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参高效安全养殖集成配套技术(一)
2019-08-30鲁晶
文 / 鲁晶
1.池塘选择
要求水源无污染,大小以0.67~1公顷为宜,依靠自然纳潮,每天换水量不低于30%,池内小潮时要保证蓄水不低于1.5米;底质以岩礁底、泥沙底、泥底或几种的组合较为适宜,纯砂底质须经改造才能建池养参,如掺进泥土、投放石块等。
2.放苗前的准备工作
清污整池 将养参池及蓄水池、沟渠内的积水排净,封闸晒池,维修堤坝、闸门;清除池底的污物杂物,特别要清除丝状藻;沉积物较厚的地方,应翻耕曝晒或反复冲洗。新建养参池也应经过浸泡冲洗和阳光暴晒,浸泡时进水30厘米,全池泼洒生石灰,用量为667平方米60千克左右。
配套设施 建设防波堤以抵御大浪袭击;池壁护坡可用土工布、防渗布、石头、水泥板等,也可以直接用土堤压实;进、排水口应尽可能远离,可按对角线设置,避免产生死水区,盐度不稳定的海区应设置排淡阀。
移植海藻 适时移植鼠尾藻、裙带菜等,保证池内有丰富的藻类资源,为刺参提供天然饵料和庇护所。
设置参礁 材料可用瓦片、砖头、旧扇贝笼、旧网衣、旧编织袋等;摆放以尽可能地增大刺参的隐蔽空间为原则,可以摆放成列状或堆状,多材质、多形状的参礁组合使用效果更佳;投放数量以占池塘面积60%且不阻挡水流为宜。
繁殖基础饵料 参池经过浸泡冲洗以后,可开始纳水,培养基础生物饵料和有益生物群落,包括繁殖优良单细胞藻类、有益菌群、小型底栖生物等。如果水很瘦,可适量施肥,要注意平衡施肥,尽量使用优质有机肥;施用肥料的组成中,有机肥所占比例不得低于50%;控制肥料施用总量,使水中硝酸盐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不得施用未经国家或省级主管部门登记的化学或生物肥料。
3.苗种选择
苗种应来源于持有《水产苗种生产许可证》的苗种繁育场,育苗期不用违禁药物,所用药物浓度严格控制。优质参苗体表干净、无黏液,体态伸展活动自如,不抱团,肉刺完整、坚挺,摄食量大、排便迅速呈条状。购苗时应用PCR等技术进行监测和检疫,确保无病毒参苗和残苗进入养成池。
4.投苗规格
规格为30~40头/千克的7~10头/平方米,养殖周期为8~12个月。规格为300~500头/千克的12~15头/平方米,养殖周期为18~24个月。提倡使用大规格苗种,有利于提高养殖成活率。
5.投苗时间与条件
两季投苗,春苗为3~4月,秋苗为11~12月。选择水温5~10℃的晴天时放苗(大风、暴风雨天不宜放苗)。放苗时池水盐度为27~34,刺参苗种培育池和养成池盐度差应小于2。池水盐度差大于2时,应通过驯化参苗使之适应盐度的变化。
6.投苗
一般3~5月、10~12月水温5~20℃为人工喂养期,最佳摄食水温为10~16℃。放苗初期视情况每天投喂1~2次,夏季随水温逐渐升高逐渐减少直至停止投喂。秋季与第二年春季,是刺参生长最快的季节,要增加投喂量。10~17℃期间应加强投喂人工配合饲料,每天投喂2~3次,且白天喂日投饵量的40%,晚上喂60%。
7.水质管理
刺参适宜生长水温为3~24℃,适盐范围24~35,溶解氧要求在每升4毫克以上,水的透明度50~60厘米;生长旺期和夏眠期间的平均日换水量在50%~60%,低温期可适当少换或不换;水温8~20℃时水位可保持在1~1.2米,高温期和低温期至少保持1.5米以上。换水应遵循暴雨后不换水、有赤潮不换水、不换潮头水的原则。水温高于15℃后要经常泼洒EM菌调节水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