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催生全运会
2019-09-03汪大昭
汪大昭
举办全国综合性竞技运动会,以省级行政区划组队,即使在几十年前,也不是世界上众多国家的普遍做法。但是,新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初创的年代,对体育事业的位置和作用十分重视,举办全运会成为其中一项有力举措。
在早期参加的国际比赛中,中国运动员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实力差距很大,能争取的只是在世界竞技舞台上亮相,还谈不上取得较好成绩,除个别项目外,少有亮点。在这种背景下,采用多种方式学习和吸收世界体育强国的训练方法,选拔有潜质的苗子,刻苦训练,增加和积累实战经验,培养新中国一代优秀体育人才,需要有自己的探索和尝试,创办全运会成为必然选择。
早在1956年国家体委制定的竞赛制度暂行规定中,就提出了“全国设综合性运动会,每4年举行一次。1958年,中共中央下达《对体育工作的批示》,指出:“为庆祝建国十周年举行的第一次全国运动会,将推动我国体育运动进一步发展,对国际上也有很大意义,因此必须开好。”
1959年9月,首届全运会在举国迎接国庆十周年的日子里开幕,毛泽东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观看了大型团体操《青春万岁》的表演。创办全运会是对当时全国竞技体育队伍基本状况、实力和布局的全面检阅。29个代表团10658名选手参加了36项比赛和6项表演,颁发金牌384枚,解放军代表团以117项冠军高居金牌榜第一位。这届全运会共有7人打破4项世界纪录,664人刷新106项全国纪录。9月17日,穆祥雄在北京体育馆游泳馆举行的男子100米蛙泳决赛中,以1分11秒01的成绩打破世界紀录,获得金牌,引起国际泳坛关注。一些赛场上进行的比赛项目为群众喜闻乐见,观众人山人海,活跃了文化生活。
全运会在我国体育发展史上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作用。1975年后,全运会以4年一届的周期固定下来,成为各地体育发展状况的重要标志和发掘、选拔、培养体育人才的主要渠道。一大批优秀运动员从全运会走向国际赛场,实现为国争光的理想。1983年,全运会走出北京,先后在上海、广东、四川(部分项目)、江苏、山东、辽宁和天津等省市举办。随着制定奥运争光计划,全运会在组织方式、竞赛办法、计分办法、运动员交流等一系列改革举措推出,与奥运会对接,与全民健身相融,显示出与时俱进的办赛思路,也引起了体育界内外不同看法的争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