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时评
2019-09-03唐惠忠
唐惠忠
【关键词1】 温暖
请给“无声骑手”一个无障碍信息通道
陈进红
近日,一则“外卖小哥反复挂断电话被骂,发送的短信道出真相”的新闻上了百度热搜第一。一位杭州网友在微博上发文:点外卖之后接到几个没有声音的来电,都是一接通就挂断,当时以为是恶作剧,所以忍不住发了脾气,后来才发现外卖员的短信,原来外卖员是聋哑人,在短信里解释了沟通不便的苦衷。 误会解除后,网友对自己的任性差评懊悔自责。 两条差评已经被客户自行删除。 现在,呼吁对聋哑外卖员多一些理解、支持的声音越来越多。
类似这样“无声送餐”的聋哑外卖小哥不是一个两个, 而是一群。 互联网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同样也在改变着他们的生活。 骑手行业的入职门槛相对较低, 需求又大,“无声骑手”的加入,不仅给这个行业扩充了人手,也给聋哑群体开拓了一条就业之路。
这群特殊的聋哑外卖小哥没有用身体残疾博取同情,他们用自己的劳动和付出,为自己赢得一份体面的生活,同时也希望赢得社会的尊重。 对“无声骑手”的误解,其实是沟通不畅造成的。
让自食其力、自强不息的残障人士被温柔地对待,不仅需要客户的耐心和理解,单位在用人方面也要做到更加细致——不仅是提供一份工作,更要提供一份有尊严的工作。 语言是人类交流的主要工具,语言不通无疑会成为交流的巨大障碍。 如果说“通天塔”让不同语言、 文化阻隔的人类有了交流,那么今天的技术完全可以消除这种语言交流的障碍,通过技术手段和更多的沟通渠道,给“无声骑手”一个无障碍通道。
虽然很难用声音沟通,但是仍能传递微笑和信任。 比如通过外卖平台在接单时就通知顾客,标注骑手的特点,提醒顾客在一定时间段内注意查看短信,让顾客对他们的特殊状况给予理解和支持。 在“无声骑手”多次遭遇误解之后,一些外卖平台APP也新增了发送消息和录音电话通知功能,为听障外卖小哥联系用户提供便利,可以看到这条“信息无障碍”通道已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正视。
在信息化时代,尊重每一个生命体, 不仅体现在盲道的顺畅无阻, 同样也体现在公共服务领域。更开放的城市空间,更文明的社会发展, 需要信息沟通的无障碍,这不仅是对“无声骑手”而言,聋哑人作为客户,在接收快递或外卖时也需要同样的无障碍通道。 快递人员送快件时,往往会先打电话,而聋哑人却不能接听电话,有些聋哑人试着回复短信, 但却得不到回复,这让聋哑人在收发快递时遇到不小的麻烦。
2017年12月,来自全国的200多名听障人士将一封名为《关于快递行业为听障人士提供无障碍服务的建议信》发给国家邮政局,希望快递业普及短信服务,从而保障听障人士应该享有的无障碍待遇。
调查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有2000万听障者、7000万读写障碍者和1.3亿老年人,和视障群体一样,他们也一样期待实现“信息无障碍”。 公共服务体系只有更加细致入微地扫清沟通障碍, 制造更多便利,才可能最大限度地消解沟通不畅带来的误会和伤害,让每个人都有被温柔对待的可能,用技术的提升和制度的保障更好地留存人与人之间的温暖。
(选自《钱江晚报》)
【解 读】
本文的论证思路是“提出问题——深入分析——办法探讨”,这是典型的时评类文章的论证结构。 文章开头引出个体的材料,然后对这一事件所表现的社会现象和需求进行分析论证,最后给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在论证中,文章注意跳出二元对立,分别从客户、用人单位和外卖平台等方面,多角度论述了给“无声骑手”一个无障碍信息通道的可行性;接着又开渠引水,指出“聋哑人作为客户,在接收快递或外卖时也需要同样的无障碍通道”,进一步将无障碍信息通道的意义提升到社会公共服务的高度,提出让技术和制度更好地留存人与人之间的温暖。 综合看来,全文既有个体的事件又有社会的共性,既有论证的严谨又不乏人性的温暖。
用走心的社交消解孤独感
李洪兴
孤独虽无法准确定义,却是现代人逃不了的一种情绪。 19世纪,作家爱伦·坡在《人群中的人》中描述了现代人孤独的处境,主人公通过不断追逐人群来寻找安慰。 很多人也都有这样的经历: 遇到不痛快,想找人倾诉,翻开通讯录,猛然发现“没人可打”。 引致孤独的众多因素,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社会关系黏度和社会信任度的降低。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与传统社会结构相比,现代人面对的世界发生了变化,社会交往的模式也大不相同。 以前,人们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视角认知世界,个人的事更多的是家庭的事、家族的事。 而现代人以“我就是我,你就是你”的姿态立身世界,原子化的个体让合作局限于事务范围内,其余的事变成了“井水不犯河水”。 因为与他人无关,所以个人的处境、心境需要一个人自我消化或小家庭内部消解。
听朋友讲过他在群租房中遇到的事,至今难忘。 群租房里大多数是刚毕业来北京打拼的年轻人,彼此不认识, 即便是同屋室友,往往早出晚归,各自忙工作,极少交流。 其中一个室友的言行逐渐变得奇怪,从寡言到不言再到对着墙壁自言自语,所有人意识到可能“出问题”了。 朋友事后说,如果平时交流多一些、帮衬多一些、信任多一些,或许事不至此。 当然,凡事没有“如果”,这只是孤独引发的极端个案,却给人强烈的警示。
抵抗孤独注定不是一个人的战斗,需要全社会的努力,一个重要方向是走进社会关系、融入人际交往、增强社会信任。 毕竟,单个人处在自适应状态未必有孤独感,如果想被聆听,却无人应答、无人可信,才真正会被孤独包围。 2000年,有位艺术家进行了一次行为试验。他在深圳的街头放了一个灯箱,写着“想你,请与我联系”,后附电话号码,试图在繁忙大都市里寻找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吸引了数百个陌生人打来电话。 实际上,纾解孤独情绪需要渠道和窗口, 更需要可感、可触、可及的人群交往,从而在增强信任中传递情感需求。
社交网络打破了互联互通的障碍,让沟通变得更容易,但倘若只是建立在虚拟身份的基础上,热闹也就还是“一群人的孤单”。 如果现实中缺乏高质量、有价值的社会关系和人际互信,纵使投身虚拟世界,也难以填补内心空白。 提高现实生活中人际往来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有必要减少对虚拟世界的依赖,否则,回家团聚还各自抱着手机,再亲的人也被冷落一旁。 我们处在社会网络中,也在不停地发行着“社交货币”,只有走心的社交才能让情感在场,也只有扎实的社交才会让关系升值。
创作完《百年孤独》,马尔克斯这样解释孤独:一种爱的能力的缺失。 社会就像一部大书,每个人是其中一页, 但不能 “不容许被阅读”。 在人群中,只有打破坚壳、带着渴望、努力追逐的人才能收获温暖,而每一步追求又何尝不是闪耀着人类摆脱孤独的人性光辉?
(选自《人民日报》)
【解 读】
本文由名著 《人群中的人》起笔,借巨著《百年孤独》的创作谈收束,读来颇显匠心。 细细看来,不难发现全文核心句主要包括:①“引致孤独的众多因素, 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社会关系黏度和社会信任度的降低”;②“与传统社会结构相比, 现代人面对的世界发生了变化,社会交往的模式也大不相同”;③“抵抗孤独注定不是一个人的战斗,需要全社会的努力,一个重要方向是走进社会关系、融入人际交往、增强社会信任”;④“提高现实生活中人际往来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有必要减少对虚拟世界的依赖”。以上文句——也是作者的一个个观点,阐说得句句在理,语语入心。 更可取的是,文章末段言简意赅地用一个“爱”字来揭示“消解孤独感”之道,呼吁人们“打破坚壳、带着渴望、努力追逐”,从而“收获温暖”,可谓击中本质、启迪人心。
文章所择取的正反实例均一以当十,精警有力;“我们处在社会网络中,也在不停地发行着‘社交货币’, 只有走心的社交才能让情感在场,也只有扎实的社交才会让关系升值”等形象化的表达,也为全篇添彩。
【关键词2】 阅读
高贵的低头
陈鲁民
近日,著名人类学家和历史学家、英国学术院院士麦克法兰先生,应邀来华访问。 旅程中,在飞机上、火车上,他见到了太多的“低头族”,无论男女老少,几乎人人都在低头看手机。 但当他走进深圳图书馆时,却十分惊喜地发现,居然有那么多的孩子在低头认真读书,不由得发出感叹:“这是高贵的低头。 ”
麦克法兰在“低头”前面加上形容词“高贵的”,既是对记载人类文明的书籍的赞誉,更是对读书这一高雅行为的褒奖。
由此想起一件事。 前几天,我在去北京的高铁上,捧着一本《老子》在看。 看着看着,突然觉得自己很“另类”,因为周围的人大多都在低头看手机。 我故意走了几节车厢,见到一个外国人正在聚精会神地看书,一位中年妇女还要给这个“老外” 拍照, 说是带回去教育孩子。 她的两个孩子都是“低头族”,平时不爱读书,成绩很差。
说起大学生里的“低头族”,恐怕更多。 在大学任教,最头疼的就是如何提高学生的“抬头率”。 有时候一上课,举目望去,抬头听讲者不到一半,余者大都在低头玩手机。有位教授讲到张爱玲的文学成就时,稍微加了点儿作料,说到张爱玲有三恨:一恨海棠无香,二恨鲥鱼有刺,三恨《红楼梦》未完。 教授自以为很幽默地又补充一恨:四恨学生“抬头率”太低。 这时,学生们才纷纷抬头笑了几声,但很快又把头低下了,沉浸在游戏和“韩剧”当中。
“高贵的低头”,是为了学习知识,广博见闻,提高素质,增强本领。 “高贵的低头”多了,将来就肯定会抬起“高贵的头”,建功立业,一鸣惊人。 反之,少了这“高贵的低头”,腹中空空,不学无术,那么未来注定是没有希望的,想抬头恐怕也抬不起来,想出人头地就更不可能了。毕竟,没有哪个老板聘人时会问应聘者会不会打电子游戏,看过多少韩剧,而只会关注应聘者拥有的文凭和各种技能,而这些都是靠坚持数年“高贵的低头”换来的。
一位常年飞747大客机的空姐观察到这样一个现象:头等舱旅客看书的较多,公务舱旅客看杂志或用笔记本办公的较多,经济舱旅客看电影、玩游戏、聊天、睡觉的较多。在机场,贵宾厅里面的人大多在“高贵的低头”,普通候机区的人基本上都在低头玩手机。由此,引起了她的深思:到底是人的位置影响了行为,还是人的行为影响了位置呢?
我们应尽情享受 “高贵的低头”带来的精神愉悦。 “腹有诗书气自华”, 长期而自觉的 “高贵的低头”, 会使我们潜移默化地拥有高贵的见解,高贵的谈吐,高贵的举止,高贵的仪容,成为底蕴厚重的高雅君子, 像海德格尔所说的那样,“诗意地栖居在这大地上”。
(选自《福建日报》)
【解 读】
本文针对现实生活中人们 “低头”玩手机的社会现象,提出长期而自觉的低头阅读书籍会使我们“成为底蕴厚重的高雅君子”,倡导人们多读书,进而“诗意地栖居在这大地上”。
文章由一则新闻起笔后,先联系自身经历与“大学生里的‘低头族’”,突出了相关问题的普遍性与严重性;继而正面阐述“高贵的低头”(阅读)的好处;最后结合“一位常年飞747大客机的空姐观察到”的现象,从反面指出缺少“高贵的低头”而做个“低头族”的危害,有力地强调了“高贵的低头”对人生的意义。 论据典型而充足,两种“低头”正反对比论证,使文章观点鲜明,说服有力。
人生因阅读而气象万千
陈 凌
每到世界读书日,这样一张照片所定格下的历史瞬间总会被人提起:1940年10月22日,英国遭受空袭,位于伦敦的荷兰屋图书馆也难以幸免,几乎被炸成废墟,墙壁倾颓,砖石满地,但有3名男子竟不顾敌机刚刚离去,又在尚未倒塌的书架前翻捡书籍。 战火的残酷与读书所展现的不屈意志, 两相对比,不仅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更给人以持久的感动。
或许,也会有人不解:战火纷飞,还不忘阅读,为的是什么? “很多人被生活的艰难折磨得心灵枯萎,但有书香滋润的灵魂不会。 ”不久前,在一家书店里看到的一则读者留言,或许可以作为解答。 对于那3名男子而言, 阅读绝非是暂时忘记战乱的“镇定剂”,而是勇敢面对现实,让精神再次振奋、让意志战胜泪水的方法和途径。
阅读何以有这样的伟力? 一位作家曾指出,阅读实际上会给人以两种收获,一种是通过读书,知道自己原来不知道的东西;另一种是通过读书触发反思,知道自己本来就有的东西,并激活它。 前者是知识,后者是智慧。 越是走在人生的“三岔口”,越是面临困难和选择之时, 阅读的力量就越能显示出来。一个人的努力往往会让自己有更多的选择,知识让我们理解每一项选择的意义,而智慧还能进一步让人知道, 自己的选择是否符合内心,从而坚定前行的意志。
人生如果远离了阅读,就等于一间房子没有窗户。曾国藩一生饱览群书,文章笔力雄厚,就连梁启超都称赞他“可以入文苑传”。 然而,即便有如此深厚的功底,他依然认为自己有“三耻”,居第一位的,就是对天文和算学“毫无所知”。 一物不知,便深以为耻,曾国藩之所以会有如此的认识,就因为他深刻地知道,读书“能养人精神”。 书籍并非是装点门面的饰品,而是精神的营养品。 不能与书籍独处,只会让人生之路走向狭隘, 甚至禁锢心灵;浸润书香,才能让我们驶向无限广阔的海洋,让人生气象万千。
读书或许并不必然导向外在的成功, 但它必然指向内在的丰沛。 这些年,两季《中国诗词大会》的冠军,惊艳了无数人,一位是第二季的武亦姝,另一位是第三季的雷海为。 令人动容的,并不仅仅是武亦姝2000多首诗词记忆量的才情,也不全是雷海为以外卖小哥身份成功逆袭的不凡,更是因为他们身上散发的那种 “闲看花开花落,漫随云卷云舒”的从容淡定。 这样一份独特的气质,正源于阅读的滋养。有句话说得好,“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过眼烟云,不复记忆,其实它们仍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中”。
有人以为,读书太多,容易脱离生活。 其实不然,读书并不是要逃离这个世界,而是要让人拥有平视世界的眼睛,阅读本身就是为了更好地生活。 正如哲人所言,“一个人和书籍接触得愈亲密,他便愈加深刻地感到生活的统一,因为他的人格复化了,他不仅用他自己的眼睛观察,而且运用着无数心灵的眼睛”。 既塑造丰盈的内心,又给人以丰富的生活,这恐怕便是阅读之于人生的独特意义。
(选自《人民日报》)
【解 读】
一般人论说阅读之于人生的意义,总喜欢引述哲人培根的“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而本文作者另立新论,紧扣“(让人生)气象万千”,从“振奋精神”“激活智慧”“营养精神”“滋养气质”等角度作具体阐释, 可谓自出机杼,不落俗套。 文章用例颇为可取:既有曾国藩认为自己有“三耻”这样的经典素材,又有两季《中国诗词大会》 的冠军这样的时新论据;既有国外的“历史瞬间”,更有国内的楷模榜样——众多材料形成合力,论证效果突出。 章法上也值得借鉴:起笔以“一张照片”为由头,然后运用设问句,结合一则读者留言来解答“有人”的“不解”;进而再次设问——“阅读何以有这样的伟力”,并逐层深入地进行论述,篇末处则水到渠成地作结。
此外,行文表达相当出彩,像“人生如果远离了阅读,就等于一间房子没有窗户”“读书或许并不必然导向外在的成功,但它必然指向内在的丰沛”等,均让人过目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