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坦培拉绘画的发展与创新

2019-09-04赵晨晨

艺术评鉴 2019年15期
关键词:创新发展

赵晨晨

摘要:众所周知,中国油画是建立在西方百年来近代油画技法的基础之上发展至今的,而油画在西方有着两千多年的发展历史,现代油画则是由传统坦培拉绘画体系发展而来,而这种技法在中国的艺术创作者中运用甚少。如今,西方艺术在不断的追求发展和创新,中国油画的创作也不应仅局限于对现代西方油画体系的单纯模仿,也可以另辟蹊径,结合千年来的优秀艺术,汲取传统坦培拉的独特趣味,在此基础上发挥现代材料、造型语言,丰富创新,创作出符合新时代审美的“现代坦培拉”作品。

关键词:坦培拉   现代语言   发展   创新

中图分类号:J2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15-0030-02

在西方,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油画技法产生自文艺复兴时期,在16世纪以后逐步发展成熟,至今不过五百年的历史。而在此之前,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湿壁画、干壁画、坦培拉绘画以及坦培拉与油画混合技法,都占据了很长阶段的历史舞台。坦培拉,作为一种古典油画技法,其英文名为“Tempera”,源于古意大利语,意为“调和”“搅拌”。后来泛指一切由水溶性、胶性颜料及结合剂组成的绘画,在中国也经常被译作丹培拉、蛋培拉、蛋彩画。在如今,现代画家并非只使用传统的鸡蛋乳液,亦可加入酪素乳液、甲基纤维素乳液做为媒介,所以本人认为音译更为恰当。

传统的坦培拉绘画技法最初源于千年前的古希腊,于13世纪左右传入意大利,又在14、15世纪时发展出了一种与油相结合的混合技巧,这种混合技法比水性坦培拉在绘画程序和方法上更加灵活,可以画在传统的木板上,也可以创作布面坦培拉,由于媒介剂中含有油和树脂的成分,增强了物象形体空间的真实感,这种技法俗称古典多层透明画法。到了17世纪,绘画大师鲁本斯将提香的直接画法与15世纪的杨·凡·艾克混合技法的长处相结合,并研制出流动性和塑造性很高的树脂油性颜料,慢慢取代了过去的油、水颜料,他在出使西班牙时将自己的弗拉芒技法传给了画家维拉斯瑞兹,也影响了同时期的伦勃朗和18、19世纪的雅克·路易、安格尔等著名大师,自此之后,油性坦培拉逐渐演变成纯粹的油画,也就是我们如今的直接画法。由此可见,传统坦培拉与现代油画的方法虽有不同,却是一脉相承的,我们可以加之发展、创新。

古典坦培拉作法,首先按照一定的比例配比白垩粉、兔皮胶,作出坦培拉的底层涂料,在光滑细腻的木板上层层涂刷,再加以打磨,使坦培拉画板光滑、可吸收。其底稿的制作则有点类似于传统的中国工笔画法,为了避免弄脏坦培拉画板,实现透明画法,一般不会采取直接描绘:作者先在纸上画出较为完整的素描线稿,在这一步骤时所描绘的人物、事物的线条就应准确到位,作为一张完整线稿,避免转印时再作修改,再将完成的线稿通过各种手段拓印至坦培拉画板之上,可以运用中国墨汁、叶筋笔勾勒出轮廓线,再如同单色素描稿一样画出深浅灰部,底稿的结构、投影都要准确到位,便于下一步的正式着色。

在进行古典的半透明上色之前,给坦培拉画板用羊毛刷均匀的涂刷一遍水,做到薄而均匀,接着根据描绘对象用蛋液、色粉调制颜料,用细细的勾线笔蘸取颜色,依旧仿照单色素描的方法排线,施色塑造,一步步作出色彩关系,完成半透明画法,这就是传统的坦培拉绘画方法。

在中世纪时期,坦培拉绘画技法是圣画像、壁画的主要描绘方式,到了文艺复兴之后逐渐没落。在不断的发展中,坦培拉绘画既可以用水调和,也可以用油调和,大致分为两种类别:水性材料、油性材料。画家能够自由分配比例,若水多则笔触流畅、颜色透明,便于描绘细节;若油多则色彩饱和,且适宜长期保存,便于描绘大型圣像画、壁画。其使用的材料和方法有别于其他绘画,因此保存时间也比其他材料的绘画作品要长的多,独特的乳液薄膜也不会随着时间变迁变黄、变暗,整体色彩饱和温润,可以千年不老化。

由于古代西方的坦培拉绘画多为宗教服务,创作有大量的圣母像,绘画过程中经常使用到金箔、银箔,这样单一刻板的题材、高昂的成本使其逐渐的被现代技法所覆盖。只有不断的发展才有新的进步,到了近代,坦培拉这一古老画法又被画家们想起,19世纪的奥地利艺术家克里姆特对传统坦培拉绘画技法加以创新,在近代绘画题材中加入金箔,创作出色彩绚丽、具有强烈艺术效果的装饰画,使自己在艺术史上占据独特地位。

与其他绘画形式相比,坦培拉绘画具有速干、结膜的特点,往往在下笔的一瞬间颜料就已经干透,这大大节省了画家的创作时间,提高了便捷度,可以在短时间内反复下笔,并且画面效果鲜亮、通透。这一特性很适合精度绘画,在画面中保留最原始、迷人的线条,又不用等待太多时间,或是担心弄脏作品,这些需要重复性很强的近代绘画作品也都离不开坦培拉的技巧。

同时,由于坦培拉使用乳液与颜料色粉进行调和,其色彩之间相互映射,光泽柔和,使画面不具有很强的冲击性,给观者一种亲切、自然的感受,符合视觉审美意趣。坦培拉特有的透明光泽也使其独特于油画、水彩颜料,画家不用担心重复下笔会使色彩变得浑浊沉淀,画面变暗,反而透明画层越多,作品越柔和近人。像油画作品的保存寿命在五百年左右,如果技法、颜料不合适更是会减短寿命,只能保持二三十年,甚至会在几年内变色、脱落,美丽的作品无法留存实在是一件憾事,而坦培拉作品可以保持色彩鲜丽几百年不变,有利于收藏者的长期保存,这也是坦培拉绘画独特的魅力。

20世纪,美国最杰出的画家之一安德鲁·怀斯,就热衷于坦培拉技法的使用。他以写实主义的画风,追求现代主义,作品中使用了蛋彩、水彩等多种材料、媒介手段进行艺术创作,运用坦培拉技法进行大尺寸的绘画,用蛋清、色粉与胶混合,利用坦培拉绘画层层罩染的方法进行创作,往往要画上一个月,安德鲁·怀斯所描绘的人物和风景,都源自他的家乡宾夕法尼亚州的查兹弗德镇,以及缅因州的库欣镇,如安德鲁所言:“我喜欢在画室里慢慢地画,我认为越是这样越能接近绘画的本质……如果一幅蛋彩画成功了,它就会产生一种其他任何东西都难以匹敌的力量和坚实感,还有一种我喜欢的只属于坦培拉的隐喻的特性”。——怀斯通过这一古老的传统技法和材料,与现代画种、材料手法相结合,创作出现实主义表达的艺术作品,体现了所追求的现代主义情感。

在如今,许多现代画家仍执着于坦培拉特殊的创作魅力,在这样一个工业信息化的时代,对速度的追求使艺术家不再一味选择传统方式,现代绘画语言的加入,帮助了坦培拉的艺术表现手法发展向多样化。艺术家在绘画过程中可以更多增加平笔、圆头笔的运用,不必一味的仿照古典坦培拉绘画方法慢慢排线,而是可以根据描绘对象的肌理质感、绘画者的喜好来灵活运用,这都丰富了坦培拉绘画的材料和技法、拓展了传统绘画的表现空间,在继承传统画技的基础上,使新时代的作品具有现代感。

在中国,也有画家尝试着在材料语言与造型语言、色彩语言之间,把坦培拉、油画技法相结合,形成经过创新的“现代坦培拉绘画”。也许在如今,坦培拉艺术不适合短期写生,却十分适合主观意愿的表达,对此方面深有研究的中央美院教授曹吉冈,就选择坦培拉这种古典油画的材质,来体现自己对东方意蕴的感受。他将眼中的山石风景在布面上用水墨晕染的笔法加以虚化,从观感上如同一幅水墨画,画板上层层透明的痕迹,如同水墨渗染、晕化留下的痕迹,大量墨痕流淌下来,仅留下一种余象,却可以体现出中国山水画中的恢弘气势。曹吉冈既保留了坦培拉的沉静内敛、细腻造型,不浮于表面视觉触感效果,让颜料鲜活的沉浸进入到画面之中,表达了自己对中国古代审美精神的那种品质。画家无论选择什么绘画种类,都应该将个人的创作意图附着在手下材料之上,让欣赏者体会到创作者的精神面貌、審美意趣。新时代的画家,对古典的心境已经有了很大变化,仿佛过去的那种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已经没有了,但是艺术创作还在继续,在坦培拉的学习中应遵循传统技法,从遵从到发展,从发展再到创新,将古典语言全新构造,在现代体现自己完整的艺术情怀,于今天这个工业化、物化的世界中产生新关系。

参考文献:

[1]时光译.艺术巨匠:怀斯[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15.

[2][美]亨德里克·房龙.西方美术简史[M].丁伟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王治平.谈坦培拉绘画技法的艺术特色[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3):118-120.

[4]张静,李俊峰.综合材料在坦培拉绘画中的价值[J].美与时代(中),2016(06):71-72.

猜你喜欢

创新发展
区域发展篇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协调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
我们究竟来自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