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龙 不忘初心 推动国内创新药研发
2019-08-30李玲
李玲
他是行事低调,孜孜不倦的大学教授,他是医药研发领域苦心修行20余年的科研工作者,他也是致力于推动中国药物创新水平的企业家,他就是王小龙。
十年前,他离开全球最大的生物制药公司美国辉瑞公司,带着改善中国创新药现状、为中国病人研制高质量创新药的初心回到国内。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十年的发展和积淀,王小龙的各类创新主体俨然已成为跨国药企、本土药企、科研机构、产业资本、高端人才集聚的创新高地。
不忘初心 坚守民族医药梦想
1998年,王小龙于南京大学化学系毕业,来到医药学处于世界前列的美国凯斯大学攻读博士,2004年获得药物化学博士学位后,跟随2001年诺贝尔获得者 K. Barry Sharpless教授从事酶自主装抑制剂在新药研发中的应用。2006年,王小龙加入著名的美国辉瑞公司的研发中心,并于2008年因在PI3Ka临床候选化合物PF-04691502的研发过程中的杰出贡献获得了美国辉瑞年度个人贡献奖。
王小龙虽身处异国,但时刻惦念着祖国的发展。2010年,在美国生活工作十年的他带着最真挚的情意,回到了祖国。很多人问他,在美国那么好的发展前景,为什么要回来?王小龙博士回答说:“要为祖国的医药发展尽一份力,使中国的病人受益。”他选择了回到南京。“江苏省为大力实施人才强省战略,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面向海外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家乡南京市高度重视科技创新,给予了政策上的众多利好。”
回国后,王小龙就任南京中医药大学药物合成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并负责药学专业药物化学课程的教学。从教以来他注重本科生教学,以身传教,积极支持指导学生参加挑战杯,获得多项区、市、省部和国家级科研和创新创业课题,被评为2011年全国优秀中医青年并应邀在大会作报告。受聘于南京中医药大学后,王小龙组建了由两名讲师和十余名研究生组成的科研队伍,开始从事中药结构改造、药物合成、抗癌新药等方面的研究,不到两年的时间内,开发出三类新药氨柔比星转让给江苏正大天晴制药公司,实现了南中医化学药零的突破。2015年,他创立南京格亚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从事生物医药研发外包和药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以响应省市科技创业的号召和积极服务地方经济。
2018年3月,南京中医药大学与南京江北新区药谷签订共建的新型研发机构南京圣鼎药物研究院正式成立,研究院承载开展科技研发、科技成果转化、科技企业孵化和高端人才聚集和培育四大功能,由王小龙博士主导,包括程建明、巢建国、李俊松、李念光四位教授组成的科研团队为基础,凝聚了诺贝尔化学奖得主Barry Sharpless教授领衔的研发团队和Gordon Alton、Jim Na等前美國辉瑞研发团队,聘用了Jim Na、HongJian Jiang等数十名在美国辉瑞、默克等大型药企多年工作经验的海归团队,组成了150人的科研阵容,旨在依靠南京市政府的政策和资源引导下,在社会资本和海归人才团队的支持下,依托学校“双一流”学科,和国家级江北新区平台,致力于生物医药行业的发展,服务地方经济和医药产业。
研究院目前已孵化生物医药行业企业3家,已在仙林建成4000㎡实验室,在江北新区拥有800㎡实验室3000㎡研发大楼。研究院已在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肿瘤治疗方面自主拥有多项生物医药领域的技术储备,开发了几十个高端原料药及中间体的开发工艺,数个新药项目和仿制药项目同步在研,已申请专利和拟申请专利项目数十项,与正大天晴、常州四药、豪森药业、齐鲁制药、TEVA、LUPIN、波兰制药、DAEWOONG、日本卫材等国内外著名药企建立了战略合作业务。
从南京中医药大学药物合成技术研究中心的组建,到南京格亚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的创办再到南京圣鼎药物研究院的正式成立,在研发和临床上取得的成就,有赖于中心负责人王小龙博士的强力推动,更离不开他多年一线的研发经验和为“人类健康而努力”的质朴初心。
一路走来,王小龙博士坦言,做科研是一件压力很大的事情,每一次成功的背后都伴随着汗水和孤独。日复一日攻坚克难,需要热情,更需要强大的使命感。
产学研结合的实践者
过去我国由于技术、人才、资本等方面距离发达国家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因此医药工业的绝大部分为仿制药。随着国内对于创新的大力扶植,像王小龙一样的海外优秀生物医药人才的归国浪潮,加上国家利好政策的出台,国内创新药企加大研发和技术引进的投入,很多项目逐渐收获落地,创新将是医药行业发展主旋律。
在海外的学习和工作的经历给王小龙博士打开了新思路,美国的科研学术以产品的未来应用和产业化为核心,追求科学真谛,一项技术一般先由大学或研究所率先开发,小型的生物技术公司紧随其后,往前推进技术的应用,等到可以往产业化方向走的时候,再与大型制药公司合作,做临床试验和上市销售,即在研发过程中学术和产业化相辅相成。
王小龙注重产学研融合,积极践行校企结合引领医药创新,一面带领八名副教授和讲师在高校的研发中心做基础性研究,一面在药物研发公司做新药开发,公司从起初借助学校和地方政府的研发平台到现在有150人的研发团队、年产值6000万的成熟型药物研发公司。2018年,为响应南京地方政府“一号文件”的号召,积极把科研成果向经济效益转化,专门成立了药物研究院,在自主成果转化的同时从国外引进新的技术,将新药项目落地到江苏来做临床试验,从而在中国推向市场。与此同时在江北新区成立了一个孵化器,利用社会资本用来孵化自主研发的项目以及引进的项目,和国内大型投资机构以及药厂合作,弥补国内高端以及基础科研方面创新的不足。
“早期我国因为人力、原材料、场地等方面具有成本优势,而技术创新实力不足,因此国内的制药工业存量市场以仿制药为主。但现在国内仿制药绝大部分品种存在大量重复批文,低质低价竞争,环境恶劣。重心向创新药的转移才能支撑药企的长足发展,维持甚至超过原有的增长。”王小龙说。“21 世纪以来,国外大型药企的创新药研发成本不断上升、周期越来越长、新药推出速度减慢,同时伴随前期大批专利药物陆续到期,因此销售增速放缓。但发展中国家药品市场由于医药制造业向较低成本地区的转移以及本身在健康产业和研发上的投入增多,未来可保持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的较快发展。”
王小龙一直坚持“产学研结合”的药学学科发展路径,把基础研究与应用转化紧密联系在一起。回想二十多年的学术研究,王小龙指出“产学研”的必要性。“为什么做科研?我觉得不应该只是单单为了几页论文而已,能转化成实实在在的产品的科研才是真学术。”王小龙认为,产学研合作中技术、人员、资金、市场四大要素缺一不可,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是提高中国医药行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必由之路。其不仅能够加速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而且将实现我国比较优势的革命性转移和升级,即从单纯依靠低成本和廉价劳动力,转向由巨大产学研资源整合、凝炼而形成的创新力。当前,产业结构转型面临缺乏核心技术和创新人才不足两大困境,关键问题是没有形成产学研的合作创新体系。为了大力推进产学研合作的创新国策,必须努力实现体制机制、合作模式、创新人才培养三大突破。
构建“产学研”一体化模式,把中国医药领域的研发项目转化成市场产品,这是王小龙博士在美国做研发时就埋下的心愿,是一个医药科研工作者的情怀和抱负。王小龙认为,科学家、资本和企业同力协契,必然会催生一个生物医药创新及发展的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