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角变形记
2019-09-05徐跃
徐跃
呼伦贝尔牛角雕,是以呼伦贝尔本土牛角为原料,利用其天然的造型、颜色、纹理,依材施艺,制作而成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民族工艺品。
或许你接触过牛角刀、牛角梳之类的牛角制品,可是,呼伦贝尔牛角雕制作技艺对牛角的颠覆,还是超出了人们的想象。原来一只小小的牛角,也可以千变万化。
与内蒙古其他工艺美术门类一样,呼伦贝尔牛角雕也是草原上一代一代传下来的古老手工艺。这门技艺传到工艺美术大师訾云程这里,已经是第三代。訾云程是组装型牛角雕的创始者。组装牛角就是把牛角破开后,重新组合。有人说他把牛角完全颠覆了,因为他让牛角“不像”牛角,又把牛角雕技艺发挥到了极致。
1999年,訾云程参加在北京举办的中国工艺美术大赛,获得了一个金奖、一个优秀奖。时任大会评委的冯骥才先生给予了高度评价:没想到牛角能做出这么好的作品,不仅突破了传统工艺,还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如今,訾云程已81岁高龄,他的学生张伟还在延续着他的牛角雕事业。2009年,张伟的牛角雕作品《牧马人》获得第二届内蒙古自治区旅游商品设计大赛银奖。2016年,《吉祥五畜》又获得呼伦贝尔市首届民族工艺品制作展示大赛饰品类第一名。
呼伦贝尔牛角雕到底有什么奥秘?这还得从它的原料说起。“呼伦贝尔气候寒冷,牛角汲取的营养丰富。最大的特点就是油脂大、韧性好。从我参加工作以来到现在,还没有发现干裂的情况。其次就是形状、花纹多样,有黑白花、白黄、偏红色等多种颜色,适合各种造型使用。”张伟说。
张伟介绍,牛角本身是不规范的,每一个牛角的形状都不同。呼伦贝尔牛角雕的选料极其苛刻,几吨的牛角才能选出几百斤的角雕原料。颜色的选择和搭配过程中也会筛选掉大量牛角,最后能被使用的牛角少之又少。
呼伦贝尔牛角雕制作工艺繁多。簡单来说有十几道工序,选型、裁切、打磨、抛光、粘接之后,还要经过二次创作。将连接处进行特殊处理后,还要进行表面镶嵌和深入镶嵌。一只牛角破开后,在不同温度下,可以变形成各种形状。这当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技艺,叫“热加工”,就是把牛角制作得很薄,呈现透明状,让牛角散发油性的光泽。制作过程中,像这样的技艺还有很多,它们都是突破了以往对牛角雕进行水煮和火烤的简单技艺,是新时期牛角雕工艺得以延续的秘诀。
制作的题材上,呼伦贝尔牛角雕有着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点。南方的牛角雕大多雕刻的是花鸟鱼虫,而呼伦贝尔牛角雕更加偏重于草原元素,像套马、五畜、马头琴手等,都是制作的主要内容。
“细如牙签而不易折断,薄如纸张而不易破损。”呼伦贝尔牛角雕作品,古朴美观、独具风情。无论是从色泽还是折光率上,都可以与玉料相媲美,而它的柔韧度又是其他材料无法企及的,具有极高的观赏性和收藏价值。
2016年,呼伦贝尔牛角雕技艺被列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为了继承和发扬呼伦贝尔牛角雕制作技艺,一些老手工艺人广收徒弟,并不断在内容、形式上力求创新。
每一种民间艺术的传承和发展都植根于特定的地域文化和丰富的乡土风情之中。在一件件牛角雕作品之中,不仅蕴含了浓郁的呼伦贝尔地方特色,还有内蒙古传统文化和人文品质。手艺需要坚守,也要传承,任由时光往复,也会始终如一地散发独特的风格与魅力。
责任编辑:张 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