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宁化县林下经济发展模式及对策研究

2019-08-31孙翠明

绿色科技 2019年13期
关键词:林业经济发展

孙翠明

(三明市宁化县林业局计财科,福建 宁化 365400)

1 引言

林下经济是现代林业产业集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不影响自然生态的前提下,充分利用林地的生态环境和土地资源来从事林下种植、养殖、采集加工、景观利用等立体复合生产经营,使农林牧各业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循环相生、协调发展的生态农业模式。我国目前传统的木材采伐加工产业面临供给约束和供给抑制,林下经济产业更多地承担着供给侧创新,即生态产品和其他林产品供给以及林业产业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林下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指从供给侧、生产端入手,针对结构性问题,通过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从劳动力、土地和自然资源、资本、科技创新以及制度上着手,构建增长动力,促进林下经济健康发展。

2 林下经济供给结构现状

2.1 宁化县林业资源概况

宁化县共有林地面积279.85万亩,占土地总面积77.4%。其中生态林面积88.97万亩,占林地的31.7%;活立木总蓄积1348万m3,森林覆盖率74.4%,是“福建省森林县城”,国家油茶产业发展重点县,全省竹业发展重点县,全国唯一的虎杖之乡。境内有牙梳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和客家祖地省级森林公园,共有植物245科961属1911种,宁化生态优势明显,林业资源丰富,为充分利用生物和低碳经济技术发展林下经济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具备发展低碳材料、生物质能源、生物医药、森林旅游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良好基础。

2.2 发展林下生态经济理念初步形成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已深入人心,随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不断深化,林业建设也逐渐向生态建设倾斜,林业结构发生变化直接决定林产品供给端的变化,发展林下经济,做大做强优势林业特色产业,逐步减少木材产出,不断拓展中高端林产品如生物制药、绿色食品、森林景观的供给,已成为林业必然发展趋势。林下经济产品绿色、环保、无公害、品质高,正在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认识和接受,给林下经济产品扩大市场占有率提供了非常难得的机遇。近年来,宁化县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推广各类林下高效种植养殖模式,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但取得了丰富的实践经验,而且积累了雄厚的技术储备,为进一步加快林下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3 林下经济供给结构现状

近年来,在巩固竹笋、松脂、茶油等林下采集基础上,宁化县着力抓好林下种养的发展,并注重通过项目和示范基地带动全县林下经济产业的发展,涌现了一大批从事林下经济的新型林业经营主体和示范基地,发展面积与规模不断提升,近几年来全县每年发展林下经济面积都达2万hm2以上,林下经济总产值均在达6亿元以上(图1、图2)。宁化县林下经济发展模式包含了林下种植、养殖、采集加工、景观利用等方面。

表1 宁化县林下经济发展情况

2.3.1 林下种植模式

主要包括林果、林草、林花、林菜、林菌、林药等模式。目前宁化县林药种植已初具规模如安远镇的林下套种七叶一技花,石壁镇的林下套种紫苏和藤茶,安乐镇黄庄、安乐等村的林下套种黄精、城郊乡的林下套种铁皮石斛和射干,湖村镇林下套种太子参,水茜镇的林下套种三叶青、济村城南等地发展的金银花种植等等,林菌的如湖村镇的林下种植茯苓和灵芝以及各地都有的红菇、香菇等也各有特色。

图1宁化县林下经济面积

图2 宁化县林下经济产值

2.3.2 林下养殖模式

主要包括林禽、林畜、林蜂等模式,目前宁化县做得较好的是林蜂模式,目前宁化县已经有5个养蜂专业合作社,主要分布在济村、安远、湖村等乡镇,林禽模式如安乐镇赖畲村和城郊乡连屋村的孔雀养殖和各地都普遍存在的林下养鸡,林畜如安乐、河龙等地的林下养羊等。

2.3.3 林下采集加工模式

主要包括药材、松脂、竹笋、林菌、野菜采集加工等。包括了采集和加工2个层面,宁化县林下采集规模较大,也是目前宁化县林下经济主要产值来源,特别是安乐、治平等地的竹笋采集,淮土、石壁、安远等地的油茶采集加工等均为当地林农家庭主要收入之一。

2.3.4 森林景观利用模式

森林景观利用近年在宁化发展迅猛,特别是以农家乐和休闲山庄等模式在城区周边和多个乡镇都有兴建,目前宁化县已有3家森林人家获省林业厅审批,分别是安远丰坪的牙梳山森林人家,湖村陈家的蛟湖人家,城南水口的鹫峰寨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客家祖地省级森林公园正在规划建设中。

3 林下经济发展模式比较及原因分析

3.1 林下经济发展模式比较

由图3可以看出,2015~2017年林下种植面积逐年增加,产值先降后升;林下养殖面积保持不变,产值先降后升;林下采集加工2016年和2017年面积持平,但均比2015年低,森林景观利用面积持平,但产值上升。全县林下经济产值总体呈先降后升趋势(图4)。

因为加工和营销上的短板,目前宁化县林下经济产品对一级收购市场的依赖性过高,而产品价格根据市场供求关系波动较大,林下种养效益不稳定,由于营销意识形态相对落后以及资金不足,很少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来宣传林下经济产品。营销渠道狭窄,品牌建设滞后,目前全县仅申请了3个林下经济产品商标,由于对市场的把握和开拓不足。林农只能走传统的老路,产品的供给基本处于粗糙的原材料供应状态。

图3宁化县林下经济面积发展

图4 宁化县林下经济产值趋势

部分群众对发展林下经济理解不深、认识不足、重视不够、积极性不高。对投资林下种养业持观望态度,怕投资大,怕收益慢,怕担风险的“三不三怕”心理,发展林下经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依赖传统的竹笋、茶油采集,为了获取最大的利益,又过度采摘红菇、中草药等天然生长的林下产品,导致林下产品天然优质资源枯竭,掠夺式的非科学经营模式和化学品的过量使用等现象仍然存在。

3.2 林下经济发展模式原因分析

林下经济是一个劳动密集型经济类型,产品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市场消费需求,保留或采用人工作业就成为一些林下经济产品的必选项,由于普遍受人口红利下降、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影响,加上现在的林下经济经营场地多设在道路、水电等基础设施不完善的偏远山区,产品运输困难、加工水平低、经营成本居高不下,给林下经济发展带来极大制约性。

宁化县农村经济相对落后,由于地方财力有限等原因,用于林下经济建设的发展资金投入并不多。虽然相关部门出台了用于扶持发展的政策,自2014年起也连续得到省市林下经济项目补助资金,但由于产业建设尚处在发展阶段,还没有形成稳定的资金投入机制,林下经济发展资金依然比较匮乏。加上目前金融部门尚未开展林下经济产品抵押贷款,现有政策性的森林保险也没有顾及到林下经济,导致了林下经济融资难、投资风险大。同时,由于生产资金缺乏,在新品种研发与引进、深加工发展和产业链延伸等等方面也将受到极大影响。

林下经济经营模式较为粗放,存在布局不科学,缺乏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化程度低、规模较小等一系列问题。虽然近年宁化县林下种植黄精、七叶一枝花等中药材有了很大发展,但是总体规模不大,尚未形成县域特有的知名产品,林下经济品种分散,未形成特色产业。林下经济产品的生产与加工基本上还是延续了多年的老套路,一些比较先进种养方式、新技术、新品种无法得到推广使用。生产标准化程度低、种养方式落后、管理水平低、种养殖技术差致使种养成本高、产量与质量无法保证、市场竞争力不强的现实。这样的供给侧的特点很难满足消费者已经提高的多样性消费需求,林下经济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势在必行。

4 林下经济发展对策

林下经济供给侧改革要点在于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优化要素配置,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更好地满足人们对林下经济产品需求的同时,重点要加快补齐短板,巩固和拓展林业生态优势,为社会提供更好的绿色产品。发展林下经济应坚持生态优先,顺应自然、因地制宜原则,科学合理利用森林资源,保护好现有的生物自然景观,防止破坏性开发而降低生态功能,推进林业专业合作组织建设,着力加强科技服务,促进林下经济向集约化、规模化和产业化发展,形成“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发展格局,增强农民持续增收能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实现生态得保护,林农得实惠的目标。

4.1 做好林下经济发展的规划

根据林下经济发展现状和宁化县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将全县林下经济发展规划布局为北部自然保护与水源涵养林下经济建设区、西部水土保持林下经济建设区、中东部多功能林下经济建设示范区、南部毛竹林下经济建设区4个具有明显地域特征的建设区域。北部林下经济建设方向以发展林下种植业和采集业为主。充分利用该区现有山林植被良好、阔叶林多的优势,发展种植七叶一枝花、多花黄精、金线莲等中药植物,重点培养红菇采集产业,逐步在北部山区形成具有一定规模化和产业化程度的林下种植中药材和红菇等野生菌类采集加工产业;西部林下经济建设方向以改善区域生态环境。选择立地条件较好的商品林地,种植金银花、薏米、草决明、黑芝麻等地上采收且有利于肥土固土的中药及经济植物。同时,充分利用区内客家祖地省级森林公园开展森林生态文化旅游;中东部林下经济建设方向以全面发展、重点突破为原则,广泛推广林下高效种植养殖的各类模式,选择一批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程度和附加值高、市场前景好的示范基地重点扶持,培植一批林下种植养殖的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形成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的优势产业。同时,充分利用区内国家地质公园、省级风景名胜区宁化天鹅洞群开展森林旅游业;南部林下经济建设以竹笋采集加工和林下套种中药材为主要任务,结合野生动物引种驯化饲养,适量推广林菌间作、林粮间作、林菜间作等林下种植模式。

4.2 选准林下经济发展的项目

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遵循自然规律、市场规律、价值规律三大规律,充分考虑当地自然和经济条件,地方政府要加强引导,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利用各种平台发布最新农产品市场信息,研判产销形势,结合本地特色,发挥资源优势,指导经营主体适时调整林下种养方向,确保有产有销、产销对路。在充分利用和发展林地资源的前提下,提倡种养结合,多措并举,循环利用,努力提高建设的质量和效益,在发展中,可以把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森林景观等项目有机结合,增加抵御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的能力。林下种植重点发展具有乡土特色且市场价格相对稳定的七叶一枝花、黄精、藤茶等,林下养殖重点发展蜜蜂、特色珍禽,采集加工重点提升传统的竹笋、茶油等,森林旅游重点开发森林人家、森林公园等。

4.3 经营林下经济的主体

要将培育新型经营主体作为林下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中坚力量,出台税收优惠、技术扶持等支持政策,成就一批懂技术、会经营的职业农民队伍和乡村工匠。要用创新政策合理引导、带动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大力推广“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基地+农户”模式。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经济共同体,建立新型合作关系,使龙头企业和农民紧密相连,形成“从林下到餐桌”的完整产业链,实现林下经济产品在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的多次增值,并使农民分享到产业链条各个环节的利润。在目前龙头企业暂时还没进驻之前,可以加入各地的林业专业合作社,抱团发展。

4.4 做好林下经济发展的管理

绿色、环保和贴近自然的生产方式以及产品的稀缺性,是林下经济产品的优势。但要注意的是不能将传统的方式简单搬人林下,是要在技术创新上下功夫,以绿色产能的增长接替边际产能的退出,运用林业生物科技、信息科技等现代技术改造传统农业,使技术创新嵌入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等各环节并提升全产业链的绿色安全度。积极利用农业物联网技术,发展“智慧型”绿色农业,促进生产要素配置合理化、大幅提升绿色农产品供给侧质量。

4.5 增强林下经济的营销推广

绿色营销是环境保护意识与市场营销相结合的现代营销观念。林下经济发展要符合现代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增强、消费水平提高、消费观念转变、渴望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和现实要求,以绿色、自然、和谐、健康为主题,做好宣传引导以产品的包装工作,充分运用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农超对接等现代营销手段,引导创造有益于人们健康和社会环境的绿色消费,提升林下经济的整体社会形象,进而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实施“互联网+林下经济”行动计划。全面推进互联网与林下经济生产、经营、管理、服务融合发展,促进林产品电商化经营,推动传统产业与电子商务融合转型,形成更加契合消费者需求的有效供给。要高度重视品牌优势,打造宁化县林下种植养殖产业的优势产品和知名品牌。

5 林下经济发展建议

5.1 加强组织领导

发展林下经济是我国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的一件大事。各级党委、政府要积极探索靠山兴林、兴林富民发展林下经济的绿色扶贫开发之路,拓宽农民就业增收致富空间。县政府要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不断完善各项林下经济经营制度,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可靠的保障,成立由改革、财政、农业、林业等相关部门组成的林下经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组织领导和监督协调全县林下经济建设,把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和示范点建设、扶持政策执行力度以及提供服务质量方面,作为考核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内容,确保各项目标任务和保障措施落实到位。

5.2 落实政策扶持

认真落实国家、省、县发展林业产业的相关政策,包括林地使用政策、收益分配政策、税收优惠政策、资金扶持政策等。加大财政对林下经济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县林下经济建设项目,用好用活林下经济专项补助资金。积极协调争取金融信贷优惠政策,推行林业普惠金融,开展政策性保险试点,引导更多信贷资金为龙头企业、农村合作社和林下经济种养大户提供金融支持。加快林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离管理及经营权不动产登记。依法保证林下经济经营主体的合法权益。加大涉林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在交通、水利、电力、通讯配套建设等方面形成有利于林下经济发展的配套基础设施与环境。

5.3 强化科技支撑

大力推广林下高效种植养殖新技术、新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增加科技贡献率,保障林下经济健康稳定地发展。加大与省内外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协作,共同开展林下高效种植养殖关键技术的攻关研究和现有技术成果的推广普及,兴建一批林下标准化种植养殖科技示范园,加快科技推广步伐。通过高薪聘用、选送进修、学术研讨、科技交流、技术培训等手段,培养一批服务于林下种植养殖产业的技术专家和农民技术员,充实到全县林下经济建设产业基地,保障林下种植养殖产品生产的科技含量。要高度重视品牌优势,鼓励引导产品申报“三品一标”认证,打造县域林下种养业的优势产品和知名品牌。支持发展市场短缺品种,优化林下经济结构,淘汰技术不达标、污染大、破坏环境的落后生产方式,切实帮助相关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积极促进林下经济产品深加工,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

5.4 健全服务体系

指导支持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组织建设,提高农民发展林下经济的组织化水平和抗风险能力。推进林权管理服务机构建设,为农民提供林权评估、交易、融资等服务。鼓励相关专业协会建设,充分发挥其政策咨询、信息服务、科技推广、行业自律等作用。加快社会化中介服务机构建设,为广大农民和林业生产经营者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开展林下经济产品生态原产地保护工作,完善林下经济产品标准和检测体系,确保产品使用和食用安全。逐步形成与全县林下高效种植养殖业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相适应的、完善的配套服务平台体系。

5.5 促进生态建设的有机统一

发展林下经济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要充分考虑当地生态承载能力,适量、适度、合理发展林下经济。严格土地用途管制,依法执行林木采伐制度,

依法保护生态环境,坚决摒弃损害甚至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和做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努力供给出更多更好的生态产品,推进美丽宁化建设。

林下经济是在当前林业发展方式发生根本转变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取得重大进展的形势下出现的新生事物,发展林下经济是推进林业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内容。本文分析了宁化县林下经济发展现状,归纳出林下经济结构的4种模式,即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林下采集加工、森林景观利用。对这4种模式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比较,分析其原因,指出宁化县林下经济经营模式较为粗放,存在布局不科学,缺乏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化程度低、规模较小等一系列问题。在此基础上,探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县域林下经济发展的思路和建议,为今后加快林下经济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猜你喜欢

林业经济发展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林业勘查设计》简介
《林业勘查设计》征稿简则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国企发展如何提高“质感”——以陕汽党建引领发展为例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land produces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教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