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品质工程,保百年平安
2019-08-30文
文
集中行业力量,系统谋划发展路径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和服务性行业,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支撑国家重大战略实施、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党的十九大指出,“我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提高供给体系质量是主攻方向。交通运输作为供给方,要尽快实现由“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率型”转变,由注重提升供给能力向更加注重提升供给质量效率转变,体现新发展理念,提供更加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交通运输服务,实现交通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
为实践高质量发展的工作要求,交通运输部在公路水运基础设施建设领域,陆续印发了《关于打造公路水运品质工程的指导意见》,提出了质量发展的新理念;印发了《品质工程攻关行动试点方案》,针对工程建设领域存在的质量问题、管理问题,部署了六大攻关行动,不断夯实品质工程创建的基础;印发了《关于提升农村公路工程质量耐久性的实施意见》,提出了农村公路建设把好“八大关”等针对性的管理要求,把民生工程建成放心工程、满意工程;印发了《“平安百年品质工程”建设研究推进方案》,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建立机制,集中行业力量,系统谋划工程建设领域高质量发展的技术路径。
聚焦“三大变革”,深入推进改革创新
按照党的十九大提出的要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领域,要积极推进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补齐短板、夯实基础,加快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
积极推进质量变革
要转变质量理念,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不断丰富新时代质量的内涵,树立大质量观,坚持安全发展、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工程建设要坚固耐久,符合技术标准,充分满足交通运输使用者的需求,重大工程要建成百年工程,经得起历史检验,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这是工程建设质量的核心;同时,必须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强化施工安全风险防控,不要带血的GDP;要高度重视环境生态保护,工程建设要自觉地把保护环境生态作为优先的位置去考虑、去布局,建设过程不能以牺牲环境生态为代价;要重视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降低资源消耗,特别是要提高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水平和资源循环利用的水平,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这些都应当尽快融入到新的质量发展理念中。
要调整质量评价体系。质量评价结果是一个指挥棒,现行的质量评价体系更侧重于对专业性的评价。按照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应当认真研究如何更好地把满足使用者的需求、用户的体验、社会的评价等融入质量评价体系,忽视这一点,今后将难以得到社会的认可。要以不断进取的心态,以需求为导向,更好地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国家整体安全的需要,人民群众对安全、便捷、舒适出行的需要。推进从追求合格率向追求满意度的转变。
积极推进效率变革
在工程建设领域推进效率变革,就是要不断优化生产要素的利用效率,不断完善优化项目建设的建造模式和施工组织模式,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科学整合配置资源,实现共赢。
以专业化为核心,提高工程建设的机械化、自动化生产水平和信息化管理水平。要坚持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专业的队伍干专业的事、专业的装备干专业的事,认真研究完善专业分包制度,劳务用工制度,机械、装备租赁使用管理制度,专业技术咨询服务机制,使各类生产活动主体均可在工程建设项目中准确找到自己的定位,发挥优势。
「“品质”的足迹」
以规模化、集约化生产为导向,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保证度。包括倡导钢筋集中加工、混凝土集中拌和、构件集中预制;积极推进产品化的工厂化生产,把工地变为工厂,把分散作业变为集中作业,把水上作业变为陆上作业,把高空作业变为平地作业;提高工程建设的模块化、预制化、装配化率。
项目建设实施也应实行市场化管理,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公路工程建设中,针对土石方平衡问题、取土场、弃土场的选择,应当打破标段分割,统筹协调安排;对施工临时用地、施工临建应当以“效率优先、永临结合”的原则统筹协调安排;标准预制构件、小型预制构件倡导集中生产,统一配送等。
积极推进动力变革
目前,影响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制约因素还有很多,资金、土地、环境等刚性约束还没有很好破解;建设市场不规范、建设队伍整体素质较低、信用不佳等问题没有很好解决;工程质量耐久性、质量检验技术、质量标准滞后等质量技术和质量管理方面的短板依然存在。解决这些问题关键靠创新,需要从建设体制、项目管理和队伍建设,从建设技术、装备、工艺和材料等多领域进行改革创新,加强工程建设的基础理论创新和前沿性技术创新,特别是要加快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瞄准国际先进,培育具有国际水准、国际眼光的高端研发团队、高端智库、高端人才。既要重视系统创新和集成、整合创新,也要重视基层一线微创新,不断夯实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针对这种不易成心的松软泥砂地层,转速控制在100 r/min左右;钻压5~10 kN;泥浆泵排量52 L/min,泵压0.5~2.0 MPa;泥浆密度1.1 g/cm3。
不断夯实创新基础,大力营造支持创新、勇于创新的环境。创新来源于实践、来源于基层一线。要重视对基层一线创新环境和创新基础的培育,使基层一线成为创新的主力和源泉。基层一线的微创新包括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小设计、小建议(“五小活动”),是改进和提升工程质量的重要基础,也是形成突破性创新成果的实践性基础。要高度重视一线队伍的建设,特别是一线班组建设,努力提高队伍的技术素质和职业素养,不断增强其归属感、荣誉感、成就感和获得感。例如广东省在建立劳务作业队伍规范化、市场化管理机制,实现全省范围劳务从业人员基础信息、信用信息共享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福建省用党建引领,发挥劳务人员中党员的骨干作用,有效推动了班组规范化建设,营造项目建设与当地社区良好互动的和谐环境,项目实施进入良性循环。
重视关键技术、工艺、装备、材料的创新应用,深入推进平安百年品质工程的研究。要瞄准先进,对标国际,找准短板,下大力气进行基础研究和技术攻关,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高速发展的战略机遇期,突破形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工程建设理论、技术、标准,支撑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高质量发展。
用哲学思维看品质
努力打造品质工程是交通运输行业践行高质量发展理念的具体体现。品质工程既是工程质量的新标准、新追求,也是质量发展的新理念,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充实和完善,尤其要重视把握好三个关系。
“品”和“质”的关系
“质”是一种结果,是体现高质量标准的载体,是建设的目标和根本。“品”是文化,是精神,是企业文化的传承,是“百年老店”的传说,体现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体现了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体现了“为了1%的提高,愿意再付出100%的努力”的职业追求,是不断提升“质”的动力源泉。
“品”给了“质”温度,使“质”更长久,是现代社会人们在物质基础上的精神追求。我们要建设更多“有温度”的工程。
过程和结果的关系
我们期望得到一个完美的结果,但更需要对质量形成过程的关注。结果可能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有的也可以进行粉饰,但过程反映的是对质量的态度,是科学的方法和严谨的流程,是责任心和职业道德,是企业能力和水平的真实体现。打造品质工程要严格过程控制,用过程来保证结果。
过程讲得清,有完整、严密、科学的生产流程,有自我修复管理漏洞的能力;过程敢负责,有完整的质量数据支撑,有科学的质量检验评价体系;过程能负责,建立科学的质量追溯体系,让质量责任得到落实。
将过程控制做好、做到位非常不容易,需要沉下心付出艰苦的努力。
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品质工程一定是合格工程、优良工程,对照《指导意见》26条措施的要求,方方面面都做到全国领先、全国示范是不现实的。我们希望品质工程要在优质工程的基础上,秉承高质量发展理念,努力践行品质工程的四大内涵,敢于探索,勇于创新,不断超越,在一个或几个方面有所突破,有所创新,成为全国领先、全国示范,使品质工程成为工程建设领域万众创新的舞台。让每一个有实力的企业,每一个交通建设领域的参与者,都可以在品质工程创建的大舞台中大有作为。
品质工程不一定是一项“高大上”的工程,但却一定是一项能给人以深刻记忆,能让人口口相传,具有永恒特色的工程。
注重工程检测技术、装备的创新开发和推广应用。目前制约工程质量提升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一些环节的质量水平、质量状况无法得到准确、定量的判定,进而影响到对各种影响质量因素的分析,影响到对生产流程的完善和提升。如针对一些隐蔽工程、水下工程以及工程耐久性的状况开展的质量监测无法做到量化、实时、非破损。因此,应注重通过检测技术的提升和推广应用,不断形成对质量新的认识,不断倒逼完善工艺、装备,不断推动工程建设新技术、新材料的研发应用。
瞄准“四个目标”,积极打造品质工程
打造品质工程是交通运输部新时期提出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质量发展新目标、新要求,《交通运输部关于打造品质工程的指导意见》在设计、施工、项目管理、科技创新、安全生产、绿色建造及建设文化等七个方面提出了26条措施,其核心主要体现在“一个追求、四个目标”。“一个追求”是追求工程内在质量和外在品位的有机统一,“四个目标”是建设以“优质耐久、安全舒适、经济环保、社会认可”为内涵的品质工程。
优质耐久
“优质耐久”是工程项目建设的基本要求,是基础。公路水运工程在合理的使用周期内,应当有足够的稳固持久性,经得起时间和历史检验。体现对工程质量的不断提升;体现精益建造、注重细节、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体现科学规划、精心设计、精心施工、精心维护、精准管理;体现工程的实体质量和服务功能的综合提升。
安全舒适
“安全舒适”是工程项目建设的目的。尤其是“安全”,应当贯穿于公路水运工程全寿命周期,包括施工、维护、使用的安全,人和设施的安全,努力为服务对象提供更放心、更可靠的安全保障。
经济环保
“经济环保”是发展转型的必然选择。工程建设活动必须坚持生态环境优先,节约资源,节能减排,与自然人文相和谐,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因地制宜,量力而行,走质量效益型发展道路。
社会认可
“社会认可”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根本评价标准。人民交通为人民,我们要从追求单一的合格率向追求满意度转变。交通基础设施是公共产品,必须获得人民群众的认可和支持,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让人民群众有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