这种反复的观察、比较和思考,就能写出具有较高价值的作品。
三、用脚丈量,在路上才能写出有品质的新闻
“用脚步丈量新闻”,对于新闻来说,“脚力”是不能替代的。大多数情况下,笔者都会亲历现场,这样做感觉心里踏实,同时带着一双“慧眼”,往往会有意外之喜。在上述作品中,如果当时记者只满足于用电话和对方联系,根本不可能会提及这棵树,他们压根就没有把这当作新闻,最多也只是“钢板桩如何难打”“工人们24小时加班加点”之类,那么,也就会与此新闻失之交臂。
全国晚报一等奖作品《花甲老人与千年古槐》同样也是“脚力”所至的结果。1999年春天,记者前往扬州市绿化办了解该市当年绿化造林的情况,在门口发现一个老妇人肩上扛着一根树枝,嘴里嘟嚕着什么,有些工作人员讥笑她说:“神经病又来了!”。看到她抱着树枝伤心着急的样子,新闻的敏感使记者觉得背后会有什么文章。记者就向工作人员了解,原来在老城区驼岭巷有一棵千年历史的古槐,这里曾是一个道院,解放后,道院被拆了,但那棵树还在。历史上著名的南柯一梦的故事,就跟这棵树有关。现在由于这棵树挡住了一家居民的光线,于是该户主总是想方设法地在破坏它,使得这棵古树已经奄奄一息。
听到这里,记者想一方面这棵目前扬州最老的大树,本身就是一个极具历史人文价值的文物,而且这里还曾发生了南柯一梦的故事,更增强了它的新闻价值;另一方面,一个老人为老树奔走呼号,与那位只考虑个人小碍而可能犯大错的人的行为形成了鲜明的反差,同样也突出了事件的新闻性。
新闻在路上,记者是行者。只有脚步走到了,新闻才能做到真实可靠。
脚力越走越健。当我们走到了火热的生活中,走到基层群众中,才能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所期所盼”,多方位、多层次、多角度采访,真实掌握全面、真实、丰富、生动的第一手材料,从而确保新闻的真实性,就会觉得有无数的线索在等着,有无数期待的眼神在看着,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扇门;而“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一旦我们深入采访,与采访对象有交流、有对话,用心用情,这样的新闻往往也是脍炙人口和打动人心的,也更能体现记者的服务意识和人文情怀。只有脚步走到了,新闻才能有深度、有温度。在当今媒体竞争激烈、新媒体不断更新之际,即便有了机器人写稿,它也代替不了人的思想,“脚底下泥土有多少,笔下的故事就有多少,心中沉淀的情感就有多深”。
信息时代,传播技术在不断发展,即使“窝”在办公室里有时也能写稿。但我们依然看到,“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脱离“真实的世界”,远离“泥土的味道”,坐在办公室里对着电脑复制粘贴,只会陷入模式化、套路化,不可能写出有生命力、说服力的新闻。
四、“脑力”激荡,体现思考的深度和力度
新闻工作既是一项体力劳动,也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脑力劳动。记者的采访和发现,都要通过脑力的加工,在深度思考的基础上,去粗取精,去偽存真,写出精品力作。
在上述的作品中,其实,这棵树当时生存状况并不好,但是记者感觉到偌大的工地上,就这一棵孤零零的大树,这背后肯定有故事。所以在完成防汛采访后,立即将重点转移至这棵树身上。“向下多挖一锹”,居然还真的挖出了好新闻。这是一棵百年古树、长在古运河边、新修水利建筑、最终没有被迁走,反而被完整地保留了下来……这一系列新闻要素的挖掘,使其新闻价值凸显,同时将新闻主题凝结在最能打动人一个点上,即“保护城市记忆和生态文明”,使这篇本来普通的水利报道有了另类解读和深度。在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不仅重速度、求广度,更要体现思考的力度和深度,全面、深入的新闻报道才能更好地反映社会生活,回应百姓关切。
新闻“四力”建设既是作风建设,也是能力建设,是提升记者本领能力的重要内容,也是记者健康成长的必由之路。没有脚力,不深入到一线去、群众中去、火热的生活中去,何来带着露水和芳香的作品?只有养成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的好作风,才能创作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好作品;好的眼力,帮助我们打开视野,紧紧抓住新闻的内核,而不被纷乱杂陈的现象所掩盖;脑力的锻炼,又使我们提高思考能力和抓问题能力,向下多挖一锹,而不是浅尝辄止,一汪甘泉或许就会汩汩而出。孔子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这是笔力在文章上的表现。“少一些结论和概念,多一些事实和分析;少一些空泛说教,多一些真情实感;少一些抽象道理,多一些鲜活事例”,这样才能让读者喜闻乐见。
新闻“四力”建设不可偏废,是相辅相成的,片面地强调某个方面,就不会出现新闻精品,只有“四力”共同发力,成为一种习惯,成为一种作风,才会迸发出无穷的力量,写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新闻。
(作者单位:扬州报业传媒集团)
责编:姚少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