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约奥运会中国柔道比赛情况分析
2019-09-04赵林林李淑芳
□ 赵林林 李淑芳
(北京体育大学 北京 100084)
本文通过全面分析中国柔道运动员在里约奥运会比赛中的具体情况,总结其在本次奥运会比赛中优点和暴露出的各种问题,旨在为进一步提高中国柔道项目的整体水平,为备战2020年东京奥运会柔道比赛提供针对性训练的依据。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参加2016里约奥运会的中国柔道运动员的比赛情况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从研究目的出发,通过中国知网,谷歌学术搜索,以“奥运会柔道”为搜索关键词,共检索文献38篇;以“比赛总结”为关键词,检索到文献45篇。除此之外,查阅国家柔道联合会、中国柔道协会的官方网站等资料,对上述文献进行归纳分析,为研究提供文献支撑。
(2)录像观察法。
录像由中国柔道国家队提供,对参加里约奥运会的中国柔道运动员的比赛录像进行观看分析,将统计出的比赛技术数据进行了归纳整理,为本研究提供详实的数据支撑。
(3)专家访谈法。
利用去国家队学习,交流以及训练期间之余,访谈了国家队教练员,北京体育大学知名教练以及里约奥运会参赛运动员,就对备战训练和比赛等情况做了深入的交谈和分析,为本研究的分析获得第一手资料。
2、结果与分析
2.1、世界各柔道国家里约奥运会格局分析
里约奥运会的14枚柔道金牌共由10个国家获得,56枚奖牌覆盖26个国家,获得前八名成绩共有41个国家。较上届伦敦奥运会相比,获得金牌国家数量保持不变,但获得奖牌和前八名的国家和地区数量均增加了3个。值得一提的是,近三届奥运会金牌榜前十名的金牌数量分布几乎一致。除北京奥运会日本和我国分别获得4金3金外,伦敦和里约奥运会的前三名都是3金2金2金,三届奥运会里剩余7金,都是由7个不同国家获得。如此,这更加体现出世界柔坛“第一集团实力强劲,发展格局多极化”的趋势。世界各国和地区的柔道水平都在快速发展和进步,综合竞技能力和整体水平较前两届奥运会有大幅度提高,而且彼此的差距逐渐拉近,世界柔坛的竞争愈发激烈,而且更多地是需要队伍整体实力的比拼。具体来看,首先,日本、法国传统强队(第一集团)依然强大。日本在经历了伦敦奥运会1金3银3铜的成绩滑坡后,本届奥运会以3金1银8铜的成绩重返金牌榜奖牌榜第一,体现了强大的整体实力,且上升势头明显。上届奥运会以2金5铜位居金牌榜第二奖牌榜第一的法国,本届奥运会以2金2银1铜,牢牢站住了金牌榜奖牌榜第二。在上届奥运会以3金1银1铜位列金牌榜第一的俄罗斯,本届奥运会以2金1铜依然排在金牌榜三甲之列。上届奥运会以2金1铜排列金牌榜第三的韩国,本届奥运会仅获得2银1铜滑落到金牌榜第11位,但奖牌数量与俄罗斯一样仍然位列前三。其次,中间力量(第二集团)稳定发展。意大利继北京奥运会取得金牌后,时隔八年在本届奥运会,再创辉煌,取得1金1银。美国、巴西、斯洛文尼亚,继上届奥运会取得金牌突破后,延续着强劲的发展势头,在本届奥运会分别取得1金1银、1金2铜、1金1铜。第三,新兴力量(第三集团)异军突起。本届奥运会与上届一样,同样冒出三匹黑马,分别是阿根廷、捷克、科索沃。他们依靠个别级别的突出表现,在本届奥运会中实现了金牌突破。
2.2、世界柔道各国格局变化趋势分析
在本届奥运会中,欧洲、美洲和亚洲,分别有6个3个和1个国家获得金牌。较北京奥运会的欧洲5个国家、亚洲4个国家,伦敦奥运会的欧洲4个国家、亚洲3个国家、美洲3个国家相比,欧洲在近3届奥运会里获金牌的国家多达10个,美洲在近2届奥运会里获金牌国家也增加到4个,而亚洲获得金牌的国家从北京奥运会的4个,到伦敦减少为3个,到里约变为1个。从3届奥运会发展趋势总体看,欧洲整体领先、美洲奋起追赶、亚洲优势集中的格局逐步呈现。这与亚洲整体实力略强于欧洲,美洲国家随后,澳非垫底的先前趋势有所变化。
2.3、我国运动员的参赛情况分析
中国女子柔道曾作为中国奥运7大优势项目之一,2008年(含)以前5届奥运会上共获得8枚金牌,平均每届奥运会获得1.6枚金牌;2012年伦敦奥运会,中国女子柔道队获得1银1铜的成绩,首次与金牌无缘;本届奥运会中国女子柔道队获得1枚铜牌,创历史最差成绩。从参赛人数看,除了1992年巴萨罗那奥运会中国女子柔道队没有满员参赛 (女子柔道被首次列入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中国女子柔道队共有6人参赛)外,这是第二次没有满员参赛(只有5个级别取得参赛资格)。
2012年伦敦奥运会,中国男子柔道队仅获得1个参赛资格,本届奥运会共获得3个参赛资格,取得了显著进步。同时获得1枚铜牌,实现了中国男子柔道队奥运奖牌零的突破。由此可见,中国男子柔道队整体水平呈上升趋势。
参加本届奥运会的我国男柔运动员平均年龄26岁,女柔运动员平均年龄29.2岁。男队3人较为年轻,女队均以老将为主。虽然全队8人在近两年参加的积分赛平均达到18.25次,但没有一人参加过奥运会。女队年龄偏大,奥运经验为零是造成成绩下滑严重的重要因素。
表1 里约奥运会我国柔道代表队一览
(1)男柔卧薪尝胆,实现历史性突破。
男柔3名运动员共参加了9场比赛,其中以一本得分获胜4场,以有效得分获胜2场,一本胜率和有效胜率分别为44.4%和22.2%。输的3场全是一本告负,另外还被对手得到3次技术得分。男柔一共受到4次消极处罚,给对手4次消极处罚,没有依靠消极获胜或告负场次。以上数据表明,男柔技术得分能力和成功率明显提升,但主动技术得分7次,技术失分6次,也反映了整体水平的稳定性不够。
(2)女柔精心准备,距离世界强国仍有差距。
女柔5名运动员共参加了14场比赛,其中以一本得分获胜6场,以技有得分获胜1场,一本胜率和有效胜率分别为42.8%和7.1%,另外还有2个技术得分。输的7场中,有5场是一本告负,有1场是技有告负,有1场是消极告负,另外还被对手得到2次技术得分。以上数据表明,女柔技术得分能力和成功率都还不错,但主动技术得分9次,技术失分6次,也反映出整体技战术发挥的稳定性还不够,在一些级别还是与世界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女柔一共受到7次消极处罚,给对手6次消极处罚,表明我队尚未完全吃透国际柔联在消极处罚上的规定。
2.4、备战东京奥运会工作设想
(1)改革完善国家队、国家青年队的建设,促进优秀后备人才的科学选拔与培养,尽快为东京奥运培养一批优秀人才。
根据当前局势,积极调整发展战略,改革竞技体育体制、完善后备人才培养体系、优化体育项目结构、引进创新训练手段、整体提高中国队的国际竞争力。
(2)充分发挥国家队龙头作用,精心选拔,组建以老带新,以新为主的新一届备战东京奥运会国家队。
以国家队为龙头,在全国范围内精心选拔具备承担东京奥运会任务的优秀苗子 (综合参考目前参赛成绩及未来培养前途),吸纳进入国家队。国家队的组成还必须有一些已经具备一定水平的比较成熟的运动员,发挥老队员的传帮带作用,促进年轻选手的尽快成熟,充分利用国家队平台,通过强强对抗,技术交流,科研监控与保障,开拓国际视野等有利条件,促进年轻优秀选手的尽快成长、成熟,以承担艰巨的奥运任务。
(3)研究跟上国际柔联柔道竞赛规则变化方向与趋势,建立中国柔道的技战术风格。
对于“边缘性”和“危险性”的技术动作,运动员最好不使用,要把比赛胜负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使新规则为我所用。我们要加深对消极处罚的认识,并不是单纯的不做动作了就罚消极,动作单一、变化少、变化慢、移动慢、无效进攻多也要被罚消极。尤其是我国运动员在对阵高水平运动员时除了会合理利用打消极战术以外,更多地必须要加强技术得分能力。培养提高运动员在比赛中实战中快速抢手控制,创造良好时机且准确把握技术进攻时机的能力。在理论研究方法,鉴于我国柔道后备人才可持续性培养机制方面的研究却是非常少,应加大相关的理论研究。
(4)全方位建立实施创新的科学化训练机制,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
①训练计划的科学制定与执行。包括4年大周期的培养计划、年度计划与阶段计划、周计划及课教案;②科学化训练标准与模式的建立。科学化训练既要充分结合个体特征,也要遵循科学训练的共性原则。柔道训练的关键任务是从比赛出发,按照比赛的标准提高训练质量、强度与技术应用得分能力;③科学安排国际比赛,合理处理赛练关系,实现练赛的有机结合。参加国际比赛是检验暴露训练问题、了解对手及提高比赛能力,积累比赛经验的必经之路。但参加国际比赛也是有利有弊。为此,科学安排国际比赛,合理处理赛练关系,实现练赛的有机结合是我们备战东京奥运会必须重视、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
(5)国内训练竞赛体制与机制的创新改革与完善。
鉴于国家队常年集中在一个地方集训,难以充分有效地发挥举国体制优势,我们可以根据地方优势级别特点及区域关系特点、后备力量人才特点,设立几个国家队训练点,统一领导、统筹资源、采取平时分组在各地方训练基地训练,定期举行同级别大会战,全国范围或区域范围的短期强化训练营,以及到不同训练基地转训、轮训等多种形式的开放式、互动式集训模式。在竞赛方面,除了年度常规赛外,可以定期组织区域性交流赛,增加队员的比赛场次。每次比赛都认真组织,安排国内高水平裁判执法,真正达到有效的技术交流与对抗之目的。为达到有效对抗目的,可以把交流赛的参加场次及成绩积分纳入国家队选拔及委派参加国际比赛的参考依据。
3、结语
通过对里约奥运会备战周期的回顾与总结,我们不难看出尽管柔道项目由于种种主客观因素未能取得金牌,但无法否认是在备战里约过程中,中心及柔道部领导坚持走以改革促发展的道路,特别是通过竞聘选拔女柔主教练、引进外教执教国家男柔给国家队的训练备战工作带来了诸多积极变化与进步。展望2020年东京奥运的前景,将面临比里约奥运更为严峻的困难局面,唯有继续坚持改革创新,针对既往备战中存在的问题及当前与未来面临的困难,着眼未来,系统谋划,兼顾东京奥运及未来柔道项目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全方位推进改革与创新,建立科学严谨的备战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