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煤矿职工产生“三违”行为原因分析及其危害性

2019-09-01何炜

商情 2019年32期
关键词:危害性措施

何炜

【摘要】本文简要叙述了煤矿职工“三违”行为产生的原因,分析了“三违”行为在工作中的危害性和整治措施,避免和消除“三违”行为的发生,规范两个行为,实现安全生产。

【关键词】煤矿职工   三违   危害性   措施

煤矿“三违”是矿山企业职工在生产建设中所发生或出现的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和违反劳动纪律的现象及行为。由于受职工思维定式、法制观念、安全意识、操作技能、行为习惯、工作经验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造成个别现场管理人员和操作职工“三违”现象时有发生,屡禁不止,严重地威胁了矿井的安全生产和职工的生命安全。

一、产生“三违”行为的根源

“三违”的主体是人,人的错误思想认识,是导致不安全行为的主要根源。由于职工个体的文化层次、社会阅历、家庭状况、思想素质等各不相同,造成“三违”的根源也是多种多样。一是侥幸心理。有些职工自认为自控力强,对作业环境和条件变化能够掌握,偶尔违章不会出事,一部分职工在几次违章没发生事故后,慢慢滋生了侥幸心理,混淆了几次违章没发生事故的偶然性和长期违章迟早要发生事故的必然性。二是省事心理。职工嫌麻烦,图省事,降成本,总想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好的效果,甚至压缩到极限,降低了系统的可靠性。尤其是在生产任务紧迫和眼前即得利益的诱因下,急易产生。三是自我表现心理。有的职工自以为技术好,有经验,满不在乎,表现自我,以自己或他人的痛苦验证安全制度的重要作用,用鲜血和生命证实安全规程的科学性。四是从众心理。别人这样做没有发生事故,我福大命大造化大,这样做也不会发生事故,有样学样,盲目效仿别人。五是逆反心理。在人与人之间关系紧张的时候,人们常常产生这种心理。把工友的善意提醒不当回事,把领导的严格要求置若罔闻,气大于理,火烧掉情,置安全规章于不顾,以致酿成事故。六是习惯心理。由于工作内容和形式单一,很多员工看惯了、干惯了、习惯了,靠惯性作业,凭经验施工,根本不去想是否违规,是否符合措施要求。甚至有极少数职工发现了隐患也不处理,野蛮操作,最终导致事故发生。七是唯心心理。极少数文化程度较低的职工,受封建迷信思想影响,抱着“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的错误想法,不注意安全,随意工作,往往造成事故。

二、“三违”行为的危害性

(一)“三违”是引发安全事故的必然因素。

大量事实证明,在煤矿生产中,生产安全事故有90%以上都是由于人的行为不规范,违章作业、违章指挥和违反劳动纪律造成的。俗话说的好“违章不一定会出事故,但出事故必是违章。”这句话很好的诠释了事故与违章的关系。生产过程中的“三违”行为的确有侥幸不出事故的可能,特别是当我们意识到这是“三违”行为、有可能引发哪些安全后果后及时采取补救措施,一般都能控制安全事故的发生,也有的职工可能非常幸运,一两次违章操作,即使没有采取什么措施也没有发生安全事故,无形中增加了违章次数和违章频率,这就大大提高了事故发生的概率。虽然一时的违章操作没有发生安全事故,侥幸的安全是偶然的,而违章操作导致事故是必然的,一旦发生事故,就会给自己、给家庭、给企业、给社会造成了无法挽回的惨痛损失。

(二)“三违”很容易造成不良的群体效应。

按照管理学上的羊群效应理论,由于个体对信息不充分的了解和缺乏了解,个人在群体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转变原有态度,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也成为从众行为。由于职工普遍存有从众心理,认为以往别人总这么做也没有发生事故,我这样做也不会发生事故,于是就盲目效仿别人。在现实工作中,有的职工长期违章操作,看似既省时又省力,也没有发生一次事故,就把自身的“先进经验”当作向工友炫耀的资本,甚至向工友推荐,这样时间长了就形成了“三违”文化,时刻威胁着工友、班组的安全,许许多多的群体违章造成安全事故的案例就是最好的证明。

三、治理“三违”行为的措施

“三违”行为是煤炭企业安全生产工作中的“顽症”,治理“三违”是企业安全管理中一项长期性、基础性和系统性的重要任务。要有效减少和杜绝“三违”现象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从安全意识、素质提升、现场环境、技术装备以及现场管理等多方面入手,多管齐下,多措并举,循序渐进,努力形成人人告别“三违”、围剿“三违”的良好局面。

(一)强化安全宣传教育,提升职工遵章守规意识。

必须牢固树立“违章就是违法”的思想,认真学习《煤矿安全生产法》《煤矿安全规程》等法律法规知识,在工作中自觉克服习惯性违章行为,努力营造遵纪守法、按章操作的浓厚氛围。充分认清安全事故的危害性和遵章守规的重要性,坚持用规章制度约束自己,不断提升安全为天和遵章守规意识,努力争当遵章守规的示范人、按章操作的安全人。

(二)强化安全技能培训,培养良好行为习惯。

系统学习岗位应知应会、必知必会知识、岗位操作标准、技能、煤矿三大规程等安全知识,并结合自身岗位实际,正确运用安全知识,规范操作行为,不断提高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的安全操作技能,为反“三违”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推动矿井科技进步,提升科技保安能力。

坚持问题导向,把制约安全生产的难点瓶颈作为创新的重点,以改变落后的生产作业工序,改善硬件设施和条件,确保作业环境、设备、设施、装置安全可靠为目标,广泛发动职工积极参与到全员创新创效、群众性创新活动中来,着力破解制约安全生产的各类难题,依靠科技进步带动广大员工规范现场行为,主动远离违章。

(四)坚持群防群治,筑牢协保联保防线。

充分发挥好安全管理員、轮值班组长、群监员、职工代表、青年安全监督岗员的监督保障作用,在布置工作落实生产要求的同时,对职工不规范操作行为进行互相提醒,互相监督,达到群防群治的目的。特别是各级管理人员必须以身作则,不仅要强化责任意识,严厉打击各类“三违”“三惯”行为,更要从严要求自己,坚决杜绝违章指挥,以遵章守纪的实际行动带领广大员工规范操作、确保安全。

猜你喜欢

危害性措施
猪病防治中抗病毒药物的选用探究
解答排列组合问题的几种常用措施
转炉炼钢脱磷原理及措施
分析放疗科辐射防护措施及安全管理模式
求函数零点个数的措施
解答高中数学问题的几个常用措施
浅析刑法中社会危害性理论
高职大学生新媒体环境下诚信缺失的危害性
酒的危害性
阅读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