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口火车站
2019-08-30陆小鹿
陆小鹿
十多年前,看民国大戏《金粉世家》,对最后几个镜头记忆犹深:家道破落的七公子金燕西提着行李,缓缓走上火车站台的台阶,准备远走他乡。此时,在他之前离家出走的妻子冷清秋,抱着他俩的孩子,正坐在一列背道而驰的火车上。曾经生离死别的恋人,从此擦肩而过,天涯两散。这一幕看得我流下眼泪。
后来得知,这几个镜头是在南京浦口火车站取景的。除了《金粉世家》,还有不少影视剧组比如《情深深雨漾漾》也曾在这里取景。浦口火车站之所以备受影视剧组的青睐是因为它较好地保留了民国时期的风貌,这在现时的中国已经不多见了。
浦口火车站,在文学作品中也曾出现过。中学时,我们都学过朱自清的散文《背影》,那个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再穿过铁道,爬上月台去买橘子的父亲,正是在浦口火车站送别他的儿子北上求学。火车站,总是充满感伤的离愁别绪,仿佛江南梅雨季节连绵不断的雨,弄得人心里湿漉漉的。
但我对火车站,还怀有另外一种情愫。我很小就向往火车,那时我的家乡还没有通火车,火车就是我的诗和远方,我幻想着有朝一日能够坐上火车去看外面的大千世界。
后来,长大了,终于坐上火车,去了很多地方,很享受在“哐当哐当”的铁轨声中看窗外飞驰而过的流动的风景。各种交通工具中,我百坐不腻的是火车,这才明白,儿时留下的情结是多么深入骨髓。
初秋,偷得浮生两日闲,搭上高铁去到古都南京,第一站想朝拜的就是浦口火车站。浦口位于南京的西北部,从高铁站下来,叫了辆出租车,司机问我:“去浦口火车站干吗?那里早就不通客车了。”我答:“去呼吸下民国气息。”
距离上一次来南京,七八年时光悄悄溜走了,透过车窗,我发现古都南京变时尚了。从高铁站去浦口,车子穿过一条长约上千米的长江隧道,非常令人惊艳。这么时尚的南京,还能感受到民国气息吗?
当司机把车停在一个陈旧的长廊建筑前,我放下了疑虑。这是一座拱形的英式雨廊,双柱支撑,在今天看来,仍有非常强烈的设计感。雨廊之下,几个中年女人,正身着旗袍,手握折扇,在相机镜头前摆出古典造型。是的,这就是已有百年之龄的浦口火车站,作为当年津浦铁路的终起点,一个世纪前,这里见证了多少人来人往、车进车出。
从拱形的雨廊走到斑驳的候车大厅,时光的印记四处可见。门窗早已封闭,灰尘像做填充游戏似的爬满了窗户,不少游客在布满灰尘的窗户上留下到此一游的痕迹。我趴在什么也看不见的窗户上努力往里看,当然什么也看不见,不禁惘然,叹时代变迁,喧嚣不再,如今的候车大厅早已定格成一个寂寞而苍凉的背影。
或许,也不能算是寂寞。从候车大厅往北走,一路还可以看到不少民国老建筑:破舊的振兴旅社,挂着火车站标志的食堂招待所,还有掩映在翠绿梧桐树下的行李包裹提取处……好在,南京政府将这些承载着历史记忆的老建筑,作为不可移动文物妥善地保护起来。对比那些被无知者拆除的历史建筑,浦口火车站是幸运的。
或许,也不能说它苍凉。那些朝气蓬勃的90后姑娘小伙们,三三两两,以它为背景,摄下年轻的妍丽的容颜,青春中和了沉重,在勾起人怀旧的思绪之后,又将人拉回到鲜活的现实。
走在南京初秋轻柔的风里,我就这样,脑海里不断切换着场景,今天与昨天相会,中年与童年遥望……不知不觉走到一条叫阳沟街的路上,一辆装载货物的列车正“哐当哐当”地从眼前经过。铁轨处红灯闪亮,护栏放下,等待穿越铁道线去街另一边的行人,被挡在护栏之外。我从来没有看过这样的景致,一时有些感动,这电影般的镜头怎么就给我幸运地撞上了?
五分钟后,护栏抬起,货车已经远去,推着自行车或者步行的行人穿过了铁道线。我信步走上铁轨边的一架天桥,站在天桥上俯瞰、远眺,弯弯曲曲四通八达的火车铁轨渐伸渐远,弥漫出浓郁的年代感。我一时又有些恍惚了,我这是在2018还是1918?我仿佛走在民国的浦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