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山地区地球物理特征及找矿方法介绍
2019-08-30蔡伟涛
蔡伟涛
(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甘肃 天水 741025)
甘肃北山地区范围:东达内蒙古自治区西部的弱水西岸,西南进入新疆罗布泊洼地东缘,南起疏勒河北岸戈壁残丘,北达中、蒙边境,面积8.8万平方公里。区内人烟稀少,荒漠、戈壁广布,但其自然资源丰富,找矿潜力巨大,最高海拔2583m,最低1000m,相对高差达1600m,山脉走向近东西。
地质构造上属北山块断带,由一系列雁行状山脉组成。在宽平向斜中常有中生代沉积。火山岩和花岗岩的侵入普遍,有广泛的接触变质现象。在花岗岩侵入石灰系灰岩的接触带上,形成矽卡岩型铜、铅、锌等多种金属矿床。在古老基底岩系中有铁矿[1-3]。
1 区域矿产概况
北山地区金属矿产资源主要以金、铁和铜为主,其次为铅、锌、银、稀有金属;非金属矿产资源以萤石和煤为主,其次为磷和菱镁矿。建国以来,地质工作者通过对该区多种矿产的勘查与评价,先后发现各类金属矿床91处如图1所示。
结合其空间几何分布形态和部分成矿作用特征,可大体分为以下7种类型[3-5]:斑岩型铜和钼-金矿床(点);矽卡岩型金、铜~铁和铅~锌~银矿床(点);火山岩型金、铁和锑矿床(点);与花岗岩类深成侵入岩有关的金、钨、锡和稀有金属矿床(点);与镁铁质侵入岩有关的铬和钒~钛~铁矿床(点);以变质岩为容矿围岩金和铁矿床(点);沉积岩型锰、铁和钒~磷~铀矿床(点)。
2 地球物理特征
斑岩型铜和钼-金矿床(点)在磁场特征上,由于斑岩铜矿成矿主岩属酸性侵入岩,其磁性较低,因此斑岩铜矿床多处在正、负磁异常带一侧的负磁场中,同时由于斑岩铜矿体富含黄铁矿、磁铁矿等磁性矿物,因此矿(化)体往往引起不同程度的正磁异常。激发极化异常特征为非常明显的高极化率,中-低视电阻率(有时高阻)异常。
图1 北山地区地质矿产简图
矽卡岩型金、铜~铁和铅~锌~银矿床(点),鉴于矿石和矿化矽卡岩常富含磁铁矿和磁黄铁矿等磁性矿物,因此,其磁性大都较强,可引起较高的正磁异常,但也有少数矿床的矿石或矿化蚀变带呈中等磁性。矽卡岩型金属矿石和矿化矽卡岩均具有较高的极化率,致密块状矿石的电阻率明显低于容矿围岩,浸染状矿石和氧化矿石与围岩的电阻率差异不大。
火山岩型金、铁和锑矿床(点),在磁场特征上,火山岩其磁性较高,矿化的话更高,因此矿(化)体往往处于正磁异常中的磁力高部位。激发极化异常特征为高极化率、中视电阻率异常。
与花岗岩类深成侵入岩有关的金、钨、锡和稀有金属矿床(点),中酸性岩体属中弱磁性岩石,含矿体中含有少量磁性矿物,其磁性略高于围岩。中酸性岩体位于古生界及新生界地层时,可形成局部高阻断面,含金石英脉以具有中高阻和高极化为特征,相比之下,含金蚀变破碎带具有中低电阻率和高极化的特征。
以变质岩为容矿围岩金和铁矿床(点)变质岩的磁性变化较大,但总体上大于石英脉,因此,石英脉上方对应低磁异常。变质岩和不含矿的石英脉电性特征为低极化率、高电阻率,含金石英脉属高极化率和低电阻率地质体。
沉积岩型锰、铁和钒-磷-铀矿床(点)。沉积岩一般属无磁、低极化率和高电阻率岩石,较为发育的闪长玢岩脉和辉绿(玢)岩脉呈中弱磁性和低电阻特征,含金矿(化)体蚀变破碎带具低磁、低电阻率和高极化率特征。
3 方法介绍
针对北山地区成矿特点及地球物理特征,提出综合应用磁法及激发极化法勘探。
磁法勘探遵循中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DZ/T0071-93《地面高精度磁测技术规程》,激发极化法遵循DZ/T 0070-93《时间域激发极化法技术规定》。
3.1 磁法勘探
磁法勘探是利用地壳内各种岩(矿)石间的磁性差异来寻找有用矿产资源的物探方法。其野外工作流程有:工区测网布置,仪器一致性测定及评价,噪声水平测定及评价,日变站选取及架设,基点选取即架设,逐点测量及质量价差。室内工作有:日便改正,曲线圆滑,磁异常等值线及化极延拓制作。
3.2 激发极化法
激发极化法是以不同岩、矿石激电效应之差为物质基础,通过观测和研究大地激电效应,来探查地下地质情况的一种方法。关键参数为视极化率,计算公式为
式中△U2是供电时间为T和断电后t时刻测得的二次电位差,△U为一次电位差,极化率是用百分数表示的无量纲参数。
4 结论
北山地区矿产资源丰富,在磁法勘探扫面的基础上,对重点异常区域开展激发极化法,最后结合实际资料解释推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