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连素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对患者血尿酸的影响
2019-09-05郎立中
郎立中
(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检验科,上海 200137)
原发性高血压是临床常见、多发的心血管疾病,血管长期处于高压状态将显著增加心、脑、肾等器官损害,加之原发性高血压还常伴有血脂异常及高尿酸血症等。血脂异常及高尿酸血症又是高血压病人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子[1,2]。
黄连素(又名盐酸小檗碱,berberine)是从天然毛茛科植物黄连等中提取的活性异喹啉类生物碱。既往黄连素一直被认为是具有清热解毒和消炎、抗肠道细菌感染的作用,因此临床上常用作治疗细菌性痢疾和胃肠炎的药物。近年来研究[3,4]发现,黄连素还具有治疗2型糖尿病、改善胰岛素抵抗、降血脂、降尿酸等功效。本研究旨在观察黄连素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的疗程中,患者血液中尿酸、血脂水平的变化及其血压的控制情况。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本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原发性高血压病诊断指南。病人入组前均排除心肾功能不全等其他疾病。按照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患者中,男性26例,女性24例,年龄38岁-71岁,平均(43.1±4.9)岁。对照组患者中,男性25 例,女性25例,年龄37岁-70岁,平均(42.8±4.6)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资料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患者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规格:5 mg:10 mg×7 片),每日1次,每次1片。另加用黄连素(100 mg/片,每日3次,每次4片口服。均于餐后服用。对照组患者仅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规格:5 mg:10 mg×7片),每日1次,每次1片,于餐后服用。两组疗程为60天。治疗期间患者均食用常规饮食。于入组前及疗程结束时清晨空腹采血后,1 h内离心分离血清,分别测定尿酸(SUA),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同时记录病人治疗前后的血压值(BP)。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3.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数据均以计量数据处理,以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血压及血尿酸变化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KPa)及血尿酸(μmol/L)的水平比较如下:治疗前,两组收缩压、舒张压及血尿酸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0天后,两组的收缩压、舒张压治疗后比治疗前均有非常显著下降(P<0.01)。而血尿酸水平仅观察组治疗前后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对照组治疗后的均值比治疗前略低,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收缩压、舒张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尿酸的差异有非常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1)。详见表1。
2.2 观察组治疗前后血脂变化情况比较 本文对观察组治疗前后的血脂水平进行了比较,发现总胆固醇(TC)治疗后有非常明显的下降(P<0.01)。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也有下降(P<0.05),而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有上升(P<0.05)。详见表2。
3 讨论
临床上高血压合并高血糖、高血脂、高尿酸血症及心脑血管疾病的病例非常常见,它们在各自疾病的发生、发展上可互为因果关系。血脂异常可对动脉血管产生毒性,加快动脉粥样硬化进展,从而促进高血压发生[5]。高尿酸血症为心脑血管疾病的预测指标,且为高血压相关的致残率和病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6]。在临床治疗此类高血压病人时,通常采用在降压的同时联合使用降糖、降脂及降尿酸的药物。以避免或延缓病人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然而这必然会造成用病人药种类多、经济负担加重的问题。同时也增加了病人用药副作用的风险。
黄连素(Berberine, Ber)是从毛茛科(Ranunculaceae)黄连属(Coptis Salisb)植物黄连根茎等其他多种植物(如黄柏、三颗针、功劳木等)中提取的一种异喹啉类生物碱,又名小檗碱。近年来,有许多学者研究和发现了黄连素的许多新的药用功能[7]。
本文应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联合黄连素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结果显示,黄连素具有协同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的降压作用,比单独使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具有更好的降压效果。并还有调节血脂的作用,能有效降低血液胆固醇、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提升高密度脂蛋白的血液含量。同时又具有明显降低患者血液尿酸含量的作用。是治疗高血压或高血压合并高血脂、高尿酸血症较合理的配方,具有治疗广谱、有效、价格低廉和用药副作用不大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表1 两组血压和血尿酸水平的比较(Mean±SD)
表2 观察组治疗前后血脂变化情况比较(Mean±SD, mmo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