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CiteSpace的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研究热点分析

2019-09-04李亚恒陈金华

关键词:发文文化遗产物质

李亚恒,陈金华

(华侨大学 旅游学院,福建 泉州 362021)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不仅有大量的物质文化遗产,而且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经济和社会的急剧变化,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保护和发展面临着严峻的形势。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之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实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操作指南》的修订中专门增加了一段:“旅游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由此可见,处理好旅游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系是各国都要重视的课题。

2018年我国文化部与国家旅游局合并,说明文旅融合已经成为现实发展方向,要求旅游发展的文化导入和文化深入,符合转型升级的需求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内涵丰富,旅游价值高,是重要的旅游资源。旅游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在文旅深度融合的背景下,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研究的现状是非常有必要的。

从现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已有学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梳理。例如宋莉、黄志斌对2011-2015年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研究热点和研究特点进行了分析,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1];肖绪信对2006年以来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问题进行了梳理[2];徐传谌等总结出目前旅游业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产业融合的三种主要模式,即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基础的旅游产品开发模式、旅游业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联动模式和带动关联产业形成产业集群[3]。但总体而言,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研究的综述类文献较少,研究方法主要以定性分析为主。基于此,本文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运用CiteSpace科学计量工具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的相关文献进行系统分析。

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1 数据来源

由于CNKI收录期刊众多,期刊差距较大,选择中文核心期刊和CSSCI来源期刊,以更好的反映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进展。以“主题=‘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含‘旅游’”为检索条件,去除会议、论文集等文献,最终检索出382篇论文,将其作为本文的研究样本。

1.2 研究方法

CiteSpace软件是一款于2004年开发的用来分析挖掘和可视科研文献数据的应用软件。自问世以后得到学术界个广泛关注和应用。国内学者使用CiteSpace主要对研究热点、研究前沿和研究趋势进行探测。在研究中主要使用CiteSpace的文献共被引、共词网络以及作者共被引功能;对生成图谱中的高频节点、聚类知识群、高中介中心的节点等进行解读。由于软件的局限,CiteSpace对中国知网只能进行作者和机构的合作网络以及关键词的共现分析,因此,本文着重对作者、机构和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分析,得到关于作者、机构和关键词的可视化图谱,以此分析作者及其机构的合作网络,利用关键词热点谱图、关键词网络图分析研究热点和研究前沿。

2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研究特征分析

2.1 研究阶段

考察自2005年以来非遗旅游研究的成果情况,统计了历年核心期刊和CSSCI论文数量,逐年变化趋势如图1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非遗旅游研究的发文数量经历了三个阶段:2005-2009年起步阶段,2010-2016年快速发展阶段,2016-深入研究阶段。随着2004年我国颁布《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昆曲和古琴艺术于2001年和2003年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学术界逐渐开始研究非遗旅游开发问题,通过旅游开发来保护和发展非遗。2005年韩国江陵端午节申遗成功,我国加强了对本土非遗的保护。2009年,中国剪纸、中国书法、端午节等22项中国非遗项目列入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学术界掀起了对非遗旅游研究的高潮。随着非遗旅游逐渐发展成熟,学者对非遗旅游研究逐渐由旅游保护和开发向更深层次研究,探究非遗与旅游的深度融合,以期促进非遗的可持续发展。

图1 2005-2018年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研究文献数量年度分布

2.2 基金分析

基金资助论文指的是由国家各级部门、各类基金组织等资助项目主持人或参与者在研发过程中发表的论文。对基金分布进行统计,能反映学科领域的创新能力和研究热点。对研究样本的基金进行汇总,将相同基金整合,如将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山西省软科学研究计划、广东省软科学研究计划和贵州省软科学研究计划统一为“软科学研究计划”。经过统计发现,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相关的382篇论文中,基金资助论文有106篇,占论文总量的27.75%。其中,国家社会科学基金61篇、国家科技支撑计划9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篇、软科学研究计划6篇、省级科委基金6篇、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3篇、全国教育科学规划3篇、省级教育厅基金3篇以及其他基金4篇。基金论文总比占有量相对较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占比最多,为57.55%,说明国家对非遗旅游的重视。随着文化与旅游的深入融合,非遗旅游相关基金的申报将会成为申报者关注的热点。

表1 基金论文情况

2.3 期刊分析

对论文的期刊进行探讨,可以清晰的把握学科领域期刊分布状况,能为学者发表论文提供指导。发表非遗旅游相关论文数量在9篇以上的期刊共有 10种,载文量113篇,占总发文量的29.74%,见表2。对发表期刊的类型进行汇总分析,发现有78篇论文发表在贵州民族研究、中南民族大学学报等民族类期刊;12篇论文发表在体育类期刊;52篇论文发表在旅游和地理类期刊;41篇论文发表在贵州社会科学等社会科学类期刊;41篇论文发表在经济类期刊;32篇论文发表在文化艺术类期刊。这六大类期刊共发表了256篇论文,占67.02%。其中民族类期刊发文量最多,占20.42%;其次是旅游地理类,占13.61%;社会科学类和经济类期刊发文量均占10.73%;文化艺术类期刊发文量占比8.38%;体育类期刊发文量占比3.14%。可知这六大类期刊对非遗旅游的研究较为关注,尤其是民族类期刊。

表2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研究前10种期刊分布

2.4 研究机构分析

机构网络可以展示研究非遗旅游的相关机构及其合作情况。对图2和表3所示机构网络分析的同时,再结合高产作者的网络分布可以分析出该领域研究在国内的力量分布。

表3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研究高产机构

可以看出,发文量在4篇以上的机构主要有16家,共发表论文82篇,占总发文量的21.47%,其中桂林工学院旅游学院、中国科学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和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的发文量最多,分布为9篇、7篇和7篇。从发文高产机构可以看出非遗旅游的研究机构多分布于广西、四川、湖北等省份,其中发文量在4篇以上的16家机构中,广西高校科研机构有3家,占比18.75%。结合机构合作网络来看,机构合作的网络密度仅为0.001 8,而且这些合作大多数以机构内,或者同地区机构合作为主,这说明非遗旅游研究的机构之间合作相当不紧密,没有形成紧密的合作机构群体,加上机构地理分布上的不均衡,从一定程度制约了该领域的全面发展。

图2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研究机构合作网络图

2.5 研究作者分析

发文量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学者在该领域的影响力。发文量在4篇以上的高产作者有陈炜(11篇)、石美玉(5篇)、阚如良(5篇)、王春燕(4篇)、辛儒(4篇)、孙梦阳(4篇)、邓小艳(4篇)、马振(4篇)、吴兴帜(4篇)、曹诗图(4篇)、欧阳正宇(4篇)、章牧(4篇)、张军军(4篇)、喻晓玲(4篇)。

采用CiteSpace分析结果表明,国内非遗旅游研究的作者较为分散,作者合作网络密度比较松散,合作网络的密度仅为0.001 9,未形成紧密的合作网络。

3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研究热点

关键词是对文章中心内容的总结提炼,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可以反映当前的研究方向和核心观点。本文利用CiteSpace对382篇论文的关键词进行分析,以期对非遗旅游的研究热点和趋势进行分析。

3.1 关键词关系网分析

运用CiteSpace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在生成的关系网中,每一个节点代表一个关键词,节点越大,关键词出现的频率就越高;关键词之间的连线代表共现关系,连线越粗,关键词共现的强度就越大。关系网中标签的大小能反映关键词频率的高低,标签越大,表示频率越高。在非遗旅游关键词关系网如图3。其中共有1 045个节点,2 558条连线,密度为0.004 7。结合节点大小、连线粗细和密度高低可以发现,非遗旅游已经形成一个初具规模的学术研究网络。

关键词出现的频率反映了该研究领域热点,关键词的中介中心度表示它控制的关键词之间信息流量以及对整个网络资源的控制程度[4]。对图谱中的关键词进行统计,按照关键词出现的频次和中介中心度对关键词进行排序,如表4所示。

由表4和表5可知,非遗旅游关键词的频次和中心度的排序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显示出了较高的重合性,共计出现了18个频次和中心度都较高的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旅游、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文化遗产、文化旅游、旅游资源、文化产业、少数民族、遗产旅游、可持续发展、原真性、传承、文化传承、开发模式、民族地区和旅游纪念品。这些关键词是整个非遗旅游研究网络的重要节点。可以看出,除了研究领域本身的关键词以外,“可持续发展”“少数民族”“民族地区”“文化旅游”一直延续到现在,都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表明非遗大多来源于民族地区,其保护和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是当今“文化旅游”所不可缺少的精神财富。从各关键词出现的时间来看,最初学术界主要研究非遗旅游的开发和保护问题,随着旅游市场的不断发展,非遗旅游的原真性、文化空间、传承、旅游产品等问题受到学术界的不断关注,研究的内容由多元化向深度研究转变。

图3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关键词关系网

表4 出现频次大于10的关键词

3.2 研究热点

利用CiteSpace对国内非遗旅游研究进行聚类分析,得到以下几个研究维度。

非遗旅游开发评价研究。非遗作为传统文化的承载者,可以满足旅游者寻求差异、体验文化的心理需求,是旅游开发中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而今不少非遗濒临灭绝和消亡,越是濒临灭绝和消亡的东西越能吸引旅游者,因此非遗旅游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学者们对非遗旅游开发的研究从最初的吸引力评价[5]、开发潜力评价[6]、适宜性评价[7]等研究逐渐向开发风险评价[8]、开发价值[9]等研究,对非遗旅游资源的开发评价的研究由广度向深度发展。

表5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关键词中心度前10个

非遗旅游开发模式研究。总的来说,非遗旅游的开发模式分为两种静态旅游资源开发模式和动态旅游资源开发模式。张希月将旅游开发模式概况为舞台表演、博物馆、主题公园、旅游综合街区和体验活动等模式[10];贾鸿雁认为非遗可采取原生地静态开发、原生地活态开发、原生地综合开发、异地集锦式开发等模式[11]。人是非遗的载体,因此其开发离不开社区的参与,阚如良提出旅游开发根植于原生态文化土壤,积极发展社区旅游,使之成为"未来遗产"[12]。可以看出,学者们对非遗开发模式的研究最初只关注旅游资源和旅游地的开发,但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到社区居民在开发中的重要作用,并成为新的研究主题。

非遗旅游保护与传承研究。主要集中于非遗保护的原则与方法、传承问题、法律问题、保护主体等方面。非遗具有原真性、活态性、民俗性、本土性、整体性和人本性的特点。要坚持保护第一,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可持续发展与和谐社会构建相结合的原则,对非遗进行保护,实现其可持续发展。徐赣丽指出政府在旅游保护中扮演着倡导者、管理者和协调者的角色,保护工程需要旅游企业的参与,文化主体是民俗文化的承载者,其参与必不可少[13]。虽然政府比较重视非遗的保护工作,但是仍然存在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人力匮乏、尚未建立健全保护法律法规体系、群众性保护意识淡薄等问题[14]。因此要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明细非遗的产权关系,通过政府主导与全民参与,传承与创新相结合,人才培养与理论研究相结合等措施加强保护。

非遗旅游文化空间研究。学术界对文化空间的研究时间不长,主要集中在文化空间概念、特征和保护路径方面。陈桂波认为文化空间综合性、周期性与整体性的特征[15]。张晓萍归纳出文化空间旅游化生存路径,即舞台化的“实景展演”式构建文化空间和生活化的非遗景观旅游[16]。文化空间拓展了旅游者的旅游空间,旅游开发反过来巩固了文化空间的现代生存空间,但是在具体的文化空间旅游化生存实践对文化空间本身内涵及其原真性的理解存在困惑,对此提出旅游化生存要注重文化意义的展示和传递,从整体上营造旅游体验氛围,注重“神”的传承和“形”的塑造,增加空间感知的宽度和深度[17]。

非遗旅游利益相关者研究。旅游利益相关者主要包括政府、社区居民(社区参与)、传承人、旅游者和旅游企业。政府是非遗保护政策、法律的制定者,对非遗旅游项目进行监督和指导[18]。然而,非遗传承人匮乏是其保护和发展面临的主要困境,马振研究发现非遗与旅游结合的过程中,新的传承主体出现,传承对象范围扩大,不仅有本地居民,还有政府工作人员,旅游企业的表演团队[19]。企业作为非遗旅游的主要参与者,在发展非遗旅游项目,申报、培非物质问遗产项目和传承人,参与非遗保护、展示活动,依托周边景区扩大企业客源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20]。与此同时随着旅游者的旅游需求日益多元化,学术界对旅游者的研究越来越多[21-23],主要研究旅游者的满意度、感知和行为,研究方法以定量方法为主。

非遗旅游原真性(真实性)研究。真实性包括客观性真实和主观性真实,即旅游吸引物的真实和旅游主体的真实感。由于在文化旅游消费过程中,非遗被作为商品进行符号化消费,因此学术界关于真实性的讨论基本是在关注旅游主体的真实感,对于遗产自身原真性的讨论比较薄弱[24]。对于旅游吸引物的真实主要从旅游开发的视角进行研究,分为基于文化遗产自身原真性的遗产开发和基于游客原真性体验的遗产开发两个部分[25-26],与文化遗产相比,对于游客原真性体验的研究则主要运用定量方法。

4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本文利用信息可视化软件CiteSpace对国内非遗旅游研究的分析进行可视化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从时间来看,非遗旅游研究分为三个阶段:2005-2009年起步发展阶段,2010-2015年快速发展阶段,2016年至今深入发展阶段;

(2)从基金来看,基金资助的论文相对较少,以国家基金为主;

(3)从发文期刊来看,民族类期刊发文最多,其次是旅游地理类、社会科学类和经济类;

(4)从研究机构看,非遗旅游的研究机构多分布于广西、四川、湖北等省份的高校,广西省高校发文最多,各机构在合作上相当不紧密,没有形成紧密的合作机构群体;

(5)从发文作者来看,陈炜、石美玉、阚如良等是非遗旅游研究的高产作者,作者之间的合作比较松散;

(6)从研究热点来看,主要集中在非遗旅游开发评价、旅游开发模式、旅游保护与传承、旅游文化空间、旅游真实性和旅游利益相关者等方面。

4.2 展望

随着文化与旅游的不断融合,非遗旅游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非遗旅游从最初研究非遗旅游资源及其保护、开发,到研究利益相关者、文化空间、数字化等,都体现了其研究内容的不断深入。非遗作为重要的旅游吸引物,在旅游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虽然学术界对非遗旅游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但多集中在旅游开发方面,基础理论研究不足;对于旅游者的研究虽然不断增多,但主要研究旅游者对非遗旅游开发的感知,研究视角较为单一,而且缺乏对社区居民的相关研究。因此,今后非遗旅游研究要在纵向上拓宽其研究的深度,采用多元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研究社区对非遗旅游的真实性、非遗旅游者的诉求、游客对非遗旅游目的地的地方依恋、非遗旅游文化空间的营造、研究非遗旅游数字化对社区居民和旅游目的地旅游形象的影响。

5 小结

本文通过对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研究的可视化分析,对其研究的时间段、支持基金、发文期刊、研究机构、发文作者和研究热点等方面进行探究,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外相关研究和社会发展现状,对其研究内容进行展望,以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的研究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发文文化遗产物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10条具体举措! 山东发文做好返乡留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
活态文化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