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和林格尔县农民培训评估研究

2019-08-30邬媛媛高翠玲

农业与技术 2019年14期
关键词:培训评估指标体系

邬媛媛 高翠玲

摘 要:新型职业农牧民培育工程已经成为乡村振兴发展的重要内容,与此同时如何对培训进行有效的评估亟待深入考察与探索。但目前在内蒙古地区并没有一套可行的农牧民培训评估指标体系,导致农民培训评估形式化,从而影响到培训本身健康的发展。因此,建立一套操作性较强的培训评价指标体系对内蒙古地区农牧民培训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价值。

关键词:农民培训;培训评估;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S-9]文献标识码:A

DOI:10.19754/j.nyyjs.20190730072

引言

2018年2月10—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调研时强调“发展特色产业、长期稳定致富,都需要人才。要培养本地人才,引导广大村民学文化、学技能,提高本领,还要移风易俗,通过辛勤劳动脱贫致富”。与此同时,内蒙古地区深入贯彻落实党指导思想提出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文件,要求对新成长劳动力进行培训以此构建劳动者终身职业。由此可以看出,内蒙古地区农民培训的政策地位正在逐渐的提高,农民培训也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

虽然内蒙古地区农民培训有很大的进步,取得了可观的成就,但仍然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在评价培训效果好坏时,缺乏一套完整科学的评估体系来指导培训事业的长期发展。由于缺乏一种更加客观、标准化、综合性的评估操作方法,人们往往根据自己的个人经验,或者具体参与培训的人数、培训后获得收入的增减等这些数字化的概念来衡量一个培训的好坏,使其缺乏客观公正性。本文在经过调查研究过程后,借鉴前人的观点,建立4个层次27个具体指标体系评估内蒙古地区农民培训。

1 农民培训指标体系的建立

针对现在已存在的农民培训评估问题,分析了当前内蒙古和林格尔县农民培训的现状,通过运用参与式农村评估(PRA)方法与发放调查问卷研究方法,对选取的地区进行调研与分析。经过调研考察后提出一套适合于农民培训评估的指标体系。农民培训的评估不应该采取单一的指标与定额来衡量其效果,应该由3大部分组成:需求评估、过程评估和效果评估,全面客观地评估农民培训的效果。具体细化分为4个层次,共计27个指标。其中1级指标1个、2级指标3个、3级指标6个、4级指标17个。整个评估指标体系的构架如图1。

1.1 培训需求评估指标

设立培训需求评估为第1步的原因是培训需求是一个培训的基础,在一项培训前只有确定了培训的具体需求才能对受训者采取更有针对性的培训。如果不考虑到受训者的需求,只是培训者单方面组织培训,这样只会让培训流于形式,不能真正的使受训者受益。因此在进行培训开展前对培训的需求进行适当的调查评估。

1.2 培训过程评估指标

培训过程评估是指对已经开展或进行的培训进行评估,对培训过程的评估分为2部分进行:客户满意程度。满意程度又细分为7个衡量指标,即培训方法、培训内容、培训教师、培训时间、培训教材、培训设施和培训后的跟踪服务;培训机构的组织化程度,再细分7个衡量指标。计划制定,受训者选择的标准、性别的考虑,培训者,培训培训时间、方法的安排,培训评价。对培训过程进行评估直接关系到培训最终效果如何以及培训目标的实现程度。即使对培训需求进行了调查评估,同时制定了好的培训内容,有丰富知识经验的讲师,完备的培训计划,但却没有很好去实施,没有很好地开展培训活动,在培训过程中出现偏差,那么最终只会导致资源的无端浪费,人力财力的无效投入,培训目标难以实现的后果。因此要對培训的过程进行评估。

1.3 培训效果的评估

培训效果评估是对培训的结果的考察测定,检验是否满足培训目标。它是整个培训评估的重要环节,新型农民培训效果评估不仅表现通过培训是否带来的收入增加,或通过培训达到产量的增加;还应表现在培训对象的素质与能力提高与否,以及对今后农民的行为是否产生影响,参与组织绩效是否有所改善。要对培训进行跟踪评估,由于培训后到培训产生的实际影响总是有时间空隙的滞后性。因此,对培训后产生的效果进行定量定性研究从而最终确定一项评估的真实效果如何。

2 调查结果分析

此次选取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为调研地区,以此来验证农民培训评估指标体系,此地区内的农牧业局举办了一期新型职业农民养殖业培训班,此次培训共计40人,作者运用发放问卷的研究方法来进行调查研究。

2.1 需求调查的分析

2级指标需求调查从3个方面进行衡量:是否接受需求调查(包括未接受培训农户);需求调查的概率;需求满足度。进行统计分析整理后发现,参加在此培训活动中有32%的农民参加过需求培训调查,而有68%的农民没有受到需求培训的调查。按表1对培训是否需要调查分析来看,大部分人认为对培训进行需求调查是非常有必要的。

从表2分析来看,农民的培训需求更多的还是在种植养殖技术上,紧接着是市场营销方面的培训。农业是农民之根本,提高农作物农产品的种植养殖技术对于提高农民收入有重要意义,由此分析验证得出:进行需求评估的调查是非常有必要且重要的,只有真正了解了农民需求,对症下药,才能发挥培训的最大作用。

2.2 培训过程评估分析

2级指标培训过程评估从2个方面进行衡量,即农户满意度和组织机构组织化程度2个3级指标体系。

2.2.1 农户满意度

农户满意度又分为7个4级指标,分别是:培训方法、培训内容、培训教师、培训时间、培训教材、教学设施、跟踪服务。

从表3、表4我们可以看出,此次培训受训者对于培训的内容和培训者大体基本上都很满意,这项指标无疑是对此次培训的肯定,对于培训工作接下来的开展有积极作用,同时也有利于最终的培训成效。

从表5、表6、表7来看,受训者对于培训的时间、培训教材、培训设施满意度相比较而言没有那么高。今后要在培训教材的选择上进行改进,以及对于培训的环境、地点、设施也要相应的改善,使受训者在更加适宜的场景和时间下接受培训,从而提高培训效果。

2.2.2 组织化程度评估

组织化程度评估又分5个4级指标体系,分别是:计划制定、受训者、培训者、培训方法、培训评价。

2.3 培训效果评估分析

2级指标培训效果评估主要从2个地方衡量,即人才效益和社会效益2个3级指标体系。

2.3.1 人才效益

人才效益又分为2个4级指标体系,分别为:知识理解度、行为改变率。

根据其理解程度,如若没有理解,再去探究造成没有理解培训内容的原因。

从表9中可以看出,自身文化素质低影响理解人数达总容量中25人,56%的人都认为这项原因导致其对培训内容的理解。针对这项评估,对我们的启示要尽量以通俗易懂的话语来讲解培训内容,降低内容深度,使受训者更好地接受培训知识。

2.3.2 社会效益

在社会效益指标中,从2个方面进行衡量:分别组织化程度提高率、参与度2个指标。

从表10、表11可以得知,在此培训之前只有13%的人曾经参加过农民组织,此培训结束后对大家的影响使得75%的都愿意去加入到农民组织当中,很明显组织化程度由于培训得到了提升,这对于未来农业现代化合作化发展有很大作用。

3 建议

在培训开展之前应当做好充分的调查,听取受训者的意见,在培训内容的选择上多考虑实用、公平的原则,提高民众的参与度,利用现代通讯手段进行培训消息的传播,广泛的向民众散播培训消息,让更多的农户加入到培训中来,从而达到最大化的培训优势。

在培训开展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农户的实际情况,例如考虑选择农忙时分还是农闲时分来开展培训;还要考虑农户间的文化素质差异,根据不同农户的特点,采取更为灵活的教学方式。培训教师应当不能只限于理论教学,还应当加以实际操作,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教授,加强与农民的沟通能力。

做好培训后期的跟踪服务工作,在人才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方面进行评估,切实考察培训的实际作用,为今后的培训工作提供经验。

4 结语

这项评估指标体系在案例的实际验证下得知是切实可行的,从需求评估、过程评估、效果評估3方面进行评估,弥补了以前单一的只靠收入的增加与否来判断培训是否有效,而从多方角度真实反映培训的效果,使培训评估更加的客观、科学、可操作,对未来的培训工作效果评估更是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利用此评估方法不仅对培训工作有了一个综合性的评价,还对培训的各个环节都相应的作出评价,利于发现培训工作中的优点与不足。

这套评估体系仍只是一个探索与研究的阶段,其更加完备、更具有科学性还需进一步考察。当然此评估也有不足,由于此评估体系由需求评估、过程评估、效果评估3个方面来评估一项培训工作,其需要耗费的精力更多一些。

参考文献

[1] 杨秀丽.乡村振兴战略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搜寻匹配模型建构[J].教育与职业,2018(13):20-25.

[2] 商丽莉,王琛.烟台市新型农民培训的过程评估研究——基于CIRO评估模型的运用[J].农业与技术,2015,35(20):204-205.

[3] 宫政,康红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研究热点与趋势——基于2012-2018年核心期刊论文的共词分析[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9,21(01):39-46.

[4] 何嵘珍.新型职业浓密模式及其效果影响因素分析[J].现代营销,2019(03):180-181.

[5] 王璐.国内外新型农民培训模式发展现状及经验总结[J].现代农业科技,2018(18):263-265.

[6] 王之君.向培训前后延伸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J].基层农技推广,2018,6(11):63-64.

猜你喜欢

培训评估指标体系
浅谈公路统计指标体系的构建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基于移动式培训评估系统的培训闭环管理研究与探索
以培训效果评估促动员工绩效管理的创新性探究
城镇排水系统量化指标体系研究
测土配方施肥指标体系建立中‘3414
土地评价指标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