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刺槐蛀干害虫吉丁虫的发生规律与综合防治技术

2019-08-31宋秋华王柯力刘风云

现代农村科技 2019年9期
关键词:木质部刺槐皮层

宋秋华 王柯力 刘风云

(1民权县林业发展服务中心 河南 民权 476800;2南召县林业局 河南 南召 474650)

刺槐,又名刺儿槐、洋槐。属于双子叶植物纲蔷薇亚纲豆目豆科刺槐属落叶乔木,树皮灰褐色至黑褐色,浅裂至深纵裂。刺槐是一种经济树种,其花可食用,也可作为蜜源植物用于生产蜂蜜,还可药用。

刺槐因其适应性强、用途广、栽培容易,现全国各地广泛栽植,是我国北方地区重要的庭荫树和行道树种之一。近年来,吉丁虫对刺槐的为害发生普遍,已成为为害刺槐的主要蛀干类害虫之一,对刺槐生产造成较大威胁。

1 吉丁虫种类及发生规律

吉丁虫俗称爆皮虫,属鞘翅目,吉丁虫科,完全变态发育,成虫为日出性昆虫,飞行能力强,约1 500种,主要分布于河北、新疆、四川、重庆、贵州、内蒙古、甘肃、辽宁、安徽、宁夏、青海、江西、湖北等地。

吉丁虫一般1年发生1代,部分吉丁虫种类1~2年发生1代。河南地区一般4月开始活动,4~7月为危害盛期。吉丁虫成虫主要咬食叶片,造成叶片不完整、缺刻,影响树木光合作用;幼虫主要为害枝干皮层,在树木枝干韧皮部与木质部之间蛀食,被害枝干皮层出现突出裂口,轻微为害后,虫孔流出油点状褐色胶质,为害严重时树皮爆裂,甚至整株枯死。

1.1 金缘吉丁虫

1.1.1 形态特征。成虫体长15 mm,翠绿色,具金属光泽,前胸背板上有5条蓝黑色条纹,翅鞘上有10条黑色小斑组成的条纹,两侧有金红色带纹;幼虫老熟后长约30 mm,由乳白色变为黄白色,全体扁平,头小,前胸第1节扁平肥大,上有黄褐色人字纹,腹部逐渐细长,节间凹进。

1.1.2 为害特征。幼虫在刺槐枝干皮层内的形成层和木质部之间蛀食,破坏形成层和输导组织,轻者树皮发黑,流出褐色树液,造成树势衰弱,为害重者枝干枯死,甚至全树死亡。

1.1.3 发生规律。1~2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枝干皮层或木质部越冬。3月下旬在木质部蛹室化蛹,4月下旬成虫开始羽化,5月中下旬~6月上旬为羽化盛期,6月上、中旬为产卵盛期,偏好在衰弱树上产卵,卵多产于皮缝处。幼期孵化后即蛀害皮层,逐渐蛀入形成层,后沿形成层取食,8~9月以后,转入木质部与树皮部之间串蛀取食,并准备在虫道内越冬。

1.2 六星吉丁虫

1.2.1 形态特征。成虫体长10~13 mm,墨绿色,有紫黑色光泽。头部带青蓝色,头顶中央有细的纵隆脊线。前胸有细的横皱纹,鞘翅有纵脊线。每一翅面上有排列成一行的3个白色圆形凹斑;幼虫体长16~26 mm,体扁平。前胸背板横椭圆形,后方有叉状纵沟。

1.2.2 为害特征。以幼虫蛀食皮层及木质部,严重时可造成整株枯死。

1.2.3 发生规律。1年发生1代,以幼虫越冬;翌年春季4月下旬化蛹,5~6月羽化;午时觅偶交配,卵产在皮层缝隙中;幼虫孵化后蛀食植株皮层部,最后蛀入木质部,蛀孔道不规则;成虫亦可食害枝条基部;10月中、下旬幼虫在寄主枝条中越冬。

1.3 十斑吉丁虫

1.3.1 形态特征。成虫体长11~23 mm,触角锯齿状,鞘翅褐色,每一鞘翅上有明显纵线4条,黄色斑点5~6个,以5个者居多,2个鞘翅上共有10个斑点故名十斑吉丁虫;幼虫体长17~21 mm,头黄色扁平,口器黑褐色,前胸背板黄褐色,约为腹部中间节宽度的2倍,其点状突起区略呈扁圆形,中央有一近似倒“V”字形纹,点状突起圆形或卵圆形。

1.3.2 为害特征。幼虫在树体皮下或木质部蛀食为害,形成不规则的宽大虫道,虫道内充满木屑和粪便,虫道形状似“L”形;导致树木长势衰弱,严重时枯死或风折,失去经济价值。

1.3.3 发生规律。在中国西北地区1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树干木质部越冬。翌年4月上、中旬化蛹,4月下旬成虫羽化、交尾、产卵,每个雌虫可产卵7~22粒;5月上旬孵化出幼虫,10月中、下旬老熟幼虫开始越冬。

2 综合防治措施

2.1 植物检疫,防止吉丁虫通过绿化苗木调运等人为因素传播。自然条件下,植物病虫害的传播距离和传播速度是有限的。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苗木运输业的快速发展,苗木交易日益频繁,苗木的运输速度和运输距离大大提高,增加了病虫害传播的几率。我国省、市、县(区)等政府部门都有专门的植物检疫机构,苗木在调运或运输至外地之前,都必须进行植物检疫,防止检疫性病虫害传播和蔓延。

2.2 加强树体管理,增强树势。在秋冬季休眠期,苗圃地去除刺槐死树、枯枝、粗翘皮,集中焚烧或深埋,消灭部分越冬虫源。春季进行树干涂白,以防止产卵。

2.3 生物防治。保护和利用天敌昆虫啮小蜂和益鸟,可有效防治其为害。轮枝镰刀菌球孢和白僵菌为吉丁虫的广谱性昆虫病原真菌,2种真菌自然感病率分别为16.3%和12.8%,室内致病力测定感病率分别为79.3%、54.0%[1]。

2.4 化学防治。幼虫为害期,在被害部位注射或均匀涂抹50%甲胺磷乳油10倍液、40%氧化乐果乳油或80%敌敌畏乳油30倍液,并用30~50 cm宽的塑料膜包扎涂药处;在成虫期对树冠和枝干喷10%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 000~1 500倍液,或0.6%甲维盐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800~1 000倍液。

猜你喜欢

木质部刺槐皮层
视皮层神经元结构可塑性研究进展
不同品种吊兰根初生木质部原型的观察与比较
刺槐造林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方法探究
D2DR影响运动疲劳后皮层信息输出的作用机制
刺槐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刺槐树
辛伐他汀对高胆固醇血症大鼠APP、BACE蛋白表达的影响
为何不能回忆气味
“聪明”的刺槐
镉污染来源对萝卜镉积累特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