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荔冬枣:盐碱地里的逆袭
2019-08-30韩啸
韩啸
“无边河滩,地属秦川之宝;千里飘香,人沐纯朴之风”。这是陕西大荔县广为流传的《冬枣赋》开篇之言,道尽了这片沃土的厚重与沧桑。从西汉开始,冬枣就在这里生根发芽,成为大荔农业生产、文化血脉中不可或缺的一条线索。2019年3月,大荔正式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第二批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曾经的“中国枣乡”,正在书写现代农业的新篇章。
土地绿了,产业旺了,农民富了,曾经贫瘠的盐碱地,蹦出了个大皮薄、核小肉厚、口感脆甜的优质冬枣,零敲碎打的散户经营,成为了在全国具有示范效应的规模化生产基地。其间大荔人经历了什么,谁将产业活水浇进了曾经荒芜的盐碱地?近日,笔者来到了大荔一探究竟。
修渠建棚让冬枣在盐碱地上扎根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大荔县安仁镇小坡村流传着这么一句话:“近看水一片,远看全是碱,种啥啥不长,群众真可怜。”几句调侃,说不尽的无奈。那时候,村民们面对着一望无际的盐碱地一筹莫展,一亩地五块钱给人种都无人问津,人均年收入只有480元。2000年,小坡村被列为省定贫困村。产业落后、生活贫困是笼罩在每个小坡村人心头的阴霾。
二十年后,小坡村变成了“中国冬枣第一村”。逆袭是怎样实现的?村支书薛安全参与、见证了小坡村的剧变。“当时村里穷得没办法,村“两委”干部就和村民代表一起,去山东、河北考察,那些和小坡村情况类似的地方真没少走。”几趟下来,一些耐盐碱经济作物逐渐走进了视线。
从自然资源上来看,大荔县昼夜温差大,年日照时间达到2385.2小时,光热、积温等条件都适合冬枣生长。在对种植成本、技术规范、市场销售等诸多因素进行充分考量之后,小坡村在2001年前后选择了冬枣作为村里的脱贫产业。
然而,过程远非预期那样顺利,各种困难接踵而至。
“地底下5米就有水,但是碱性太高,不能浇地,只能修水渠。那时候村里没钱,20多公里的渠修了两年才修好。”说起修渠引水这件事,薛安全至今还唏嘘不已。
2003年9月,本该是冬枣收获季,大荔县却遭遇了罕见的暴雨灾害,小坡村的冬枣出现大面积裂果,“皮薄肉嫩”的果子还没采摘就烂到了地里,不少农户颗粒无收。这场雨浇凉了人心,不少村民开始怀疑种冬枣是不是一个正确的选擇。2005年,为了免受暴雨带来的损失,枣农纷纷建起了防雨棚,雨虽然防住了,但错过了最佳上市时间,经济上还是受了损失。
就此放弃,绝不是关中人的性格。从2005年到2010年,薛安全和9名党员注册成立了“大荔县绿源农庄专业合作社”,为村民统一提供生产资料采购,冬枣贮藏、销售和技术培训等服务,带领大家一起摸索技术,共同闯市场。
在经历了露地、竹木、水泥大棚等一次次探索后,2010年合作社建起了180亩温棚:枣芽冒尖的时候在棚顶覆盖棉被,将棚内温度保持在一定范围,这样冬枣成熟的时间就提前了;同时通过科学选种、嫁接等手段来保证冬枣的品质。终于,“温棚”里的冬枣在悉心呵护下,躲过了暴雨,赶在其他产区冬枣集中成熟期之前上市,抢占了市场先机,获得产量、效益的双丰收。那一年,全村的冬枣收益达到260万元,村民李建华的10亩冬枣,更是被一个浙江客商以23万元的价格“包圆”,小坡村轰动了。
抱团闯市场扩面增效树品牌
从2002年到2018年的16年间,小坡村的冬枣种植面积陆陆续续扩大了25倍,总面积达到15000亩,其中设施冬枣12000亩,年产量总计1.8万吨,冬枣总产值达到1.2亿元,村民人均年收入18700元。
9月中下旬是冬枣集中上市的季节,每到这个时候,小坡村都迎来全国各地客商洽谈采购,每天六七十辆货车从这里“满载而归”。
为了复制小坡村的成功经验,大荔县委、县政府整合农业、林业、财政、交通、水利、移民、农办、国土等部门资源,投资2000余万元在小坡村建设万亩有机冬枣现代科技产业园,并于2017年投资5000万元建设中国枣文化博览园。以小坡村为中心,辐射带动周边安仁镇、朝邑镇、范家镇、赵家渡,涵盖15万亩重点产区,“万亩枣园”成为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产业风景。伫立于万亩大棚中心的观景台上,能看到远方大棚顶上有4个高大的广告牌,依次喷有“枣赢天下”4个红色大字,彰显出大荔人的豪气与底气。
小坡村进一步拓宽视野打开思路,与文旅企业按照“政府+村集体+公司”的合股联营模式,建成了5.6公里观光火车环线、青少年拓展训练基地等三产项目,把当地冬枣的产业故事、历史沿革等内容,以上百个宣传展牌的形式布满景区周围,营造浓厚的冬枣文化氛围。现在,这里每年接待游客4万人次,旅游收入达到200万元,按照5︰3︰2分红模式,实现政府、村集体、村民三方共赢、长效受益。
小坡村的冬枣产业,从个人的单打独斗到抱团发展,从一产到三产的多元延伸,是整个大荔冬枣现代化转型的一个缩影。合作社、龙头企业的出现,有效推动了传统主体同市场的对接,从种植技术、市场信息、产品质量、产业链延伸等多个维度推动冬枣产业的整体提升。
位于大荔县沙苑边缘地带的新禧农场冬枣农场合作社,已经吸收带动周边260多户农民的6000多亩冬枣入社。为了保证冬枣品质,合作社专门制定了一套严格的管理种植技术和方法,比如定期对成员的土壤进行采样化验,必须施用有机肥,严禁使用催熟、增色激素和任何可能残留的农药。同时,合作社也为社员提供统一的冷链运输、销售、品牌打造等“一条龙”服务。
合作社负责人张全喜说:“以前种枣都是自己单干,不光市场议价能力弱、市场信息闭塞,冬枣的品质也无法保证,没有品牌。”现在,合作社已经直接与沃尔玛、家乐福等大型商超签订供货协议,2018年销售额达到1300万元。2019年又与中国最大的水果全产业链企业佳沃签订了2000万元的供货合同,合作社产品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
产管结合标准化生产提档升级
2018年,大荔全县冬枣面积达到了42万亩,产值从2006年的10亿元增长到50亿元。
大荔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冬枣产业发展,为了进一步推动冬枣产业的规模化、标准化,成立了红枣局、果业局等专门管理机构,并设立大荔县现代果业发展专项资金。县财政每年投入800万元,重点用于冬枣果品提质增效、标准化示范园建设、技术培训、果品质量安全追溯、新品种引进、果品宣传推介、品牌建设、营销网络建设等。
目前,全县几个重要的冬枣产区都设立了物流和交易中心,配套设施日渐完善。同時,根据不同产区建设成本、冬枣品类、上市时间等因素,大荔县陆续出现了冷棚、双膜大棚、钢架大棚、春暖式大棚、日光温室等种植方式,每年从5月末到10月初都有新鲜冬枣上市。超长的成熟期和销售期有效避免了扎堆上市导致的价格不稳定。每年五、六月最早上市的一批冬枣,可以卖到100多元/斤,一亩两分地的大棚最高可达10万元左右的产值。农民富了,日子越过越敞亮。张全喜就给自己的冬枣起了个特别形象的名字——“金蛋蛋”。
大荔县农检中心主任李云告诉笔者,目前全县有30多万人和300余家枣业公司直接参与冬枣产业,种植面积还在以每年3至5万亩的速度递增,成为了全国最大的鲜食冬枣生产基地。大荔冬枣获得了国家地理标志商标认证。
“接下来,大荔冬枣将进一步朝着标准化、智能化、优质化的方向去提升,坚持‘产出来和‘管出来两手硬。”李云说,“每年销售旺季,由红枣局、公安局、司法局、市场监管局、农业执法大队、农检中心等部门联合组成的‘冬枣市场治理执法巡查大队可能也是大荔独有的,执法队员会不定时、不定期对各大交易市场进行突击检查,对‘摘青上市、晒伤销售等有损大荔冬枣品牌形象的产品就地销毁。”
同时,大荔冬枣在生产上也逐渐呈现出智能化、标准化的趋势。在位于大荔县羌白镇西的新颖现代农业产业园内,负责人霍新颖向笔者展示了完全智能化的管控流程:根据作物生长的不同周期,在手机上一键启动自动灌溉程序;如果将时间设定为早上9点到下午4点,这期间每隔一个半小时,就会自动灌溉5分钟。
“以前这一带都是小农经营,比较粗放,2013年我返乡创业和乡亲们一起建了这个园区,就是要走高科技、纯绿色、精细化的发展道路。”霍新颖说,“智慧农业是我们的发展方向,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品质,实现标准化生产,这也是我们‘新颖品牌的优势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