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栽培技术存在的问题及相关措施分析
2019-08-30张引郑燊
张引 郑燊
摘 要 中国是水稻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每年水稻的总产量已达2万亿吨,而水稻消费总量占整个粮食产量的50%。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机械化设备和先进技术广泛应用在水稻种植过程中,极大地提高了水稻的产量和種植效益,对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分析了当前我国水稻栽培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可以通过选择优良的水稻品种、采用测土配方施肥、加强水稻田间管理等方式,提高水稻种植效益。
关键词 水稻;栽培技术;测土配方施肥;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S511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9.14.012
我国是世界上栽培水稻最早的国家,有着丰富的水稻栽培经验。水稻不仅可以作为主食,而且还是酿酒的主要工作原料,其外壳和秸秆可以作为饲料喂食牲畜。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快速发展,我国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农村从事水稻种植的人口不断减少;同时,为了提高绿化率,国家大力支持退耕还林,农村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由于水稻种植人口与耕地面积减少,导致水稻供求压力紧张[1]。我国作为水稻种植大国,提高水稻种植效益对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增收,确保国家粮食战略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1 我国水稻栽培技术存在的问题
1.1 选种不当
由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农业科技化水平低,且大多数农民的文化水平有限,因此水稻栽培时仍然采用传统的栽培种植技术。但是,随着农业不断发展,过去传统的种植技术已经不适用于当今水稻的生产。比如在种植水稻时,同一区域的农民往往会选择同一水稻品种进行种植,一旦这一区域内某一地块的水稻种子或者水稻秧苗出现病虫害,可能会导致交叉感染,从而影响到整个区域水稻的产量和质量。
1.2 农药肥料使用不合理
水稻一般为连茬种植,因而对土壤养分消耗比较大,且不同生长阶段水稻所需养分不同。如果水稻不同生长阶段所需的养分没有得到充分补充,那么很容易出现叶子枯萎发黄等营养不良现象,导致水稻发育不良,影响产量。传统的水稻生产过程中,施肥多数以农村的猪粪、人粪等农家肥为主,虽然其中含有大量的有机质,但是不能完全满足水稻的养分需求。为了提高水稻的产量,农户在水稻种植时会施加大量的尿素、钾肥、磷肥等肥料,以满足水稻所需养分。然而,如果过度使用化肥,会导致化肥不能完全被水稻吸收而沉淀在土壤中,最终导致土壤表面变硬,出现裂痕,不利于水稻生长[2]。
水稻比较依赖自然环境,因而在不同生长阶段,会出现不同的病虫害,比如种子期容易出现恶苗病、稻瘟病、白叶枯病等病害;育秧期容易出现绵腐病;分蘖期容易出现稻瘟病、纹枯病等病害。此外,水稻种植中常见的害虫有稻飞虱、稻蓟马等。为了有效防治病虫害,农民会大量喷洒农药,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水稻的质量,降低了水稻的经济效益。
1.3 水稻育秧技术和播种时间不科学
目前,我国水稻种植仍然采用传统的水稻育秧模式,即在整个育秧期间,对秧苗进行淹水管理,利用水层对秧苗进行保温防寒,长到一定高度以后将秧苗进行移植。这种育秧方式容易拔除秧苗,且秧苗不易损伤。但是,采用这种育秧方式,秧苗长期淹水,氧气供应不足,会影响秧苗移栽扎根生长。我国中西部地区农业机械化水平比较低,大部分地区依然采用人工方式插秧,导致秧苗间隙过大或者过小,也会影响到秧苗的正常生长。水稻播种时间也会对水稻产量产生较大影响。如果播种时间过早,会导致秧苗被冻死;如果播种时间过晚,则会影响到秧苗的正常生长[3]。
2 优化水稻种植技术的措施
2.1 科学选种和育苗
选种工作直接关系到水稻的产量和质量。在选择水稻品种时,需要结合当地自然条件、土壤条件,选择适合当地环境、抗病性以及抗逆性较强的优质水稻品种,降低病虫害对水稻的影响。为了提高水稻的发芽率,在育种时可以用60%吡蚜酮浸泡种子,及时杀死水稻种子中的寄生虫和病菌病毒。水稻育秧可以采用湿润育秧法,采用这种育秧方式,种子出苗快且出苗整齐,秧苗移栽以后不容易出现立枯病。水稻播种后,可以在秧田加盖塑料薄膜,给秧苗保温增湿,防止秧苗烂芽烂种,以提高种子成活率。秧苗长到一定高度以后,需要移植,可以采用插秧机进行插秧,并确保秧苗之间的间距相同,每棵秧苗都能够吸收到充足的养分[4]。
2.2 采用测土配方施肥
测土配方施肥是指通过科学的方法对某一区域内的土地肥力、酸碱性、微生物等进行定量或者定性分析,得出该区域的土壤特性,判断该区域适合种植的农作物种类或者需要补充的营养元素种类,以提高农作物产量,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2005年以来,国家不断加强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推广力度。测土配方的施肥技术主要步骤如下:田间试验→土壤测试→配方设计→校正试验→配方加工→示范推广→宣传培训→效果评估。田间试验是获取各类农作物最佳施肥量、施肥时期、施肥方法的根本途径,从而掌握不同农作物所需肥料,为配方配比提供参考;土壤测试是实施肥料配方的主要依据,通过土壤测试,可以了解土壤的肥力;配方设计是整个测土配方施肥的关键,通过田间试验和土壤测试后了解土壤肥力和农作物所需元素,划分不同的施肥分区,根据农业专家意见,制定不同作物的施肥配方;校正试验是根据测土配方实施对农作物的增产情况,进一步修正施肥参数,完善测土技术配方;配方加工是普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关键环节,根据不同的地区的差异,采用不同的加工方式;示范推广是当前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的难题,我国水稻种植的历史悠久,如何打破农户传统种植意识,采用科学的种田方式是当前推广的主要工作;宣传培训是提高农民科学施肥意识、普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重要手段;效果评估主要是检测测土施肥的效果,并不断完善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方案。通过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可以解决农作物和土壤之间的供肥矛盾,可以根据农作物的实际需求,有针对性的补充营养元素,使农作物各类营养平衡,满足其生长发育需求。在水稻生产过程中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可以降低肥料的用量,提高肥料的利用率,改善水稻品质,节约其生产成本。
2.3 水稻田间管理
水稻生长阶段要做好田间管理工作,确保水分充足。水稻生长对水的需求量较大,因此在生长阶段,必须加强水稻田的田间管理,防止水稻缺水。在分蘖期采用薄水间隙灌溉,遇到低温的时候用深水灌溉,给秧苗保温,避免低温导致秧苗死亡,提高秧苗的成活率。当群体秧苗达到了目标穗数的80%左右,要立即排水搁田。水稻孕穗期建立浅水层,引进间隙水灌溉,稻穗成熟变黄以后,要及时断水,在水稻田四周挖水沟,及时将水排出去,否则后期会导致水稻出现倒伏现象。水稻秧苗移植半个月以后,要及时去除稻田中的杂草,以免杂草吸收田间的养料,影响到水稻植株生长[5]。
2.4 加强水稻病虫害防治
水稻生长发育期间,受到天气或者周围环境的影响,易出现病虫害。病虫害可能导致水稻减产,影响到水稻质量和产量。因此,必须做好水稻病虫害管理。根据水稻不同生长阶段的病虫害发生情况,采用不同的病虫害防治方法。水稻生长期间容易出现赤枯病、黑粉病等疾病,严重影响到水稻正常发育,会导致水稻植株矮小、生长发育缓慢,严重时可能导致植株枯死。赤枯病水稻是由于稻田温度过低、缺乏营养元素或者施用未腐熟的有机肥等原因造成的,是水稻常见生理性病害,严重时可引起水稻减产50%以上。出现赤枯病以后,首先要找到发病原因,然后采取相应的防治方法。黑粉病主要发生在水稻开花期或者成熟期,染病的稻粒呈污绿色或黄色,内有黑粉状物,并伴有黑色液体流出。黑粉病主要是由于水稻种子或者土壤带有病菌,从而影响到水稻的正常发育。因此,水稻种植前,需要对种子进行杀菌消毒,并选择抗病性较强的水稻种子,以提高种植的成活率。此外,水稻田要实行轮作,不能施用非腐熟的有机肥。水稻插秧以后,可以采用60%吡蚜酮·20%烯啶虫胺水分散粒剂防治矮缩病和稻飞虱;秧苗分蘖以后,可采用60%吡蚜酮溶液防治螟虫。
3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水稻种植产量低主要是由于水稻栽培过程中选种不当、农药化肥施用不合理、水稻育秧技术和播种技术不科学等原因造成的。因此,需要加強水稻种植的选种培育,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加强水稻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提高水稻的产量和质量。
参考文献:
[1] 李少林.水稻栽培技术与提高水稻种植效益的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31):274.
[2] 王秀敏.水稻栽培技术与提高水稻种植效益的措施[J].乡村科技,2018(33):86-87.
[3] 杨春雨.浅谈我国水稻栽培技术现状及提高种植效益的解决措施[J].农业与技术,2018,38(5):104-105.
[4] 耿维.浅析水稻栽培技术与提高水稻种植效益的措施[J].农业与技术,2019,39(4):113,115.
[5] 舒泽,涂保强.水稻栽培技术与提高水稻种植效益的措施[J].新农村(黑龙江),2018(14):45.
(责任编辑:赵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