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李斯特音乐会练习曲《轻盈》的创作和演奏分析

2019-08-31李欣凝

中文信息 2019年8期
关键词:音乐特点演奏技巧钢琴曲

摘 要:《轻盈》这部作品是李斯特最具有浪漫主义风格的代表作品之一,是在较成熟时期创作的作品,它依然保持着李斯特的创作技巧艰深,在炫技的浮夸方面也有了很大的转变,并且借鉴了诗意的意境以及文学,从而使他的作品具有高难度技巧的同时,还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李斯特浪漫主义风格,富有鲜明特色。

本文分为三个部分,首先对李斯特的生平及创作风格进行简述。随后简述李斯特音乐会练习曲《轻盈》的创作背景以及音乐特点。最后简要分析全曲中的几个重难点,对于重点部分技术训练的研究。

关键词:李斯特 钢琴曲 音乐特点 演奏技巧

中图分类号:J62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19)08-0-02

一、李斯特生平及其创作风格

1.李斯特的生平简介

弗朗茨·李斯特出生于(1811.10.22) 匈牙利的雷汀小镇上。他的父亲酷爱音乐,并发现了儿子的音乐天赋。从此,李斯特便开始和父亲学习钢琴,七岁学习作曲,九岁就可以独自登台演奏,他也是第一位在欧洲开钢琴独奏音乐会的演奏家。而后的六年里,李斯特获得了匈牙利贵族们的资助出国深造,在维也纳期间,李斯特遇到了一位对他很重要的老师,卡尔·车尔尼,他是一位很负责任的老师,在他的悉心教导下,李斯特在技术和音乐思想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后来李斯特和作曲家萨利埃里学习音乐理论,在巴黎期间,李斯特认识了对他很重要的三位演奏家,分别是柏辽兹,帕格尼尼和肖邦。晚年李斯特加入了教会,担任低级神父的圣职,在这一时期创作了很多宗教音乐。

2.李斯特的创作风格

19 世纪是艺术发展的鼎盛时期,到处弥漫着浪漫主义气息,人人都在追求个性,渴望创作自己的作品,而克莱门蒂和贝多芬对他的影响甚是深远,从他的作品中很容易看出这一点,大量的使用技巧,极力想要去表现一种豪华壮丽的效果,他想要人们为他的音乐感到震撼。19 世纪 30 年代初,李斯特注意到了意大利小提琴家——帕格尼尼,在陶醉于大师的技巧之后,也开始尝试在作品中运用如八度半音交错快速上下行的高超技巧,被后人称为“李斯特八度”。李斯特还发挥了他丰富的想象力,把许多其他类型的音乐,比如交响乐、歌剧等进行二度创作,用钢琴来重新演绎这些音乐,使钢琴能涉及到更多的音乐形式。他在创作钢琴曲时喜欢加入交响乐的元素,使得他创作的音乐总能宏伟壮丽,让人有置身交响音乐会的错觉,使人血液沸腾。“音乐会练习曲”是李斯特独创的,使练习曲在单调的技术中能体现出艺术性的美。

二、李斯特音乐会练习曲《轻盈》创作背景及其音乐特点

1.《轻盈》的创作背景

随着浪漫主义时期音乐的不断发展,人们对钢琴音乐欣赏的水平越发的提高,在听觉上也有了很高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音乐会练习曲产生。它不同于练习曲,仅仅限于特定演奏技巧训练,它是前者衍变出来的一种具有很高的欣赏和演奏价值的练习曲。他律美学观点和标题性原则对他有很大的影响,李斯特认为每一首音乐作品都应该有其特定的表现内容,作曲家应该附上标题描绘出这首乐曲所隐含的情感。因此,他的音乐会练琴曲都有标题,《轻盈》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完成的。

2.《轻盈》的音乐特点

《轻盈》是李斯特练习曲中的代表作,李斯特把他的很多情感都融入到了这首曲子的创作当中,并且使用了很多技巧,更是把交响乐的元素融合进来。李斯特大胆的运用了大家都不愿意触碰的低音区,相互配合交融,钢琴的使用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仿佛使你可以从钢琴音乐中听出其他乐器的音响效果,十分奇妙。《轻盈》这首音乐会练习曲在听觉上会产生一种内心和灵魂结合的贵族气质,不仅具有浪漫主义音乐情感的透彻性又有鲜明的炫技性,是一种情感的表达和标志性炫技的完美结合。

三、音乐会练习曲《轻盈》重点难点技巧分析

1.《轻盈》曲式简析

李斯特音乐会练习曲《轻盈》是单三部----五部變奏曲式,它属于自由变奏。自由变奏最大的特点就是很有主观性,可以根据作曲家自己的意图以及需要,突破严格变奏的限制,自由的作各种各样的变化。

变奏作为一种曲式,是按照一定的规律构成的,首先是呈示部主题,然后紧接着是对主题一次又一次的变奏,它的图示如下:

T(主题) V1(变奏)V2 V3 V4 V5 V6 . . . . . . . . .V10

音乐会《轻盈》全曲除掉引子和主题之外,一共有 10 个变奏,可将全曲大致分为五个阶段,如图:

第一阶段为复乐段结构,从引子过渡到 V1。曲子第一次变奏可以说就是从 V1 开始的,主旋律比 T 提高了八度,音乐走向更加向上。音乐风格开始变化,充满激昂。在高音区的位置,听觉上有一种单薄清透的感觉,与主题 T 形成了一个小对比。结构共分为俩大句,由 f 小调转入 bA 大调,为进入下一主题变奏作准备。

第二阶段为复乐段结构,包括了变奏 V2 和变奏 V3,bA 大调的旋律相比主题 T 的 f 小调更加明亮。变奏V2 和变奏V3 的结构相似,都分为俩大句,在和声上也是相似的。共同点都是主----属之间的交替进行,不同的是做了转调变化处理。V2 在小连接部分出现新的变化音,因此由 bA 大调转入 E 大调进入了变奏 V3。乐曲的情绪在此处达到了一个小的高潮,把高涨的情绪拉住了似的,由回旋音直接进入了下一主题变奏阶段。

第三阶段为复乐段结构,包括了变奏 V4 和变奏 V5,变奏 V4 是主题 T 的装饰变奏,其和声结构和主题 T 是一样的,在 f 小调中轻快的游走像小鸟飞翔一般。最后有 3 小节的连接句,顺利的过渡到变奏 V5。变奏 V5 的和声,演奏织体以及音型的走向都和变奏 V4 相同,声音感觉更加的清脆。由 f 小调再次转入到明亮的 bA 大调上,开始准备进入高潮部分第四主题变奏阶段。

第四阶段为单三部曲式结构,包括了变奏 V6、 V7 和 V8,是全曲中的高潮部分。第四变奏阶段与第二变奏阶段的和声进行是一样的,都是从主到属的持续交替变化的进行,但演奏的方式和织体有所变化,无论在弹奏力度上还是音域上,都要比变奏V2 更加高和浓厚。变奏 V7 和 V8 的和声结构和变奏 V6 相同,不同的是变奏 V7 和 V8 把主旋律线条和主音都放在了左手上。非常强烈的八度音阶和高强度的震音,把整首乐曲送入了高潮,激情过后,连接句从 bA 大调又转回 f 小调,慢慢的把音乐拉回到平静之中。

第五阶段是整首曲子中最后的一个阶段为复乐段结构,包括了变奏 V9 和 V10, 变奏 V9 是主题的再一次加花的变化出现,与变奏 V4 很相似,但音区提高了一个八度。变奏V10 的和声结构与变奏V9 很相似,右手在左手的持续音下,共分为三个层次作为装饰变化,引入了全曲的结尾部分,最后在安静的 f 小调中结束。

2.关于双手三对二的演奏技巧 (谱例如下)

此段是双手不规整的三对二的形式,音型是由快速的连音分解成和弦,情绪是很轻巧、优雅的,演奏此段时不要把主旋律线条演奏成圆舞曲的形式,要把握好重点和非重点部分之间的分配。右手在弹奏这种快速流动的半音音阶时,手指和手腕要配合,手臂放松,手关节松弛,指尖轻轻的立在琴上,与琴键形成支点,快速流动时手指动作不能太大,与手腕配合平稳进行。左手以三个音为一组,用手腕带动手指弹奏,小弧度的力量连接,根音要清晰,很柔美的弹奏。左手和右手虽然是俩条旋律线, 但同时进行的时候,除了要平均以外,还要保持旋律线条横向进行。

3.关于双手弹奏突出主题的演奏技巧

谱例如下:

这一段落出现了右手六度的旋律,主旋律线条在右手的外声部上,要演奏出很有表现力的,感情很丰富的感觉。右手在弹奏双音时,肩膀和整个手臂都要很放松,力量要通到指尖,利用手臂起到一个有弧度的连接。右手每一个连线旋律都是从弱起到渐强再到弱,层层递进。声音要清晰可辨的同时,力量要均匀。左手是跨度增大三连音给右手伴奏,手指贴着琴键,轻柔的慢下键弹出安静柔弱的感觉。整体演奏时六度要演奏的饱满有激情,同时保证旋律的线条性。

4.关于右手独奏华彩部分的弹奏技巧

谱例如下:

过渡段是为半音阶的华彩乐段,这一段也是最能代表“轻盈”特色之一的段落。这一段应是很精致,很甜美,很娇柔的感觉。弹奏此段时可以想象在19 世纪的贵族聚会上,美丽又高贵的小姐把握着很好的分寸,引起许多人的注意却又忽近忽远,不易琢磨。这种不规则的华彩乐段是李斯特惯用的写法,演奏此段时,手指要均匀快速的落键,灵巧的带过,奏出弱而轻巧的感觉。同时也要注意此段旋律线条的起伏,先是一个强的和弦然后骤弱,力量马上收回,弹奏半音音阶时的感觉如同小烟花一般。后半段的力度要在 pp 范围之内,控制好手指一气呵成,营造出如同短暂旋风般的音响效果,与此同时,要配合着延音踏板,要用抖动踏板的方式。

5.關于双手同时演奏音程的演奏技巧

谱例如下:

这一段是全曲较难的一个部分,大篇幅的右手三度音程的跑动。这一段不但要弹得很清晰流畅,还不能失去音乐的感觉。弹奏此段时右手一定注意不能紧,也不能僵硬,因为此段右手的伴奏部分横跨了三个八度,所以在变换音域时要注意手指的贴合度,手腕要平稳地进行。在大指连接处时,要注意旋律线条的连贯性以及声音的平稳,与此同时也要弹得饱满、利落。练习的时候一定要分手,可以尝试着采用三度断奏练习的方式,速度从慢到快,强弱起伏要做到位。左手是此段落的主旋律线条,也是主题的再现,演奏时要注意力量的分配,重点突出上声部的旋律,配合着延音踏板的使用,表现出很有“张力”的感觉。演奏出一种果断有力,辉煌洪亮的音响效果。

结语

李斯特在钢琴的创作上随着时间的推移是有变化的,在年轻时代“饱和音响”占了上风,成熟时期的李斯特是饱和音响和色彩强化的结合,晚年时期的李斯特,则是色彩倾向盖罩了一切,更加的倾向印象主义,而音乐会练习曲《轻盈》是李斯特晚期时的作品,也是李斯特最少炫技的练习曲之一,作品里更多的是李斯特内心深处的温柔。而音乐会练习曲《轻盈》这部作品也充分的体现了浪漫主义时期的激情,对音响效果以及音色变化的一种极致追求,是一首感情和技巧完美结合的艺术品。

参开文献

[1]涅高兹.论钢琴表演艺术[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

[2]赵晓生. 钢琴演奏之道[M]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7.

[3]周薇 .西方钢琴艺术史[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

[4]周小静. 钢琴之王--- 李斯特[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5]约瑟夫·迦特·钢琴演奏技巧[M]人民音乐出版社,1992.

[6]周广仁. 钢琴演奏基础训练[M]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7]张洪岛.欧洲音乐史[M]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

作者简介:李欣凝,女(1996.9-),本科,东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硕士在读,曾在《当代音乐》期刊发文。

猜你喜欢

音乐特点演奏技巧钢琴曲
乡间晨雨(即兴钢琴曲)
中美日动画电影音乐之比较
浅谈低音提琴在演奏中的技巧问题
浅谈二胡传统作品与移植作品演奏技巧的特点及异同
春的灵感(爵士钢琴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