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的另一面,幻想的阴暗面
2019-08-31风伊万
风伊万
嫦娥奔月、玉兔捣药、鹊桥相会……这些从上古时代延续至今的神话典故,当下就被中国探月工程赋予了全新的意义,变成代表航天高科技和中国骄傲的网络热词。新年伊始,“嫦娥四号”着陆器就带着“玉兔二号”巡视器成功实现了人造探测器在月球背面的首次软着陆,并在“鹊桥”中继卫星的“牵线”下与地球建立起通讯联系,让原本一直隐秘的月球背面开始近距离地袒露出它的真实面目。而在此之前的漫长岁月间,这块“月之暗面”上可是笼罩着太多的谜团和猜想。
外星人就在月球背面?
由于地球与月球之间的引力作用,导致月球的自转周期和围绕地球的公转周期趋于一致,结果就是人类在地球上永远只能看到这位“月光女神”的半张脸。打个直观的比方说,你站在田径场的中心,别人在环形跑道上朝着一个方向奔跑。他在绕着你转了一圈的同时,自身也转了360度,但你始终只能看到他的同一个侧面。自古以来,地球上的人们仰望那一轮明月,产生过无尽的遐想,流传下无数的传说。直到1609年,意大利天文学家伽利略通过自制的望远镜首次发现月球上的环形山,对月球的观测和研究才开始进入更为科学的轨道。不过时至今日,即使人类已经在月面上留下了脚印,对地球这颗唯一的卫星了解到的越多,感到困惑的反而也越多。譬如月球的起源、年龄、地质结构、有无生命、对地球的影响等等,还有大量的未解之谜,引发出各种或严谨或怪诞的假说。如果说对于时隐时现的月球正面,人们往往会寄予诗意的想象,那么对于无法直接窥探的另一面,可就大多是“不怀好意”的揣测了。
你相信吗?半个世纪前美国人实施“阿波罗”计划登陆月球,原来为的是要抢先找到坠毁在上面的一艘外星飞船!这就是2011年好莱坞热门大片《变形金刚3:月黑之时》(Transformers:Dark of the Moon)一开头就抛出的剧情引子。影片当中还特意将“阿波罗”11号飞船上第二位踏足月球的宇航员巴兹.奥尔德林本尊请来,与高大的汽车人首领擎天柱同框会面,煞有其事地道出当年美苏两国之间展开太空竞赛的幕后秘密,还颇能把不明真相的观众给唬住了。
其实,这不过是影片用来吊人胃口的噱头而已。将历史影像跟特效镜头移花接木混剪到一起,然后拿来“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可是好莱坞的拿手好戏了,真真假假的倒也挺像那么一回事。可惜其中还是露出了几处穿帮,比如“阿波罗”11号的“鹰”号登月舱是降落在月球正面偏右侧的静海区域,宇航员出舱活动的时间和范围都很有限,影片中出现的来自赛博坦的外星飞船显然就坠毁在着陆点附近。但后来汽车人前往月球寻找飞船残骸时却是绕到了月球背面,而且观众会看到留在月面上的“鹰”号登月舱还是完整的。实际上登月舱的上半部分早就发射出去将宇航员送上轨道指令舱以便返回地球了,只有底座部分还留在原地。
有关“外星人就在月球背面”的流言由来已久,其支持者总能找到相应的“证据”。像是月球上有不明飞行物也就是UFO出没,环形山内出现了地球上失踪的飞机,美国宇航员在登月过程中遇到了奇怪的现象,相关记录却莫名丢失,美国航空航天局在1972年后就匆忙结束登月项目也是因为遭遇了外星人。甚至还有人推断出,远古的人类神话传说里并没有月球这个星体的存在,月球的出现仅仅只有数千年或上万年的历史,它其实是一个被外星先进文明改造而来的巨大的行星飞船,连地球人类也是由月球外星人创造出来的……
导演迈克尔·贝在《变形金刚3》片场
“阿波罗”11号的两名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和巴兹·奥尔德林在执行任务前进行登月训练。巴兹·奥尔德林还在《变形金刚3》中进行了客串。
《变形金刚3》把“阿波罗”登月项目跟搜寻外星飞船的情节嫁接到一块,算得上是对这种“阴谋论”相当成功的一次娱乐化戏说。相比之下,早在1968年也就是美国成功实施首次登月的前一年上映的电影《2001太空漫游》(2001:A Space Odyssey)也涉及月球上的外星智慧,但主题就严肃得多了,表现手法之玄妙以至于没有人敢说自己能完全看懂。这部充满着哲学思辨的影片由著名科幻作家阿瑟克拉克和大导演斯坦利·库布里克联手打造,被奉为电影史上的“神作”。该片的开头部分表现的是在地球的史前时代,一块神秘的黑色方碑激发了古猿的心智,促使他们学会使用工具,启动了进化之旅。接着一眨眼就跳到人类已经进入太空时代,在月球上发掘出一块被埋藏数百万年之久的黑色方碑,证实了外星文明的存在。这再次促使人类向更遥远的空间进发,去探索生命和宇宙的终极秘密。
月球到底是外星人制造的飞船,还是外星人用以藏身的基地?无疑都会让地球人心生恐惧。其实说到底,“恐惧来源于无知”,千百年来我们对月球的观察和研究仍只触及皮毛。基于“防人之心不可无”的固有心理,一些目前仍无法解释的现象往往就会引发耸人听闻的臆想。但也正是因为意识到了自己的无知,人类才会前赴后继地探求真相,形成严谨可信的科学理论。无论是《变形金剛3》中的登上月球跟外星来客接触,还是《2001太空漫游》中的开发月球和星际航行,都不同程度地体现出人类勇于求知、不断进取的精神。
至于声势浩大的“阿波罗”载人登月计划为何只进行了3年就戛然而止了?这当然不是外星人在作梗。主要原因一是项目耗资和风险巨大,难以长期维持;二是美国已经借此证明自己在太空竞赛中把对手远远地甩在了身后,美国民众兴奋过后也逐渐失去兴趣,不再热衷支持;三是以当时的技术能力,登月后还无法进一步开展更复杂的科研活动。因此从实用的角度出发,美国和前苏联都转而专注于开发载人空间站和航天飞机,月球表面再次沉寂下来。
有意思的是,“阿波罗”项目的偃旗息鼓还引发了“登月是否造假”的争论。怀疑论者认为根本没人去过月球,登月的照片和影像都是在地球上的摄影棚里拍摄的,连擅长以假乱真的导演库布里克也“躺着中枪”,被指参与制造了这场“世纪大骗局”。当然了,已经有大量的证据和调查来反驳这类质疑。不过对于绝大多数无法摆脱地心引力的人们来说,月球确实依旧还是一位可望而不可及的“高冷女神”。
来自月球背面的威胁?
想象力丰富的人类总是忍不住要给时有阴晴圆缺的月球“强行加戏”,从古至今世界各地除了口口相传的神话传说、文人墨客的赋辞寄情,新的技术发明还带来了新的载体。就在电影诞生仅仅过了7年的1902年,法国电影先驱乔治.梅里埃自编自导了一部异想天开的《月球旅行记》,首次在银幕上向世人展示了登月的可能。这部只有十来分钟长度的影片取材于早期科幻大师儒勒·凡尔纳的《从地球到月球》和赫伯特·乔治·威尔斯的《第一个到达月球上的人》两部小说,利用原始的特效手段让几位科学家经历了一段奇异的月球冒险之旅。即使你没有看过全片,应该也见过科学家们乘坐的由大炮发射的炮弹击中月球人脸的眼睛那一经典画面吧。
也许梅里埃当初还没有意识到《月球旅行记》会成为科幻电影的开山之作,但选择月球作为目标应该不是偶然的。他在1898年还拍过一部名为《天文学家之梦》的短片,同样让拟人化的月球充当主角。这些都反映出人们对触及遥远月球的长久渴望。随着电影技术和航天科技的发展,涉及登月题材的电影作品也逐渐多了起来,其中纪实性的有经典的《阿波罗13号》和最新的《登月第一人》。虚构性的就更多了,比如2009年的《月球》讲述未来利用克隆人在月球上从事枯燥的采矿工作。而在2016年的《独立日2:卷土重来》中,人类获得外星技术后已经在月球上建立了防御基地。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2012年由芬兰、德国、澳大利亚联合制作的《钢铁苍穹》(Iron Sky),这是一部颇具讽刺意味的黑色科幻喜剧。影片的故事发生在2018年,美国重新启动载人登月项目,然而宇航员着陆后却在月球背面发现了一个巨大的人造基地。原来,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德国即将战败时,一批纳粹残余分子乘坐火箭飞船逃离地球,到月球背面建立了秘密基地。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月球纳粹势力已经研制出大型太空飞艇和飞碟战机,以及可以攻击地球的超级大炮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只是他们缺乏微电子技术,还要从地球上弄到手机和平板电脑这类数码设备来启动战争机器,然后大举反攻地球。观众不难猜到纳粹的阴谋最终会被挫败,但结局却是地球一方获胜后,各国因争夺月球资源而同室操戈,导致核战争的全面爆发。
很显然,《钢铁苍穹》的科学设定并不严谨。虽说二战时期德国的火箭技术在当时来说确实已属登峰造极,率先研制出垂直发射的V-2弹道导弹投入实战,但距离载人航天的要求还差得很远,更别说组团登月了。1945年德国战败后其火箭技术和人才沦为盟军的战利品,在此基础上直到1961年苏联人尤里·加加林才成为被火箭送入地球轨道的第一人,又过了8年美国人才终于实现踏上月球的宏伟目标。如果纳粹当初就拥有大推力火箭和载人飞船这样的“黑科技”,再差也不至于要躲到月球背后去了。
不过话说回来,当登月技术成熟后,“月之暗面”会是更适合人类定居的所在吗?早在19世纪中叶,丹麦天文学家彼得·汉森曾提出,虽然从望远镜观测到月球正面是贫瘠的不毛之地,但由于月球并非对称的结构,大气和水分有可能积聚在看不见的背面,从而产生出生命。虽然这一假说因理论上存在谬误很快就淡出了科学界,倒是被同时代的儒勒·凡尔纳等作家引用到科幻小说里,还颇为细致地描述了想象中月球背面的生态环境和在此生存的月球人。纳粹躲到月球上也不是什么新脑洞了,与阿瑟·克拉克齐名的美国科幻大师罗伯特·海因莱茵在1947年发表了《火箭飞船伽利略号》,说的就是几个年轻人乘坐自制火箭到达月球,意外发现逃亡纳粹的基地,经过一番斗智斗勇,最后驾驶缴获的德国飞船返回地球。而今年恰逢第一次载人登月50周年,又是日本系列动画《哆啦A梦》在电视开播40周年,其即将上映的最新剧场版就叫做《大雄的月面探查记》,可见月球的宜居性还是一个让人念念不忘的话题。
从1959年苏联的“月球3号”无人探测器拍下第一张月球背面的照片,到60年后中国“嫦娥”和“玉兔”的登门造访,已经让我们了解到月球背面也是一片的荒芜和死寂,而且环形山比正面更多。无论是地球人还是外星人,选择在月球背面落脚的唯一好处也許就是不会被地球直接看到,但环月探测器将会揭开更多的秘密。
结语
“诗仙”李白应该是史上最知名的咏月达人了,他留下的诗句中既有“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幽情,也有“欲上青天揽明月”的豪气,还有“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的慨叹。古往今来,仅仅是仰望那一轮明月,就足以让我们感受到宇宙的神秘浩大和自我的短暂渺小。在航天领域,中国是个急起直追的后来者,“嫦娥登月”已经是迈出了一大步,但在探索太空的漫长道路上只是一小步,而月球背面将是一个全新的起点。
责任编辑:王鑫邦
《钢铁苍穹》中纳粹建立的月球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