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Superpath微创入路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晚期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分析

2019-08-30瞿冬静吕晓峰赵爱彬朱明雨朱庭标张金鹏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9年4期
关键词:入路股骨颈股骨头

顾 浩,瞿冬静,张 勇,李 智,吕晓峰,赵爱彬,朱明雨,朱庭标,张金鹏

(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云南 曲靖 655000)

髋关节置换术是临床治疗股骨颈骨折、股骨头坏死(ONFH)和重度髋关节炎的常用方法,有文献指出,至2030年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将不断增长[1]。随着医疗技术的进展和患者对手术要求的提高,微创手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微创髋关节置换术并不仅仅是小切口,而是强调术式对软组织损伤的减少与保护[2]。有研究显示,经皮穿刺辅助、不脱位髋关节原位处理股骨侧(superpath)微创入路髋关节置换术可以保全患者原本的关节囊,且术中不损伤患者肌肉,使患者术后恢复良好;微创的小切口入路因术中解剖层次清晰、视野较大,使得假体可以准确置入[3]。本研究探讨superpath微创入路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晚期ONFH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16年6月至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96例ONFH患者。纳入标准:经影像学检查确诊为Ⅲ~Ⅳ期缺血性ONFH者;均符合髋关节置换术指征者;初次髋关节置换者;体质量指数(BMI)<30 kg/m2者;知情同意;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排除标准:严重骨质疏松患者;重度髋臼发育不良者;股骨颈骨折、骨性关节炎、先天性髋关节脱位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男32例,女16例,年龄46~80岁[(63.06±13.58)岁],BMI 21~29 kg/m2[(25.08±2.65)kg/m2]。对照组男29例,女19例,年龄48~80岁[(65.81±13.75)岁],BMI 20~29 kg/m2[(25.12±1.95)kg/m2]。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手术方法观察组采用superpath微创入路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取标准侧卧位,患髋关节屈曲45°,下肢内旋10°~15°,大粗隆朝上;自大粗隆顶做切口6~8 cm,自大粗隆尖端延伸至主切口,分离臀大肌筋膜,翼状撑开器分离臀大肌,显露臀小肌和梨状肌,钝性分离软组织间隙;调整患髋位置,调整Cobb调位器,使用hohmann拉钩逐层暴露关节囊和转子间窝,使膝关节内收显露股骨颈鞍部,用开口器钻通梨状窝进入髓腔,将股骨矩刮匙插入股骨中,使用髓腔锉手柄检查插入深度,打入合适髓腔锉后取出把手,使用锉刀作为内部股骨颈截骨导向器;将髋关节稍外展,使截骨平面平行于手术切口,沿锉刀顶端进行股骨颈截骨,并去除前方和后方部分截骨;插入斯氏针到股骨头皮质,撬动斯氏针使股骨头内收,插入第二枚斯氏针使用钻头夹连接,旋出股骨头并切断圆韧带;建立经皮辅助工作通道,通过主切口置入合适的髋臼锉,通过套筒置入髋臼锉连接杆打磨髋臼,依次置入合适金属臼杯、股骨柄假体、股骨头,安装配式股骨颈颈块;精确复位髋关节并完整修复关节囊,冲洗并放置负压引流管并逐层缝合。

对照组采用后外侧小切口入路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取标准侧卧位,髋部与手术台垂直,双髋屈曲45°,患者身体平衡,维持骨盆选择中立位;以大转子顶点为中心点,顺股骨轴线方向做6~8 cm弧形切口,逐层切开皮下组织,钝性分离臀下肌、阔筋膜张肌,屈膝、使髋关节内旋,显露梨状肌等外旋肌群,在大转子处剥离臀中肌、臀小肌前侧部,暴露关节囊并予以切开、松解,显露股骨头颈,屈曲、内收、内旋患肢使髋关节脱位,取股骨挫试模确定股骨颈截骨方向,切除股骨颈、切除股骨头,用取头器旋入股骨头内旋转股骨头颈,暴露并剪断圆韧带,取出股骨头,取用不同型号髋臼挫打磨髋臼,安装合适金属臼假体及内衬,将患肢股骨近端暴露在伤口外进行髓腔扩髓,安装股骨颈、复位股骨颈,复位髋关节,负压引流并逐层缝合。

1.3 评估标准疼痛模拟评分(VAS)[4]根据患者主观印象进行评估,得分0~10分,得分越高患者疼痛越剧烈;髋关节Harris功能评分(HHS)[5]包括髋关节疼痛(44分)、功能(47分)、畸形(4分)和活动范围(5分)4个部分,得分越高功能越好;选取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6]下肢功能部分进行评估,共17个条目,得分0~2分,得分越高运动功能越好。

1.4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围术期情况(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24 h比较两组患者疼痛(VAS)、大腿周径差,术前、术后3个月及6个月时评估患者髋关节功能(HHS)、运动功能(FMA)。

1.5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时间点对比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围术期情况比较观察组较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小、手术时间长、住院时间短(P<0.05),两组切口长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围术期情况比较

2.2 两组疼痛及大腿周径差比较术后24 h时,观察组VAS得分和大腿周径差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两组髋关节功能比较术后3、6月,两组HHS得分均持续上升,观察组各时间点HHS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2 两组疼痛及大腿周径差比较

表3 两组HHS得分比较 (分)

2.4 两组运动功能比较术后3、6月,两组FMA得分均持续上升,观察组各时间点FMA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FMA得分比较 (分)

2.5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1例术后意识障碍,发生率2.08%(1/48);对照组1例术后意识障碍、3例下肢深静脉血栓、2例伤口出血、2例髋关节脱位,发生率14.58%(8/48)。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4.909,P= 0.027)。

3 讨论

对于superpath微创入路和常规入路髋关节置换术的优劣势,目前国内已有研究进行初步探讨,但不同研究间结论存在差异。吴良浩等[7]研究认为,superpath入路较传统入路髋关节置换术更有优势,更有利于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安全可靠。而乔高山等[8]研究显示,superpath入路较常规入路切口小、疼痛轻,但两组置换时间、髋臼角及术后6个月髋关节功能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认为superpath入路安装假体难度相对较大。故本研究对比两术式围术期情况及术后髋关节恢复情况,以验证相关研究结论。

superpath入路具有创面小、不切断髋关节重要肌肉、保留相对完整的关节囊、关节稳定和康复快速等优点[9]。本研究对比两组围术期情况也发现,两组切口长度相近,均是微创手术;但superpath入路术式术中出血量更小、患者住院时间更短,在恢复速度和术中创伤方面更有优势。且术后24 h,观察组疼痛更轻、大腿周径差更小。同时,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这提示出superpath入路作为新术式难度相对较高的缺陷。国外一项关于superpath入路术式研究显示,施术者在第50例superpath入路髋关节置换术后,其手术时间仍持续缩短,表明superpath入路术式学习曲线相对较长;但同时该研究也指出,尽管在学习曲线中,superpath入路术式并发症发生率也较小[10]。本研究数据显示,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与上述结论保持一致。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考虑与superpath入路术式术后疼痛更轻、恢复快速,因此能及早下床活动,有利于规避术后长期卧床带来的相关并发症。另一方面,superpath入路术式能最大程度地保留髋关节完整的软组织,降低伤口感染率及输血率,且术中无需髋关节脱位,故能保留梨状肌及外旋肌群,也能降低关节脱位发生率[11]。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术后HHS得分均持续上升,这说明superpath入路及后外侧小切口入路术式髋关节置换术均是有效术式,均可改善术后髋关节功能。观察组术后3、6月各时间点HHS得分均高于对照组,表示superpath入路术式有利于促进患者术后髋关节恢复。在术后两组运动功能恢复中,观察组术后各时间点FMA得分也高于对照组,与HHS得分变化趋势相似,即superpath入路术式对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和下肢运动功能均有积极作用。Superpath入路术式从肌间隙暴露髋关节囊,不需要切断外旋肌群,且不进行髋关节脱位,因此术后患者的关节稳定性提高,有利于患者早期下床活动,继而也可改善术后康复功能锻炼效果,故有利于综合改善术后6个月内的短期预后。

综上所述,superpath微创入路髋关节置换术治疗ONFH效果良好,有利于减少患者术中出血及术后住院时间,降低其疼痛和大腿周径差,并能改善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及运动功能。

猜你喜欢

入路股骨颈股骨头
舒适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护理中的应用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潜在失调基因的鉴定
尺骨冠状突骨折的入路和预后
住院时间、出院安排、90 d并发症和翻修率:一项比较直接前入路、后外侧入路以及直接上方入路的研究/SILJANDER M P, WHALEY J D, KOUEITER D M,et al//J Arthroplasty,2020,35(6):1658-1661.doi: 10.1016/j.arth.2020.01.082. Epub 2020 Feb 5.
不同术式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颈骨折临床研究
易于误诊为股骨头坏死的股骨头内病变的鉴别诊断
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治疗与处理
肩胛骨骨折的手术入路
中间入路与外侧入路行单侧甲状腺叶全切除术的对比
8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CT与核磁共振诊治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