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行街改造提升:“小切口、大成效”
2019-08-29王剑英
王剑英
天津金街步行街
“推动闲置的传统商业综合体加快创新转型,通过改造提升推动形成一批高品位步行街,促进商圈建设与繁荣。”201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 进一步激发居民消费潜力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促进实物消费不断提档升级的举措。
3个月后,商务部印发《关于开展步行街改造提升试点工作的通知》,决定在北京市王府井等11条步行街开展步行街改造提升试点工作,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国内领先水平的步行街,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这是党中央、国务院着眼于推动经济高质量發展和新一轮对外开放、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重要部署,是一项具有‘小切口、大成效特点的重要工作,具有重大意义。”日前,商务部流通发展司司长郑文在接受《瞭望东方周刊》专访时这样介绍。
要把街做“深”做“厚”
《瞭望东方周刊》:我国步行街的发展现状如何?
郑文:据调查,全国经营面积在2万平方米以上的步行街超过2100条,总经营面积超过1亿平方米。
其中,36个重点城市(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共有步行街约600条,经营面积占全国总经营面积一半以上,并拥有一批具有较高知名度的步行街。
这些步行街在完善城市功能、满足居民消费需求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仍存在诸多问题,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消费升级需要不相适应。
《瞭望东方周刊》:你所提到的诸多问题,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郑文:一是重数量,轻质量,档次不高。我国步行街数量众多,但业态低端化和单一化现象突出,国际一线品牌入驻率偏低,全国步行街平均平效仅为1万元/年,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我们将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在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重点培育30~50条环境优美、商业繁华、文化浓厚、管理规范的步行街。
二是重开发,轻规划,特色不够。我国步行街由企业开发或自发形成的占68%,缺少统一规划,没有与周边文化、商业资源形成有效互动,导致部分街区定位不准、形象不清,缺少吸引力和集聚力,发展后劲不足。
三是重新建,轻提升,环境不佳。一些地方政府热衷于开发建设新项目,对老旧街区的改造提升投入不足。很多步行街在建设初期代表了当时商业发展的高水平,但随着新兴商业设施的不断涌现等,步行街原有的软硬件设施、绿化景观、休闲娱乐等配套设施明显滞后。
四是重管理,轻运营,活力不足。大部分步行街产权分散,缺乏统一的运营管理主体,建立专门管理机构的步行街仅占11%,由顶尖商业团队运营的步行街更是寥寥无几。步行街发展陷入“谁都觉得应该改,但谁都没有能力改”的窘境。
针对这样的现状,我们应该借鉴国际知名步行街发展经验,对标国际标准,培育重点街区,创新体制机制,积极推进步行街改造提升。
《瞭望东方周刊》:推进步行街改造提升,可以从哪些方面发力?
郑文:可以从加强规划布局、优化街区环境、提高商业质量、打造智慧街区、增强文化底蕴以及规范管理运营等六个方面入手,推动我国步行街的发展。
比如,加强规划布局方面,需要综合考虑步行街所在城市的发展定位,既对标国际一流,又凸显中国特色,高起点谋划步行街的总体定位。要放宽视野,发挥好步行街的带动作用,把周边的商业资源统筹起来,把街做“深”做“厚”。
再如增强文化底蕴,要将当地自然禀赋、历史文化、建筑风格融入步行街建设和改造,发挥老字号、地方特产和非遗技艺的带动作用,塑造有历史记忆、文化脉络、中国特色、地方特点的步行街,实现城市现代化和人文特质和谐统一。
试点先行,树立标杆
《瞭望东方周刊》:《关于开展步行街改造提升试点工作的通知》中决定在11条步行街开展步行街改造提升试点工作。这些试点有什么特点?
郑文:在各地推荐的基础上,经过专家评议,我们决定将北京王府井、天津金街、上海南京路、重庆解放碑、沈阳中街、南京夫子庙、杭州湖滨、武汉江汉路、广州北京路、成都宽窄巷子、西安大唐不夜城这11条步行街作为首批试点。
首批试点的步行街既有综合型的,也有特色型的,都位于城市核心位置,涵盖了4个直辖市和7个区域中心城市。
这些试点步行街长度在1000米左右,年客流量超过3000万人次,具有区位优越、资源丰富、知名度高、影响力大等显著特点。
《瞭望东方周刊》:目前试点工作进展如何?
郑文:几个月来,步行街改造提升的工作机制和推进举措得到了不断完善。商务部建立了部、省、市、区、街区“五级联动”的工作机制,制定了步行街改造提升的评价指标,明确了总体规划和景观、业态、交通等专项规划的“1+N”规划体系要求,持续推进各试点步行街改造提升任务落地落实。
结合消费升级趋势与城市发展定位,首批试点步行街所在城市也都明确了改造提升的目标和重点任务,列出了三年改造提升任务清单,并在财政、金融、监管等方面陆续出台了专门措施。既有“真金白银”的硬投入,也有更加健全的政策“软环境”。
如北京将实行户外活动分级管理,下放管理权限;沈阳将投入1亿元资金,改造4条辅街和6个特色胡同;南京将设立业态提升专项扶持资金,奖励和补贴优质业态。
2019年2月5日,西安市曲江新区大唐不夜城步行街上游人如织(邵瑞/摄)
2019年“五一”小长假期间,11条试点步行街客流量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19%,营业额增长28%。
我们将发挥首批试点步行街先行先试带动作用,为全国步行街改造提升树立标杆。预计经过改造提升,11条步行街的年客流量将超过10亿人次,总营业额将超过1000亿元。
一年有变化、两年见成效、三年大改观
《瞭望东方周刊》:各地在具体工作中有何亮点?
郑文:各地坚持目标导向,聚焦重点项目,除了在面上统筹推动,更找准了切入点集中发力。
北京按照“9月底前将王府井北延至892米”计划,制定了8项交通组织优化方案和5项道路景观提升举措。
上海南京路坚持“最上海、最国际、最时尚”的总体目标,打造繁荣繁华、具有海派特色的国际一流步行商业街区,要使其成为“上海购物”的标杆。
杭州围绕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的目标,紧盯10月1日湖滨步行街改造提升一期开街节点,倒排时间,从方案设计、业态规划、文化挖掘、招商合作四方面推进改造提升。
广州立足“实现老城市新活力”,以打造系列文化品牌活动破题、探路,全年共安排迎春花市、国际购物节、广府文化旅游嘉年华、粤港澳大湾区文化IP秀等21项大型活动,每月均有商旅文体活动登场。
西安大唐不夜城步行街围绕交通路网、立面地面、设施设备、绿化亮化等,下大力气对街区环境进行了改造,呈现出焕然一新的效果,开展“西安年·最中国”大型主题活动,打造《再回大雁塔》《再回长安》常态驻场演出,展现西安作为丝绸之路起点城市的历史和辉煌,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重庆依托5G数据通道打造解放碑实景VR体验等项目,5G通信基站建设将于近期完工,届时市民可在解放碑率先感受5G应用场景。
《瞭望東方周刊》:步行街改造提升,未来还有何重大计划?
郑文:下一步,我们还将继续选择基础好、代表性强的步行街开展试点工作。将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在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重点培育30~50条环境优美、商业繁华、文化浓厚、管理规范的步行街,在其他有条件的城市培育一大批代表本地特色的步行街。通过分步实施,持续推进,做到“一年有变化、两年见成效、三年大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