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地开展对话教学
2019-09-02郑荣芳
郑荣芳
1月19日晴
对话教学,即采用对话的形式,促进课堂的生成,从而发展、提升师生的智慧:这里的“对话”,更指向于某种教学模式。模式,并非指一成不变的束缚人的形式,而是在一定理念,或者理论指导下,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而慢慢形成的一种相对比较成熟的教学结构,以及与其相关的教学策略与评价。
把“對话教学”作为一种模式来探讨,笔者以为要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一、对话的基础
一篇文章的对话基础,通常有两种:学生的视野、文本的视角。当然,与文本相关的课程标准、学科基础也尽含其中。下面以《邹忌讽齐王纳谏》为例。
考虑到这个文本的个性以及学生的实际水平,教学的核心目标可定为“讽谏艺术”。但“讽谏艺术”只是取其一点,目标的确定还要细化,因为《邹忌讽齐王纳谏》是文言文,无论探讨什么,最后总要与这篇文言文相关的文字、文章、文学、文化有机融合。
1.“讽”字释义
教学的突破,可从“讽”开始。
从文本中找到与“讽”意思相近,甚至可以说近乎等同的词出来,并不难,譬如“刺”“谏”“谤讥”“闻”等,因为“讽”,就可以是讽刺、讥讽。但是,在文言文里,用“讽”,它一定带有“委婉劝诫”之意,或指“用相对比较形象的言辞来打动君主”。为何?
“讽”,从“风”,言字旁以前没有。《毛诗序》曰:“风者,讽也,教也。风以动之,教以化之”。“上以风化下”,君主用“风”来教化、改观臣民;“下以风谏上”,臣民通“风”,形象地劝说君。
君王的特殊身份,使其纳谏难,臣民进谏更难,所以臣民们想要进谏,必然选择“讽”。如此,学生对“讽”的印象会很深刻。
2.“讽”之基础
“讽”的艺术里面,实际上还包含着对“我要去劝诫君王,基础在哪里?”这样一个问题的思考。于邹忌而言,“讽”之基础有以下几个方面:
(1)有自己的领悟。在“比美”这件事上,邹忌有亲身的经历,有严肃的反思,最后还以排比的形式形成了客观的结论:“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2)对国家的类推。由自己的实践经验,邹忌类比、推理到了国家:“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3)有足够的胆识。“令初下,群臣进谏”。反映出意识到齐威王“受蔽”的大臣很多,但他们全不敢冒死进谏。唯有邹忌这个贤臣,抓住了“讽”的最佳时机,提炼出“讽”的核心内容,彰显了他的政治胆识。
(4)对君王的认识。《论语?微子第十八》中“比干谏而死”这句话,反映纣王暴虐无道的同时,也从一个侧面写出他的不愿纳谏。但邹忌料定齐威王是个明君,听得进意见,能够劝诫。
事实证明,他的认识是正确的:“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这里的“善”“乃”“三赏”,写出了“讽”的良好效果。其中,“善”字比寻常的“然”字要更有情味,因为它直接体现出齐威王对邹忌“讽”的赞赏。
如此,文字的,文章的,文学的东西,就全包含其中了。这也是对话的基础。
二、对话的焦点
1.文本的核心价值
对话的焦点,首要考虑的,还是刚刚探讨的文本核心价值问题,即“讽谏艺术”。
2.学生的阅读障碍
除却诸如“今齐地方千里”一句中“地方”的古今义差异,以及如何正确停顿给学生带来的认知困难外,阅读这个文本,最大的障碍,恰恰在于学生认为没有其它认知问题。
比如这个“讽”,字面上看学生完全认识,就连邹忌的推理学生也能完全理解,但他们不知道邹忌的谋略,以及他的讽谏艺术的背后。《战国策》也好,《左传》也罢,内里其实都有自己的思想和儒家文化。那么,教学时,怎么才能把儒家文化有意识地融进对话之中?
阅读文本,学生不难发现,《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是以“此所谓战胜于朝廷”作的结,而该句,恰恰是儒家文化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使国家强大的条件,孟子说得很清楚,“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即分“内、外”两个方面:内,必须有法家拂士;外,必须有敌国外患。两个条件中,更重要的是“内”:如果君王能听取各方意见,把自己的国家治理好,那么他就有了战胜敌国外患的可能,也有了战胜于朝廷的机会。
传统文化离学生的当下生活是很远,阅读时,免不了会产生认知上的重重障碍。选择对话焦点时,要关注学生的这份认知障碍。
3.一定的认知冲突
这里的“认知冲突”,并不如“甲同学说一个观点,乙同学说另一个观点,然后大家论辩一下”那么简单。它可以是显性的,相互之间的不同意见,还要包括学习过程中形成的与自己旧有观念的一种思想对峙。
展开来说。学习《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时,课堂上可以有师生间的对话,譬如“从标题中,你能读出几个故事来?”“这两个故事之间,是什么关系?”;可以有与文本的对话,譬如“邹忌因何想到要‘讽齐威王的?”“齐威王接纳了邹忌的‘讽,这种改变最直接的表现是什么?”;可以有生生间的对话,譬如“比美之前,邹忌有没察觉到齐威王受蒙蔽?”“是不是只有邹忌一人感觉齐威王受了蒙蔽?”……还要有与自己的对话,譬如“结尾段能否删去?有何作用?”
凡所种种,形成了一种良性的,颇有张力的思维对峙处境。
三、对话的价值
既然用对话理念作为一种教学的探索,那就不只是课堂上你说我说大家说。对话教学的价值在于,通过这个对话,不断地生成,进而孕育出新的智慧。
1.生成
对话是一种形式,生成是教学的过程:所谓“生成”,就是不断调整教师的预设,不断调整教师原有的认知。
(1)教师的文本阅读,是生成的必要保证
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时,教师首先是一个自然人的读者。自然人的读,不受教师身份等其他因素干扰,易形成自己独到的体验。如此,教师才能从文本中挖掘出一些与自身生命体验相关的东西。
然而,毕竟是个教师。再读文本时,要考虑:读这个文本,学生可能产生什么问题?可能不产生什么问题?而不产生什么问题的背后,有什么问题?
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对话教学,就不只是把教师的体验告诉给学生,而是需要与学生不断地交流,不断地碰撞。这个过程中的对话,实际上变成了师生间的一种思维的对峙,一种心灵的沟通,一种情感的交流,一种思想、认识水平的提高。这样的师生共读,才能称其为真正意义上的生成。
(2)学生的课堂生成,需教师的适当引导
学生的提问,初始阶段可能比较散,比较浅,甚至比较碎,那就需要教师做一定的指导。
笔者的课堂上,就曾有一些学生为“‘八尺有余,是多高?”“‘朝服衣冠中的‘朝,到底读啥?”“徐公真正有多美?”这类话题苦苦纠缠,后来若不是筆者抛出一两个诸如“邹忌的‘讽为什么能打动齐王?”这样的主问题引导学生再读文本、小组合作,讽谏者的语言智慧、政治胆识和国家大义就无法生成。
这里的生成,在于教师指导过程中,逐步将“讽谏艺术”等文本要义转化为学生自己对核心问题的认识和思考。
(3)课上的有意留白,促学生的课后生成不是一堂课就能把与文本有关的所有问题都解决,这就涉及到留白问题。
学完《邹忌讽齐王纳谏》,学生可以思考的问题还有很多。譬如,《战国策》记录的是策士们说话的艺术和谋略,因此里面的每一篇文章,都包含着说话者的智慧。这个智慧背后所包含的中华传统文化的东西,是什么?中国文人的智慧,体现在哪里?齐国后来明明被秦国灭了,为何作者还要写“战胜于朝廷”?等等,都可引导学生于课后做进一步的思考。
小结一下:对话教学课堂上的生成,就是以教师的问题,引发学生的问题;以教师对问题的提炼、分解,引发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路径;以教师有意识的对问题的留存,引发学生做更广泛、更深入的探索。
2.智慧
这里的智慧,包括语言的智慧,思维、思摁的智慧,方法、策略的智慧,文学、文化的智慧等等。它既是对前一阶段学习的一种期盼,又是期盼的一种结果,同时还可转化为一个新问题的探索的起点。
如此,对话教学,方可不断地提升学生韵智慧,让其拥有独立思考的机缘,并逐步形成一定敝化修养。从这层意义上来讲,对话教学作为一种理念,作为一种模式,它的意义也许会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