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愧“青天”:走下神坛的包拯
2019-09-03宋伟哲
宋伟哲
在中国历史上,因为法律而流芳千古者甚多。但是若论知名度之广,在百姓心中地位之高,无人能出包拯之右。一提起包公,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他的秉公断案,他是中国人心中公平正义的化身。在民间传说中,包公明察秋毫,能断阴阳,多难的案子也能查个水落石出,犹如神仙一般。然而传说毕竟只是传说。真实的历史上,包拯没有那么神奇,一生为官也不以断案为主要职责。走下神坛的包拯,虽然少了些许仙气,却依然配得上“青天”美誉。
弃官尽孝
在著名的包公戏《铡美案》中,包拯曾发自肺腑地劝告秦香莲“教子南学把书念,千万读书你莫做官”。虽然这只是一句戏剧台词,却十分符合包拯的风格与经历。
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今安徽合肥)。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年仅二十八岁的包拯考中了进士。“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考取进士意味着取得了做官资格,从此便可以飞黄腾达了。发榜之后,朝廷授予包拯大理评事职务,让他出任建昌县(今江西永修)知县。一介书生摇身一变成为知县老爷,多少学子寒窗数十载而不可得,可是包拯并不这么认为。当时,包拯父母的年纪已经很大了,包拯是个大孝子,希望能够在家为二老尽孝,不愿远赴江西做官,于是辞官不就。朝廷知道包拯是个德才并举之人,不想浪费人才。和州距离包拯家乡庐州很近,于是朝廷又任命包拯为和州(今安徽和县)监税。然而,朝廷这一举措依然未能打动包拯,他最终还是拒绝了官位,安心在家奉养双亲。
多年之后,包拯的父母相继去世,包拯依照礼法虔诚地为父母守丧。守丧期满之后,包拯仍然不愿意做官,家乡亲友见状,多次劝慰包拯出仕。过了好久,包拯才接受了朝廷任命,赴天长县任知县。在天长知县任上,包拯审理的一个案件被记载下来。一天,有个人来县衙告状,说有人把自家牛的舌头割掉了。包拯说:“没什么,你回去把牛杀掉吧。”为了重视农桑,宋朝法律规定百姓不得私杀耕牛,否则科以重罪。第二天,又有一人来县衙,状告昨日报案之人私杀耕牛。包拯说:“你就是那个割牛舌头的吧?”此人惊悚不已,果然低头认罪。这是正史中仅有的包拯审判的案例,充分体现了包青天的法律智慧。
弹劾权贵
包拯担任数年地方官后,因为政绩卓著被调回京师,担任监察御史,后又升任一系列官职。包拯立朝刚毅,遇有不平,便直言弹劾。贪官王逵,酷虐百姓,包拯连续七次上疏弹劾他。宰相宋庠,任职七年,无功无过。包拯弹劾他“阴拱持禄,窃位素餐,安处洋洋”,请求罢免其职。有人提议让权贵子弟免试做官,包拯斥责此举如“未能操刀而使之割也,所伤实多”。种种事迹,不胜枚举。不过,最能体现包拯刚直不阿的当属弹劾张尧佐案无疑。
宋仁宗是历史上颇为贤明的皇帝,但他极度宠爱贵妃张氏,甚至一度想废掉皇后改立张氏为后。张氏的生父张尧封去世得早,伯父张尧佐便成了张氏娘家最亲近的人。张氏想抬高自己娘家的势力,以巩固自己在后宫的位置,不断给宋仁宗吹枕边风。为了施宠爱妃,宋仁宗直接将此前一直担任中下级官员的张尧佐破格提拔为主管京师及所属县、镇的司法刑狱工作的高官,并且不断给他升官。后来,仁宗提拔张尧佐为“权知开封府,加龙图阁直学士”,这可是包拯奋斗一生名满天下才获得的官位。如此荒唐,宋仁宗仍不满足。不久,他更是提拔张尧佐为“给事中”“端明殿学士”“三司使”,直接登堂拜相了。
宋仁宗火箭般提拔张尧佐使得朝野哗然。用包拯的话讲,“制命始下,物议沸腾”。身为御史,包拯再也按捺不住心中怒火。他愤然上疏宋仁宗,可惜,皇帝不为所动。包拯再次上疏劝谏,“陛下即位仅三十年,未有失道败德之事,乃五六年来擢用尧佐,群口窃议,以谓其过不在陛下,在女谒、近习与执政大臣也”。
宋仁宗接到奏折后,仍无动于衷。包拯又第三次上疏劝谏。他直言批评皇帝封赏张尧佐“求之前代则无例,仿以人情则不安”。不仅如此,进殿面君之时,包拯更是犯颜廷争。据记载,有一天上朝之前,张氏送皇帝到殿门说:“官家今天不要忘了封张尧佐为宣徽使。”皇帝满口答应。金殿之上,包拯慷慨激昂地劝谏皇帝,唾液都溅到皇帝脸上了。回宫之后,仁宗一边举袖拭面,一边对张氏说,“包拯今天在我面前劝谏,唾液都溅到我脸上了。你只知道要宣徽使、宣徽使,难道你不知道现在的御史是包拯吗”?最终,包拯的劝谏起到了作用,宋仁宗有所收敛。
献策国防
除了弹劾权贵,包拯还对北宋的国防多有建言。契丹长期是北宋的心腹之患,宋真宗时期,更是屈辱地签下“澶渊之盟”,靠着每年给契丹“岁币”来求太平。以当时北宋政府的收入而言,花这点钱来买太平,比花钱作为军费与契丹开战要划算得多。因此,不少人都对此举持赞同或默认态度。包拯与众不同,他为此多次上疏朝廷,“以古揆今,未有恃盟好,舍武备,而不为后患者”“国家岁赂契丹,非御戎之策。宜练兵选将,务实边备”。
有一次,包拯奉命出使契丹。契丹令其官员责备包拯:“听说雄州(北宋边境城市)最近新开了便门,是想引诱我的叛民,刺探我们辽国军情吗?”包拯正色答道:“你们涿州也曾新开城门,要是刺探军情用得着开便门吗?”契丹官员只好“但言极是,颇有愧色”。
包拯一生,多次与契丹打交道,这让他对宋朝国防有了深刻认识。当时,北宋实行“守内虚外”的国防战略。虽然契丹与宋朝长期无大战,但是宋朝仍在北疆常年重兵布防。此举造成中原腹地空虚,还给國家经济造成很大压力。为此,包拯建议把驻扎在河北边境的部分兵力分别布置在黄河以南的兖、郸、齐、濮、曹、济等地。遇到战时,内地既不空虚,也不耽误救援。如果北疆军队一时无法撤回,就要训练义勇军,只供应他们干粮即可。这样每年军费还不到北疆驻军一月之多。一个州的赋税就可以养更多兵了。
不但如此,包拯深知北疆无险可守,成败重在选将。为此他多次上疏朝廷,请求慎选良将镇守北疆。他弹劾当时代州守将郭承佑“累任无壮,朝野公知,物议喧然”,告诫朝廷代州之职“不可轻授”。为了引起宋仁宗重视,包拯还举出宋太宗派杨家将杨业镇守代州的先例。多次出使以及主政北方的经历,让包拯对国防深感忧虑。他上疏皇帝,边防“卒骄将惰,粮匮器朽”,将领“若非绮纨少年,即是罢军老校……训练备御之法,有名无实,此最河朔之大患也”。
包拯的国防建议一语道出了北宋国防之弊。遗憾的是,朝廷最终未能重视他的建议。几十年后金兵南下,宋朝正规军腐朽不堪。金兵突破边境后,一路畅通无阻,一举攻破开封灭了北宋政权。而给金军造成真正威胁的军事力量,恰恰是包拯当初提议组织的义勇军。面对靖康之耻,不能不佩服包拯战略眼光之远。
权知开封
提起包公,不能不提開封府,这是他扬名四海的地方。宦海沉浮二十年后,包拯在将近六十岁的时候被任命“权知”(暂时代理)开封府,任期不足两年而已。但在开封任上,包拯的确干出了一番业绩。
自古京师地方官最难当,天子脚下,面对满朝权贵,凡事都需谨慎。包拯受命后,保持了刚直不阿的作风。当时,京师权贵们为了修园娱乐,私自侵占惠民河,导致河水淤塞,引发了洪水,包拯将其悉数拆毁。有人拿着私改地券来找包拯理论,包拯将他们全部严查弹劾。在司法方面,包拯也有所建树。开封府旧制,百姓告状不得直接入公堂起诉,经常遭到衙门胥吏勒索。包拯下令打开正门,百姓得以到堂前告诉,不必受胥吏盘剥。包拯在开封府的一系列作为,使得京师秩序井然,史载“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当时,京师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大意为有了阎王和包拯,就别想违法乱纪了。
包拯平日不苟言笑,他公而忘私,做人坦荡,不与故人、亲朋私下来往。不过,虽然疾恶如仇,但包拯绝非酷吏。他曾上疏朝廷不要让苛虐之人担任司法官员。虽然身居高位,包拯的衣服、饮食、日用却和布衣百姓无异。端砚天下闻名,是当时的贡品。此前历任端州长官,大多征集数倍于贡品数量的端砚用来贿赂朝中权贵。包拯主政端州时,严格按照贡数生产,自己任满回朝时,连一方端砚也没带走。包拯一生,最恨贪官污吏。他不但弹劾、惩办了无数贪官,还留下家训教导后代,“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中。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包拯之廉,由此可见一斑。
“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仓充鼠雀喜,草尽兔狐愁。史册有遗训,毋贻来者羞。”这是包拯唯一传世的诗作,可谓诗如其人。正因为如此,包拯深得百姓拥护,史载“童稚妇女,亦知其名,呼曰‘包待制”。到了后世,人们越发怀念包拯这样的好官,于是演绎出了一系列故事,成就了今天百姓心目中的“包青天”形象。这就是历史上的包拯,走下神坛,依然是“青天”。
编辑:薛华 icexue032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