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元庆:置身牛圈的“牛博士”
2019-09-03张娜杨皓渊
张娜 杨皓渊
她寒窗苦读十年,从一名初出茅庐的年轻学子成长为学识渊博的博士学霸,令人刮目;她兢兢业业十年,从一名普通的技术人员成长为如今的副所长,独当一面。看似简单的人生轨迹,却勾勒出了一位知识女性不平凡的事业美卷。有人说,她把人生中最美好的十年都花在了与牛的“谈情说爱”上,牛吃得好不好、睡得好不好、情绪好不好都是她最关心的事。她就是山西省农科院畜牧研究所副所长张元庆。
依靠科技进步,她频频获得“省字号”殊荣:山西省科技创新团队带头人、山西省青年拔尖人才、山西省学术技术带头人、三晋英才“拔尖骨干”、山西省牛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
“我不后悔放弃出国深造的机会回到山西,外面做科研的不差我一个,而山西在这方面很薄弱,我应该回来为家乡做点什么。”在见到《科学导报》记者时,张元庆淡淡地说道。
不畏艰辛 勇敢前行
1979年7月,张元庆出生于山西省平遥县,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从小艰苦的生活条件,让她练就了一股“别人能做到的我能做到,别人做不到的我也能做到”的拼劲儿,处处都特别要强。
1999年,张元庆考取中国农业大学并学习了反刍动物营养专业,使得她与动物结下了一段不解之缘,当时,牛是她的主要研究对象。从大学本科到硕士再到博士,从最初的学校奖学金到校长奖学金、国家奖学金,张元庆拿了整整9年。“我上了班第一个月的工资还没有我一个月的奖学金多。”她笑着说。
这些都不算什么,张元庆的博士论文就是在养牛场完成的。“当时我一个人养着30头牛,每天给牛喂料、称重,给小牛热奶、喂奶等工作全部由我一个人来完成。白天干活,晚上累得哭。”张元庆说。这样的日子虽然很艰辛,但却为后来的工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回忆起当年的点点滴滴,张元庆继续说道:“干我们这行的,女的当男的使,男的当驴使。”每次实验都要定期收取牛的粪便,张元庆就会带着铁锹和塑料袋蹲在牛尾,牛拉一次屎尿就必须要将粪便收集到塑料袋中,收粪时还要注意距离,太远收不到,太近又担心影响牛的正常生理活动。就这样,张元庆要保证及时收取粪便的同时还要保证自己的安全,一天试验下来,累得腰都直不起来。
报效家乡 回馈社会
带着对家乡的眷念,抱着回报家乡的情怀,张元庆毅然决然地回到山西,想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山西现有的养殖业。“恨铁不成钢”是导师对她回家乡后的惋惜与失望。因为导师知道,以张元庆的条件,有更好的平台等着她去大放光彩,施展才能。
然而,张元庆的求职路并不像想象的那么顺利。博士毕业的她来到山西省农大应聘,却吃了“闭门羹”,这让她的心里很不是滋味。回到家乡是否是一种正确的选择成为她当时的顾虑。随后,经人推荐,山西省农科院聘用了畜牧业专业毕业的张元庆。当时农科院十分注重对人才的培养,无条件为张元庆的科研提供了基本舞台。“我很感谢当时的领导,给了我百分之百的信任与支持。”张元庆说。
在谈到如何投身到晋南牛的研究时,张元庆还有些愤愤。原来,几年前在一次参会时,她学校的一名退休老师说中国只有四大黄牛,分别是鲁西黄牛、南阳牛、秦川牛和延边牛。张元庆当时听了特别气愤,站起来便跟老师辩解,中国应该是五大黄牛,晋南牛是存在的,不是没有了。也正是因为这件事情,让张元庆心里暗下决心,不管条件如何艰苦一定要做好晋南牛的研究工作。
以身作则 带头科研
科研就像灯塔一样照亮未来的发展方向,张元庆经过几年的磨合和互选,组建了一支专业结构互补、老中青结合的养牛研究团队。正如她所说,团队是开展科研工作的载体,现代科研工作不仅需要独立的思考和研究,更需要团队的协作和联合。
作为团队带头人,张元庆不仅组织和带领团队成员认真完成现有的科研项目,同时还注重指导和带领团队成员学习和掌握专项技术和国内外业务发展新动态。近年来,张元庆结合山西省海外高层次引进人才项目、山西省大型仪器采购平台建设项目,不断从科研基础条件建设和人才梯队培养等方面建设和完善科研平台,成功申报了院级“牛业安全高效生产”科技创新团队、省级“牛高产低排营养调控”科技创新团队,还带领养牛研究室获得“山西省直青年文明号”荣誉。
“搞科研,要吃苦,要团队”。张元庆注重加强科研团队的建设,坚持以老带青,提高青年科技人员的科学素养,充分调动青年科技人员的积极性,致力于培养一支素质高、業务精、作风硬的科研队伍。她带领团队人员亲下牛场,深入实地调研立项,开展试验,从养牛实际中开展营养调控、疾病预防等;她注重培养团队精神,对同事真情相待,交任务、压担子、教方法,把关怀和信任体现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努力营造和谐向上的工作环境,推进团队整体科研水平,致力于为打造具有山西特色的农业科研单位做出积极贡献。
当记者问及张元庆对这个行业的感受时,她说在外人看来这份工作并不光鲜亮丽,总是伴随着脏、臭、累,但既然选择了这行,那就一定要坚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