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数据的高校图书采购管理研究
2019-08-29杨勤周雪松
杨勤 周雪松
【摘 要】大数据时代下,高校图书馆面临着传统的采购方式不适合大数据时代的需求,图书馆现有的管理人员缺乏大数据的服务理念,以及没有大数据分析的专业人才等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大数据下图书采购管理的对策。
【关键词】大数据;高校图书馆;图书采购
中图分类号: G25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457(2019)20-0219-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9.20.101
图书资源的采购是高校图书馆的重要工作,采购人员需要收集和采集信息资源并对其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合理的调配有限的经费预算补充更符合馆藏需要的图书,这一采购分析的过程决定了一个图书馆的信息资源的水平,同时也关系着所在高校的教学科研的水平。然而,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数据信息“爆炸式”的增长,面对类别繁多、体量巨大和快速变化的信息资源,采购人员已经无法采用传统的采购方式进行分析,给高校图书馆采购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如何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利用数据资源做好高校图书采购工作,使采购的资源更好的满足读者的需求,是现今高校图书馆工作的核心问题。
1 大数据的定义
大数据(big data)也可以称之为巨量资料,它是指的是无法用常规软件工具进行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在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及肯尼斯·库克耶编写的《大数据时代》中大数据指不用随机分析法(抽样调查)这样的捷径,而采用所有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大数据的5V特点:Volume(大量)、Velocity(高速)、Variety(多样)、Value(价值密度)、Veracity(真实性)。
2 大数据下高校图书采购面临的问题
2.1 传统的采购方式不适合大数据时代的需求
高校图书馆的采购方式主要包括:一是成立专门的采购部门负责图书采购。在该部门中会有专职的采购人员或者多个采购人员分块采购,无论是何种采购方式都存在着采购人员凭借自己的主观判断进行采购的现象。图书馆采购人员一般都是由图书馆学专业或某一学科专业毕业的人员构成的,面对高校不同学科的专业设置,采购的图书缺乏全面性,更侧重于采购人员自身所学专业或者以自身的喜好来采购图书,缺乏专业性很强的专业类图书。二是书展上的现场采购。书展一般展示的是热门书籍和畅销书籍,图书馆组织人员去参加书展是对馆藏补充,但是无法解决专业性强、有深度的图书采购。参与现场采购的人员因为经费问題只能是个别的读者,这些读者不可能是全面性的专业人才,只能满足少部分读者的需求。三是图书招标采购。图书招标是对大综型图书的普遍采购方法,但由于低价中标原则,使得中标的图书供应商无法按照图书馆的需求提供图书,供应商为了利润最大化,往往会减少重点出版社和核心出版社的图书,对高校图书馆高学术的要求无法满足。四是读者荐购。高校图书馆已经有完善的读者荐购程序,但大多数购买已经成型的荐购系统,这些系统更倾向于采购人员,他们需要读者给出最全面的荐购信息,便于查重。但是读者无法掌握到图书全面的信息,因此减少了读者荐购的积极性。另外,读者荐购的图书往往以自身需求为主,更片面。真正能够采购的荐购图书很少,只能最为馆藏资源的一种补充。
传统的采购方式已经无法满足读者的需求,这也造成了高校图书馆的借阅率的逐年下降。这其中有电子图书利用率逐年上升的原因,但更多的还是图书馆采购的图书与读者需求的冲突.利用大数据的平台,建立智能化的采购模式,让高校的读者能够更新、更快、更专业的获取相关的图书知识,更好的满足读者需求便成了我们现在要解决的问题。
2.2 缺乏大数据的服务理念
高校图书馆管理者的服务理念还是以藏书为主。采购人员采购图书主要为了满足教育部对高校的生均图书的要求,或者是盲目的完成本年度的图书采购计划。图书馆人员的工作重心还是在书库,大量的工作人员都应用在对图书的频繁整理和归类的岗位上。虽然很多高校图书馆的管理者已经了解大数据在图书采购的重要性,但是如何将大数据应用到具体的采购计划中,如何基于大数据来采购图书,还在摸索当中。
2.3 缺乏大数据分析的专业人才
随着智慧图书馆的提出,有能力依托大数据分析专业团队,自行开发软件,组建大型数据分析平台的高校图书馆少之又少。在建立大数据分析平台后,那些数据的利用能够运用到图书采购方面,应该从哪个方面进行数据分析,又让很多数据分析人才感觉无从下手。而专业的图书采购人员,同样缺乏大数据分析的相关知识。因此,在大数据时代下,高校图书馆的采购人员应该能够熟练地运用大数据分析能力和图书馆采购的相关知识,并且能将其有效接轨,运用到实际的采购工作中。
3 大数据下图书采购管理的对策
大数据时代下,最科学、最先进的图书采购管理方式就是建立综合性的大数据分析图书采购管理平台。该平台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面向采购人员的大型数据分析平台,另一部分是面向读者的图书检索平台。通过大数据分析图书采购管理平台的建立,才能构建一套适合图书采购、满足高校读者日益增长的教学和科研需求、优化馆藏结构、促进阅读推广的智能化采购系统。
3.1 面向图书馆采购人员,建立大型数据分析平台
高校图书馆需要建立一支大数据分析团队,团队的成员由具有大数据分析能力的专业人才、长期从事高校图书采购,充分了解各学科的专业知识,有一定的信息评价与选取能力的采购人才和计算机专业人才。有该团队研发大型的数据分析的图书采购平台,将合理的图书采购形式分成藏书体系、读者需求和出版社动态三个母模块:首先建立藏书体系模块,它主要是从高校自身对图书馆馆藏的要求出发。需要馆藏图书的题名、出版社、内容简介、ISBN号等书的信息,图书的信息越全面越好;还需要所在高校已经有馆藏书目、馆藏地和图书分类号信息等数据;这些信息主要是便于系统的查重和比对。学校各个学科专业的设置也需要建立相应的模块,便于确定图书分类的采购比重。其次建立读者需求模块,它是从图书的使用者的需求角度入手。采购模块中除了包括读者的性别、年龄和专业等基础信息外,主要是能对读者的利用率、拒借率、周转率进行数据分析,对于读者的检索、浏览日志进行分析,了解读者需求和阅读倾向。另外,还需要将专业性较强的老师、优秀的读者的图书需求纳入到采购模块中进行分析。第三,建立出版社动态模块,主要是从图书市场的角度入手,在系统模块里加入出版社的信息,特别是核心出版社的信息,直接反映采购订单含金量的高低,核心出版越多图书质量越高。通过系统分析专业图书和热点图书,决定采购订单中专业图书和热点图书的采购比重,高质量的学术专业图书能显示图书采购订单的专业性,而热点图书一般都是读者最想看的图书,能够充分的反映读者了的喜好。
大型的数据分析的图书采购平台的每个母模块都可以分为若干个子模块,随着时代的发展,采购标准的变化可以不断地添加和减少子模块,调整出最适合当下的采购模型。通过系统的运算整理,最终得出最适合本高校资源建设和读者需求的采购书目。
3.2 面向读者,建立图书检索平台
面向读者的图书检索平台是大型数据分析平台的衍生物。首先在大数据分析平台的基础上建立网页检索平台,网页检索平台上的图书包括图书馆已经有的图书和没有购买的图书;其次读者使用自己的ID登录,检索自己想要的圖书,除了显示在馆的图书信息的同时,系统会根据大数据的分析整理推送给读者题名关键词、主题词、作者等相关或者相近的图书,便于读者更广阔的选取所需要的图书。第三,当读者所需要的图书,图书馆没有购买,读者可以直接在图书的介绍页面点击荐购,荐购信息进入大型数据分析平台,通过数据分析给出是否采购的意见。
图书检索平台的作用既可以更好地收集读者的阅读倾向,了解读者喜好,便于采购读者需求的图书。在读者检索需要书籍的同时,推送其他的相关图书,扩大了读者的选择范围,促进了图书的阅读推广。
3.3 培养大数据分析人才
图书馆管理人员可以通过招聘的形式,直接聘任具有大数据分析的专业信息应用技术人才;也可以从图书馆内部选取管理人员参加大数据分析的专业信息应用技术知识的培训,获取大数据分析的能力;还可以跟已有的图书检索平台进行合作,由图书馆方面提需求,共同建立大数据分析平台。无论采用哪种方式大数据分析平台和图书检索平台的建立,高校图书馆内部都需要懂得大数据分析的人员。高校图书馆的领导应该给予高度的重视,努力提高图书馆人员的整体素质,分批分次组织馆里的人员进行信息技术培训,以便更好地管理或推动大数据分析图书采购平台的建立。
【参考文献】
[1]大数据的定义百度百科[EB/OL].https://baike.baidu.com/item/%E5%A4%A7%E6%95%B0%E6%8D%AE/1356941?fr=Aladdin.
[2]赵婷婷.基于大数据的图书馆业务管理研究[J].图书馆学刊,2019,41(01):35-38.
[3]郭轶宾.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创新探究[J].现代交际,2019(06):130-131.
[4]程舍.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高校图书馆图书采购模式分析[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7,37(10):27-29.
[5]罗琳.“互联网+”时代高校图书馆图书采购模式的创新与发展[J].图书馆学刊,2016,38(09):32-34.
[6]白广思.基于大数据的图书资源智能采购系统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6(19):37-41.
[7]赵晓暄.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高校图书采购模式分析[J].学周刊,2016(25):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