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方岩溶山区玉米不同覆盖物保水效果试验

2019-08-30赵纯军石现毛映芳胡晓练

农业与技术 2019年14期
关键词:覆盖玉米

赵纯军 石现 毛映芳 胡晓练

摘 要:试验采用干稻草覆盖、地膜覆盖、对照3个处理对玉米进行保水抗旱效果测试,目的在于探索南方岩溶山区旱作农业的抗旱方法。通过试验和数据分析,总结了稻草覆盖、地膜覆盖在玉米保水抗旱上的优缺点,对于南方岩溶山区旱作农业实际生产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玉米;覆盖;保水抗旱

中图分类号:S513文献标识码:A

DOI:10.19754/j.nyyjs.20190730010

南方岩溶山区(云南、贵州、四川、广西、湖南和湖北相邻的大片区域),虽然雨水非常丰富,但是,降雨量季节分配极不均匀,另外,地下溶洞多,山高坡陡,容易形成地表径流,旱地土壤常常蓄不住水,农作物极易遭受旱灾,根系浅的农作物如玉米、花生、大豆等受灾最重,干旱是造成南方岩溶山区旱作农业产量低下的主要自然灾害。

花垣县隶属于湘西土族苗族自治州,与贵州省的松桃县、重庆市的秀山县毗邻,是典型的南方岩溶山区。为了探索南方岩溶山区旱作农业的抗旱方法,在省州土壤肥料工作站的指导下,在当地主要旱地农作物玉米上进行了不同覆盖物保水抗旱试验[1]。

1 试验设计

该试验在花垣县麻栗场镇登高村邓守平家的承包地上进行,丘块平整,是当地代表性的马肝土,肥力中等,作物为玉米湘玉10号。

试验设3个处理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3个处理分别是:A、干稻草覆盖;B、地膜覆盖;CK、对照(不覆盖)。9个小区,总面积为378m2。每小区面积为42m2,长7m,宽6m,行株距为0.66m×0.33m,有9行,每行21株,计189株。四周留保护行。

2 试验实施

2.1 播种

3月27日划区播种,穴播直播方式。

2.2 覆膜覆草

5月5日, A处理覆草,每小区63kg干稻草平铺土表(折合1000kg/667m2)。B处理进行地膜覆盖,膜宽0.8m,同时引苗出膜(玉米地盖膜不会引起烧苗,为了便于比较,秋收后才完全揭膜)。覆草盖膜的同时,间苗定苗。

2.3 施肥

底肥:播种时,穴施底肥,每小区施人畜类63kg(折合1000kg/667m2),“边城牌”配方肥3.15kg(折合50kg/667m2)。

追肥:4月13日出苗,4月27日,4叶期,第1次中耕除草追肥,每小区施尿素0.75kg(折合11.9kg/667m2);6月15日,11叶期,大喇叭口前期第2次中耕除草追肥,每小区施尿素1.3kg(折合20.6kg/667m2;7月5日抽雄,7月12日吐丝,8月10日成熟,8月22日收获。

2.4 病虫害防治

5月17日第1次喷施井岗霉素、杀虫双混合液,6月16日第2次喷施井岗雷素、多菌灵、杀虫双混合液。2次用药效果较好,纹枯病、大小叶斑病和玉米螟发生很轻。

2.5 土壤含水量

盖膜覆草后,每隔10d(中途遇雨顺延5d)测定各處理5~10cm和15~20cm土层土壤含水量,整个生育期共测定10批次,测定方法为烘干法。

不同覆盖物对玉米土壤水分的影响(见表1),表中每小区水份含量为测定10批次的平均值。不同覆盖物对玉米产量的影响(见表2)。

3 试验结果

3.1 数据分析

从表1可见,5~10cm土层土壤含水量A处理为21.18%,B为18.73%,CK为17.99%, A比CK提高3.19%,B比CK提高0.74%;10~20cm土层土壤含水量A处理为22.75%,B为20.55%,CK为18.95%,A比CK提高3.8%,B比CK提高1.6%。

从表2可见,A处理产量为452.6kg/667m2,B为411.3kg/667m2,CK为383.7kg/667m2, A比CK增产68.9kg/667m2,增幅为17.9%,B比CK增产27.6kg/667m2,增幅为7.2%。

对表1,表2的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可以看出,稻草覆盖的保水效果与地膜覆盖、对照相比都达到α=0.01的极显著水平,地膜覆盖与对照相比只达到α=0.05的显著水平。稻草覆盖的增产效果与对照相比达到α=0.01的极显著水平,与地膜覆盖(B)相比只达到α=0.05的显著水平,地膜覆盖与对照相比,增产效果不显著。

稻草覆盖的保水效果及增产效果都比地膜覆盖、对照强,在半干旱的山区,水分对旱地农作物增产增收有显著影响。

3.2 秸秆覆盖保水抗旱效果好的原因分析

3.2.1 秸秆覆盖透水、透气、遮阴

秸秆覆盖透水、透气、遮阴,能有效地防止太阳对土壤的曝晒,减少水分直接蒸发,杂草由于得不到阳光,也较少生长,地膜覆盖的杂草多些。

3.2.2 秸秆覆盖能有效地防止土壤板结

秸秆覆盖能有效防止土壤板结,减少地表径流,涵养水源秸秆覆盖,下小雨时,雨水也能透过秸秆及时滋润禾苗整个根部,下大雨时,能减轻雨水对表土的冲刷,从而能较好地维持土壤水分平衡,使禾苗始终处于最佳的土壤湿度环境下。地膜覆盖虽然能阻止水分蒸发,但也阻碍了水份向土壤内部的浸入,雨小时,行间已经湿透了5~6cm,而禾苗根部被地膜遮盖的土还是干旱的,下大雨,雨水也难及时到达作物根部,往往形成地表径流流入排水沟、地下溶洞,浪费了。如果在禾苗未封土前,烈日高照,地膜覆盖的玉米,根系易烧伤。

3.2.3 秸秆覆盖有利于增加土壤的有机质

土壤有机质增加,能改善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能。通过观察,稻草覆盖下的土壤较粗糙、疏松,呈蚯蚓屎状,而地膜覆盖、对照的小区土壤板结些,对于提高土壤有机质,秸秆覆盖是一条非常好的途径,秸秆没烂时可遮阳,涵养水源,烂后则矿化成土壤有机质,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其他2种处理都无法达到这一点,地膜覆盖如果收膜不细心,还易造成白色污染。

3.2.4 农事操作方面,秸秆覆盖简单些,地膜覆盖麻烦些

地膜覆盖适合一次性施肥的作物,如果在作物生长中后期需要中耕、除草、追肥,地膜覆盖需揭膜盖膜,很不方便,秸秆覆盖相对容易了许多。

4 结论

地膜覆盖的主要优点是保温,防水份蒸发,适宜于低湿低温的早春使用和一次性施肥作物上使用。建议早春采取地膜覆盖来保苗,加快禾苗生长,盛夏最好是秸秆覆盖。秸秆用量是500~750kg/667m2为好,覆盖过多,过厚会引起土壤表层湿度过大,诱发病害发生,例如玉米的纹枯病等。

参考文献

[1] 胡兵辉,王维,张红芳.西南干热河谷区旱地玉米不同覆盖保水栽培措施的水分效应[J].2016(6):2455-2459.

猜你喜欢

覆盖玉米
收玉米啦!
玉米适当晚收好处多
中国航空用廉价票“覆盖”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