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逸》颇有当代价值

2019-08-30周玉秀

博览群书 2019年7期
关键词:周公金文尚书

《尚书》是我国流传至今最早的历史文献汇编,记录了尧舜禹夏商周时期君上与臣子谈论的为政之道,是一部重要的经书元典。它曾由孔子芟夷翦截,保留了“足以垂世立教”的机要,贯穿着儒家“祖述尧舜,宪章文武”的仁政思想,是历代帝王案头必备的政治教科书。

今天读《尚书》,其蕴涵民本思想的政治理念,仍然触动着我们的心灵,促使我们深入思考:政权靠什么来保障?《尚书》说:“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必须敬畏天命,惠保斯民。人民才是国家的主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什么样的君王能保民?《尚书》说:“惟日孜孜,无敢逸豫”, “受责俾如流”;“官不及私昵,惟其能;爵罔及恶德,惟其贤”。统治者要克勤克俭,从谏如流,任用德能兼备的人才,富民强国之道正在于此。怎样做才能保民?《尚书》说:“明德慎罚”,“惠不惠,懋不懋”;“有德惟刑”,“咸中惟庆”。立法的目的是教导民众敬法守法,明明德,做新民;而不是依势怙威,滥杀无辜。孔子也说:“必也,使无讼乎!”

随着历史的演进,《尚书》的精神内涵也在不断丰富发展,本期所刊四篇文章,正是从不同视角对《尚书》治国理念的新诠释:《康诰》,周公国政的纲领,德与法相辅相成而德为主、法为辅;《无逸》,用后世的语言传达着周公的情怀,告诉人们“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真谛;《吕刑》,穆王的祥刑,透露出时易事宜、以德护法的改革精神;《秦誓》,一代霸主秦穆公的“悔过词”,蕴含着重用贤才、锐意图新的远大谋略。这些正是《尚书》治国、修身思想的精髓,它必将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征程中焕发出更加理性與智慧的光芒。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周玉秀

《无逸》的语言特点

《尚书》周诰之文,诘屈聱牙,号称难读,因为它们是《尚书》中保留的比较原始的周初文献。刘起釪先生说,由于语言历史演变的趋同性,使得周初渭水流域方言中的一些独特的东西逐渐被扬弃,春秋战国的语言中已不用了。而《大诰》篇中保存了西周语言的一些特色(参刘起釪《尚书研究要论》,齐鲁书社2007年版,P532—533),如:虚词方面,大量使用“大”“诞”“允”“义”“无”“率”“攸”“惟”“若”“越”“肆”“迪”“丕”“胥”等;实词方面,有不少独特意义的名词、动词和代词,如人称代词“卬”(第一人称)、“尔”(第二人称多数)、“汝”(第二人称单数)、“厥”(他称领格),指示代词用“兹”不用“之”等。这都是西周初年诰体文献的用词特点,可以作为研究《尚书·周书》其他各篇语言的参照。

《无逸》篇也是《周书》诰文之一,学界大多认为是周初文献,但其语言特点与《大诰》等周初其他诰体文献有所不同。其中虚词主要有连词“则”“肆”“以”“用”、介词“于”“自”、助词“之”“攸”和语气词“其”,如:

1.先知稼穑之艰难,(乃逸)则知小人之依。

2.肆中宗之享国七十有五年。

3.文王不敢盘游于田,以庶邦惟正之供。

4.自朝至于日中昃,不遑暇食,用咸和万民。

5.能保惠于庶民。

6.自朝至于日中昃,不遑暇食。

7.厥子乃不知稼穑之艰难。

8.祖甲之享国三十有三年。

9.乃非民攸训,非天攸若。

10.君子所其无逸。

以上所列,除“肆”外,都是春秋战国文献中的常见虛词及其常见用法,而《大诰》及周诰其他各篇中常见的虚词,《无逸》中却多未出现,如“越”作连词介词语助词等,《大诰》中有9例之多,《无逸》未见1例,这是值得研究的。限于篇幅,下面仅从“之”的用法及联合式结构两方面论析《无逸》篇的特殊性。

据张文国先生统计,今文《尚书》中“之”共出现223次,用在修饰限制语和中心语之间的121例,作指示代词的55例,插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的37例,作宾语前置标志的8例,作结构助词用在人名地名中的2例(参张文国《〈尚书〉语法研究》,巴蜀书社2000年版,P55—66)。前两种用法先秦其他传世及出土文献中均常见,可不作讨论;最后一种情况《无逸》篇中未见,也可忽略。这里就第三、第四种用法作较详细的分析。

“之”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的37例,见于今文《尚书》之《盘庚》《西伯勘黎》《牧誓》《洪范》《金縢》《无逸》《吕刑》《费誓》《秦誓》9篇之中,此种用法甲骨文、西周金文及《诗经·周颂》中均未见用,《商颂》《鲁颂》、二《雅》和《国风》中则常见,春秋以后的传世文献如《左传》《论语》中则比比皆是。据何乐士先生统计,《左传》中的(主·“之”·谓)式就有531例(何乐士《左传虚词研究》(修订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P67),笔者统计《论语》中有74例。

“之”作宾语前置标志的8例中,《召诰》之“王其德之用祈天永命”,解者一般读作“王其德之用,祈天永命”,似“王其德之用”为宾语前置用“之”复指的句式。于省吾先生则认为:“‘王其德之四字句,‘德乃‘省之讹……言王其省察之,斯固敬德之事也。”(于省吾《双剑誃群经新证 双剑誃诸子新证》,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年版,P96—97)于先生之说正确,此句谓:请王时时省察敬德,以祈天命永延。其他7例仅见于今文《尚书》之《尧典》《盘庚》《无逸》《吕刑》4篇。可见这种句式周初其他诰文中是没有的。

张文国先生指出,今文《尚书》中动词、名词、形容词及副词同义连用者共91例,涉及《无逸》篇的有“严恭寅畏”“遑暇”“咸和”数例(《〈尚书〉语法研究》,P90—100)。“同义连用”是汉语词汇早期复音化过程中的重要现象,同义近义类义乃至反义词连用的联合式结构均可包括在内。但这种现象在今文《尚书》各篇中的分布并不均衡,很有必要以篇为单位进行研究。《无逸》中的联合结构共出现50次,不计重复29例;《大诰》中则仅“逋播、考翼、鳏寡、閟毖、疆土”数例。《无逸》篇中的“教诲、训告、保惠、怀保、嘉靖、诪张、诅祝、耽乐、抑畏、违怨、迷乱、宽绰、咸和、严恭寅畏、徽柔懿恭”等,今文《尚书》其他各篇中均未见,只有“父母”“亦惟”“鳏寡”诸篇中较常见。另外,“艰难”见于《顾命》,“稼穑”见于《洪范》,“荒宁”见于《文侯之命》,“勤劳”见于《金縢》,而这四篇文献皆非周初诰文。上述4词在先秦早期的传世文献及西周金文中分布的大致情况是:“稼穑”,《诗经》5例,见于《大雅·桑柔》(3例)《鲁颂·閟宫》(1例)和《商颂·殷武》(1例);《孟子》1例,《逸周书》2例。“艰难”,《诗经》3例,见于《王风·中谷有蓷》《小雅·白华》《大雅·抑》;《左传》2例。西周金文中有“荒宁”,字作“妄宁”,荒、妄相通,乃方言音变;其他传世文献均未见用。“勤劳”,《左传》1例,《逸周书》2例。就以上文献中用法看,这4个联合式结构都已凝结成词,意义明确,《尚书》中各词用法也是如此。

以上所述反映了《无逸》语言方面的突出特点:春秋以后文献中虚词的常见用法基本具备,联合式结构较多,复音词所占比例高,这是《大诰》及周初其他诰文所不及的。

《无逸》的写作时代

今文《尚书》有“主+之+动”句式的其他8篇文献,《秦誓》《盘庚》《西伯勘黎》《牧誓》《洪范》《金縢》诸篇,据学者研究,都是写于春秋以后或者在流传中经过改写翻译而具有东周语言特点和风格的作品,陈梦家认为《尚书》中的“誓多后世拟作;记事之文如《禹贡》《洪范》等都不早于战国”(陈梦家《尚书通论》,中华书局2005年版,P166)。《费誓》和《吕刑》需略作讨论。

《史记·鲁周公世家》:“伯禽即位之后,有管、蔡反也,淮夷、徐戎亦并兴反。于是伯禽兴师伐之于肸,作《肸誓》。”并引今文《尚书·费誓》文。司马贞《史记索隐》云《肸誓》“《尚书》作《费誓》”。但《费誓》何时所作,历来有不同说法。近人余永梁通过与甲骨文、西周金文的用词比较,认为此篇是鲁僖公所作(余永梁《〈粊誓〉的时代考》,《古史辨》(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PP75-80),证据充分,可以信据。至于《吕刑》,《书序》云“吕命穆王训夏赎刑,作《吕刑》”,内容是穆王告诫诸执法官要勤政慎罚、注重德政。穆王距周初已百年有余,书面语言定然有了很大发展,故其语言与《大诰》等有所不同。

宾语前置用“之”标志的句式,在西周金文中未见。管燮初云:“《尚书·周书》中有些宾语先置的格式,亦见于其它古籍,但是在西周金文中尚未出现。”(管燮初《西周金文语法研究》,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P74)指的主要是“宾+之+动”及其相关格式。潘玉坤也说:“西周铭文宾语前置不多,出乎我们的意料。”“最值得注意的变化要算肯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现象的出现和‘唯……是……式的产生。”(潘玉坤《西周金文语序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P217)然而代词宾语前置现象主要出现在西周中、晚期的铭文中,代词基本为“是”,如“折首五百,执讯五十,是以先行……王賜乘马,是用左(佐)王”(《虢季子白盘》)之类;“唯……是……”式于西周早期铭文仅《令簋》之“隹(唯)丁公报”1例,其中“唯”作语气词讲完全可通,“丁公报”即“报祭丁公”,这种结构殷墟卜辞中就有。可见,“宾+之+动”格式,应该是西周中晚期产生至春秋才普遍使用的句式,今文《尚书》中仅7例,《无逸》篇中就有3例,其他4例仅分布于《尧典》《盘庚》《吕刑》三篇之中,前文已论其写作时代。

据杨怀源先生研究,西周铭文中共有联合式双音词207例(包括甲子记日的51例),其中《无逸》篇出现的联合式双音词仅“荒宁”“小大”“亦惟”3个,其他26例均未见,这说明《无逸》之用词与西周金文大不相同。

因此,可以说,《无逸》具有西周中后期至春秋时期文献语言的特点,它绝不是周公本人或西周初年的原作,而是后人的创作或流传中的改作。正因为如此,西汉的司马迁已无法确定其创作时间,在《周本纪》中说“成王既迁殷遗民,周公以王命告,作《多士》《无逸》”,于《吴太伯世家》又说“周公归,恐成王壮,治有所淫佚,乃作《多士》,作《毋逸》”。这应当有其复杂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是值得深入研究的。

过常宝先生认为:“始于周公而延续上百年的文化革命,推动了文献的创造、编纂、阐释等活动。有不少流传至今的上古文献,虽然定型于战国时期,甚至是汉代,但其实都源于周公革命。《尚书》周诰即为此类文献发生过程中的一个典型案例。”(过常宝《论〈尚书〉诰体的文化背景》,《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上古传下来的经典文献,不论何人何时创造,归于某个宗师或圣人的名下是常例,它标明这类文献在一定场合仪式上具有通用性和权威性,也是一个学派代代传承、不断宣讲的经典。战国以后出现的以“黄帝”命名的道典、医典,汉代的纬书谶书常借孔子之口发言,皆为此类性质。因而,儒家经典归于周公名下是很自然的,这恰好反映了周公思想不断丰富、发展的过程。

《无逸》的思想价值

周公是周初伟大的思想家和政治家,统观《周书》八诰,周公的思想具有双重性:一方面强调“天命”以安抚殷商遗民,曰“天命不易”(《大诰》),“时惟天命,无违”“非予罪,时惟天命”(《多士》);另一方面,谆谆告诫周人,“惟命不于常”(《康诰》)、“天难谌”“天不可信”(《君奭》)。因而提出了政治上的严格要求——明德慎罚。“明德”,即须勤政保民,律己修身。“慎罚”就是要吸取历史教训,谨慎用刑。同时,号召民众孝养父母、尊敬兄长、勤劳稼穑、和睦相处、不逸豫、不酗酒,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这些,都是周公创始儒家政治思想的巨大贡献,有其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无逸》的思想与八诰内容一脉相承,七个段落皆以周公呼告开始,首先提出“君子所其无逸”的主旨,接着陈述殷王中宗、高宗、祖甲三人体谅小民之忧、不敢荒宁、嘉靖殷邦及周文王克自抑畏、徽柔懿恭而享国长久的历史事实,告诫嗣王勤勉为政,怀保小民,毋逸于游田;毋如商王纣纵欲享乐,滥杀无辜,而引来庶民怨恨,招致国灭身亡。最后,语重心长地告诫嗣王“其监于兹”。

《无逸》全篇贯穿着体察民情、倾听小民心声的思想:“先知稼穑之艰难,则知小人之依。”王引之云:“谓知小人之隐也。《周语》‘勤恤民隐,韦注曰:‘隐,痛也。小人之隐即上文稼穑之艰难,下文所谓小人之劳也。云隐者,犹今人言苦衷也。”(王引之《经义述闻》,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P98)体恤下民之苦而助之安之,是儒家政治思想的一个核心。孔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学而》)节用爱人,就是反对铺张浪费,提倡勤俭节约,让人民过上安康的日子。孟子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孟子·梁惠王上》)所以,治理国家的首要任务就是足民富民,而不是统治者自己纵欲享乐。从这点上讲,《无逸》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也具有重要的当代价值。

(作者系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猜你喜欢

周公金文尚书
谦虚
自大的马谡
《尚书》
以老师之道还老师
语法填空专练
Analysing the cultural osmosis in English film appreciation class—Troy
周公作礼
蒲松龄戏尚书
熬夜看书也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