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数据的城市公共服务分析与思考
2019-09-03乔培景
乔培景
摘要:本文就大数据在产业创新与服务创新、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两大领域的应用进行了简要分析,对公共服务领域信息化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提出了公共服务平台机制设计与建设规划思路,期待对补上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公共服务信息化短板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大数据;城市公共服务
一、大数据应用与发展趋势分析
1.产业创新与服务创新领域。以智能化渗透为标志的数据化创新产品、创新业态、创新生态正在源源不断地涌现,数字经济新生态正在加速形成:
传统IT产业巨头。以IBM、ORACLE、SAP、EMC、Teradata等为代表,凭借其长期的技术、产品、品牌、服务积累,通过整合大数据的信息和应用,面向其他公司提供“硬件+软件+数据”整体解决方案。
新兴互联网巨头。以阿里巴巴、百度、腾讯、Google、Amazon、Facebook等为代表,基于其自身互联网平台庞大用户群和海量用户信息,不断创新应用和商业模式,推出分别面向个体与群体行为的整体解决方案。
新兴的创业公司。基于其在细分领域的历史数据沉淀与知识积累,通过出售数据和服务的方式,更有针对性地提供单个解决方案。
2.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领域。以智慧城市建设为标志的各类综合服务数据平台,以数据流融合协同推动管理与服务融合协同,智慧管理与智慧生活场景化应用层出不穷,与新型城镇化发展同步,数字经济新生活逐步融入千家万户:
智慧政务领域。以“一网通办”电子政务网络与平台为建设核心,从一二线城市到三四线城市,从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内陆地区,已基本形成国家部委和省市县数据共享交换的新格局,互联网+协同监管、协同办事、协同服务内容正在不断深化与优化。
智慧管理领域。以“智慧城市大脑”建设为标志,在城市交通、社会治安、环境保护等城市管理领域,随着数据采集维度与频度的不断强化,大数据分析应用成果不断落地,洞悉预测、协同管理、应急处置等智慧化管理应用尚待不断迭代与优化。
公共服务领域。作为面向城市居民个人的智慧服务板块,包括水电气暖网等公共设施服务、行买修医学等基本生活服务、游文娱养体等精神生活服务,服务内容众多、供给主体分散,信息化程度各异,各地虽有不同程度的尝试,仍是智慧城市建设中相对滞后的一个板块。
二、公共服务领域信息化现状思考
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经历了从面向政务活动的1.0时代与面向城市管理的2.0时代,目前正处在面向居民生活的3.0时代前期,服务要素提供侧的信息化水平参次不齐:
政府服务侧。互联网+电子政务、互联网+监管、智慧城市等,在推动系统整合、服务协同、数据归集等方面如火如荼,大数据分析应用仍停留在综合展示层面。
公用事业侧。智慧城市建设正在推动公用事业领域信息化系统整合与数据归集,但受限于认识和财力进展缓慢。目前还处在各自为政、分别提升阶段。
社会服务侧。部分城市的智慧城市建设把社会化服务整合作为重点,其建设与运营还停留在统一认证、统一入口、统一界面等从线下到线上的数据归集阶段,鲜少大数据应用。
公共服务领域信息化发展的不均衡,表现为政府推动与市场投入的不足,深层次上则是“以人为本”认识理念的不足。居民生活需求正在从生理需要向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等更高层次演进,服务的交互方式也在从线下人工到线上电话、线上单向、网上交互、智能化服务等更高水平提升,一方面從业企业要顺应公共服务层次水平升级的历史趋势,另一方面政府要承担起公共资源整合提升的引领者责任,共同推动公共服务网络化、数据化、智慧化发展,补上数字经济发展的公共服务信息化短板。
三、公共服务大数据平台建设思路
1.机制设计方面。解决平台的属性定义、地位定义、模式定义等问题,为平台建设打好体系机制基础。
属性定义。定义平台的公共资源属性,平台的建设与运营采用政府购买服务先导+市场化服务跟进的方式,逐步增加市场化服务的内容与收益比重。
地位定义。推动智慧城市建设3.0演进,也即从服务于政府管理向服务于居民生活转变,在智慧城市大框架下建设公共服务大数据板块。
模式定义。定义平台的建设运营模式。京东模式,线上线下一起来,便于标准化推行,但建设速度慢、资本需求大;淘宝模式,线下加盟、线上统一管控,利于快速聚集服务资源。
数据机制。政府活动与政府管理类数据,宜采取分类授权许可、无偿共享、优惠服务方式;企业活动类数据,宜采取协议授权许可、有偿共享、有偿服务方式;居民活动类数据,宜采取注册授权许可、无偿共享、有偿服务方式。
2.建设规划方面。以公共服务提供主体分级分类为主线,以公共服务数据中心建设为抓手,以数据融合、数据协同、数据分析为核心,以公共服务便捷化、高效化、精准化、人性化提供为目标,统一规划、分步实施,渐进投放、不断优化。
公共服务线下组织建设。主要面向非企业化的家居维修、家政服务、康养护理等分散化的服务个体,推动协会、联盟等组织化建设。通过组织化建设,推动服务标准化,纳入社会信用体系管理。
公共服务信息化建设。主要面向中小型服务企业、协会、联盟,发挥政府扶持作用,引导社会化资本投入、激发企业自筹意愿,投资建设公共服务信息化系统,为大数据平台建设打好信息化基础。
公共数据资源池建设。深入研究公共服务范围与要素,编制公共服务数据分级分类目录,指导公共数据资源池建设。将公共服务大数据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与安全保护,纳入资源池建设的范畴。
数据交换共享平台建设。已纳入智慧城市建设范畴的政务管理与公共管理等政府服务侧数据,采取内部交换的方式进入资源池。公用事业侧与社会服务侧数据,采取外呼交换的方式进入资源池。共享交换协议配置与绩效结算,纳入交换共享平台建设的范畴。
大数据应用与服务输出。大数据应用的基本要求是通过数据融合,建立起服务的交互与协同机制,推动服务优化、建立服务信用。通过数据挖掘、数据关联、数据可视化等大数据分析手段,以数据驱动的决策、数据驱动的流程、数据驱动的产品为目标,建立服务前瞻、实施服务前置、优化服务流程、创新服务产品,实现精准化、个性化、智能化高等级公共服务输出。
统一的服务呈现方式。公共服务大数据平台,宜采取“统一入口”,实现公共服务的一网打尽;宜采取“统一界面”,便于服务品牌打造与服务信任建立;宜采取“统一认证”,建立消费者信用约束机制,实现公共服务的一城直通、跨城互通。
总之,公共服务大数据平台建设,既要尊重城市公共服务现状,设置可行路径与方法,又要充分发挥好服务协同、流程优化、产品创新、决策前瞻的大数据应用优势,达到城市公共服务服务创新、品质提升的目的。
(作者单位:美国加州大学尔湾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