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新农村合作医疗下的医疗档案管理的思考与研究

2019-09-04韩红艳

陕西档案 2019年4期
关键词:合作医疗农民档案管理

文/韩红艳

新农村合作医疗自2003年开始实施以来, 我国农村基础卫生医疗环境及农民就医问题已得到有效的改善。 而新农村合作医疗档案的管理,也逐步引起了相关人士的高度重视。 本文结合实际情况,就新农村合作医疗档案管理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提出了实施档案管理工作的价值及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应对措施,可为后续新农村合作医疗档案管理工作开展提供参考及借鉴

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立对解决现有突出的“三农问题”及缓解现有广大农民群众看病难的问题带来了促进作用,也为农村居民身体健康生活质量改善起到了保护作用。新合疗档案是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真实记录和重要载体,如何做好新合疗档案管理工作,已成为摆在现有医疗机构及档案管理工作者面前的一大难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切实做好新合疗档案管理工作。

一、新农村合作医疗档案管理的价值

新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开展对广大农民群众看病就医带来了福音,也使得国家实现小康水平的目标得以更近。在此背景下,实施合作医疗档案管理的重要价值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新农村合作医疗档案管理属于新农村合作医疗政策实施的重要部分。从现有农村发展主要矛盾及“三农问题”的解决而言,合作医疗政策的提出无疑是一种具有时代价值的政策,可为国家经济建设及农民生活保障发挥重要价值。而农村合作医疗政策的实施必然产生大量的档案,这些档案的保存及管理,对规范合作医疗政策的实施和相关数据的统计利用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可以说,新合疗档案管理对保证新合疗政策实施、提供相关信息支持具有重要的作用。

2.档案管理可规范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施及推进。合作医疗制度涉及国家、地方政府、村级组织、农民、基层医疗机构等多个主体,关系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及社会发展与稳定,是惠及万民的一项事业。加强新合疗档案管理,可以真实记录和规范每一个操作环节,杜绝违规现象发生,还可以为实施和推进新合疗制度起到基础性作用。

3.档案管理是推进新农村合作医疗取得持续发展的需要。我国农村人口众多是基本国情,广大农民民生问题的解决是国家基本及必须实现的目标。合作医疗制度的提出及实施是实现该目标的基本策略。在实施新合疗制度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类文件及信息就是新合疗档案。加强新合疗档案管理,既可以为利用者提供查询利用服务,又可以总结经验,不断改进和完善合作医疗制度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同时还可以为该制度的有序推进和后续健康发展提供保障和支持,为更好地服务广大农民群众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二、新农村合作医疗档案管理现状及问题分析

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推进是农民生活质量得以提升的基本保证。近两年,我国地方政府在认真贯彻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档案管理工作开展却不容乐观,必须引起相关人员高度重视。具体来讲,主要问题集中在以下方面:

1.人员使用问题。长期以来,档案管理工作开展均在城镇等区域进行,对农村缺乏必要的宣传及教育,档案管理在农村的落实情况不容乐观,甚至存在档案管理无价值的错误认识。同时,一些农村虽然进行档案管理工作的教育培训,但缺乏系统性,致使农民对建档工作认识不足,积极性偏低。

2.档案管理信息化程度低的问题。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为人们实现对档案数据的安全存储、快速查询提供了便捷。但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需要必要的设备和技术人员。而在农村,由于其生活环境差及基础设施力量薄弱等问题,在档案管理中应用信息化管理存在较大的难度,致使农村合作医疗档案管理大多采取手工记录方式,使得查询困难,效率低,对参保人员报销、结算等造成困惑,也影响村民参保的积极性。

3.档案管理人员基本素质问题。基层医疗机构的人员技能问题一直是影响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质量的重点问题。同样基层卫生服务部门从事档案管理的人员的素质也影响着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基层档案管理人员大多是兼职人员,面对数量大、种类多的医疗档案,如果没有档案专业知识和技能是很难胜任工作的。

4.档案管理机构保管条件问题。由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涉及面广,参保人数众多,形成的合作医疗业务档案数量也多,但涉及人员、办公场所、办公经费等一系列实际问题,却未能真正落实到位,大部分村缺乏必备的档案管理场所,所谓办公就是在承办人家里,档案柜就是家里的木柜子,或者参保人员的档案被临时放在某个地方,根本谈不上安全保管,仅仅只满足于不丢失。

三、新农村合作医疗档案管理的对策措施

基于前面提到的新农村合作医疗档案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相关单位应从提高认识、加大培训、完善制度、强化监督、落实责任等方面来着手,改进完善档案管理的措施,促进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1.强化档案管理工作的宣传及提高农民对档案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在档案管理中,首先要抓好农村合作医疗档案工作的宣传,增强农民的档案意识,各级档案部门要深入农村,走村入户宣传建立农村合作医疗档案的重要性,让农民了解和认识到档案是保护自身利益重要依据,鼓励和引导农民学会运用档案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实实在在感受到利用档案带来的便利和好处,这样他们才会自愿地参与到档案管理工作中来。

2.强化档案管理制度建设及落实监督管理工作。农村医疗卫生服务部门首先应加强档案管理制度建设,并及时做好业务指导和监督,确保合作医疗档案管理工作规范有序开展。换言之,只有建立规范制度,才可使农村合作医疗档案实现法制化及规范化,才能防止人为因素导致的合作医疗档案管理陷入混乱状态。其次,要在完善制度上下功夫,要从档案收集、整理、归档、利用等环节着手,细化管理措施、强化执行落实,真正使相关机构和广大村民认识到合作医疗档案管理的重要性,自觉地履行好自己的职责,达到新合疗档案有效管理、高效利用的目的。

3.强化信息技术在档案管理中的应用。信息化发展是趋势,也是人类文明史上的重大突破。现各行各业均加强了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工作。可以说,档案管理信息化是未来档案管理发展的方向,而如何应用信息技术强化电子档案管理应作为重点进行考虑。其一,对于合作医疗档案管理,签名问题已成为影响实施的主要因素,签名属于文件的身份及归属,落实电子签名在电子档案管理中的应用应作为重点进行考虑。其二,做好电子档案管理中的审核审批工作,对于档案管理人员而言,接受档案的入口应明确,做好审批工作及专人负责档案交接是基础。其三,借助计算机系统实施档案管理信息化可提高管理效率及减少差错率,相关单位应引进或建立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减少人为提交环节所带来的交接不清及不全等情况,以确保电子档案管理工作的实施及开展。

4.加强合作医疗档案管理分类标准的统一及有效检索工具的开发。新农村合作医疗档案管理工作属于一项全新的工作,无类似的规范及案例可依、可寻。为使各建档部门有章可寻、便于查询,档案管理行政部门应制定统一的规范性文件,统一分类标准。如在档案整理方面可实行一户一卷或一户多卷等形式。卷内文件按时间顺序进行排列,并填写卷内文件目录。此外,在对档案编号管理中,可采取以乡(镇)为单位,按年度、村别和患者出院办理医药费补偿手续时间的先后装袋、排列等编号方式。另外,为保证农村合作医疗档案的完整性和利用的查全率、查准率,档案管理部门要编制农村合作医疗档案管理目录,健全档案检索体系,实行计算机管理,提高整体管理水平。

总之,新农村合作医疗的实施对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及“三农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的价值。强化农村合作医疗档案管理工作是基础,也是保证。而对于农村合作医疗档案管理,由于其复杂性,必须将其作为一种全新的工作加以落实。档案管理部门应关注现有农村合作医疗档案管理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并积极探索适合的档案管理思路及办法,以推动新农村合作医疗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和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合作医疗农民档案管理
耕牛和农民
关于企业档案管理体制改革的探讨
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难点及对策实践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档案管理模式改革在医院档案管理中的运用
饸饹面“贷”富农民
《关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意见的通知》问答
强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档案管理的措施分析
加强工程项目档案管理的有效途径
也来应对农民征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