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功能训练对轻量级赛艇运动员专项能力的影响

2019-08-29薛誉

科技视界 2019年20期

薛誉

【摘 要】通过专家访谈、文献资料和观察法设计训练动作,通过能力测试及生化测试论证训练手段的效果,确定轻量级赛艇运动员的专项功能训练手段,为赛艇运动专项功能训练搭建理论与实践平台。

【关键词】功能训练;训练手段;赛艇运动

中图分类号: G861.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457(2019)20-0146-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9.20.065

0 前言

经济的飞速发展,信息流通加速,现在竞技体育的发展不再是简单通过意志力或者粗放式的训练就可以取得冠军,对于训练要求更加科学、更加强调整体的发展。于是国外很多先进的训练理念流入中国,对我国运动员成绩的提高起了非常大的推动作用,但是成绩提高的同时也存在许多不足。本人通过在实践考察,发现专项力量训练的不足,力量训练与专项技术脱节,专项力量练习的针对性不强。功能性专项力量对于专项成绩的提高起重要的作用,故前人已经在运动员专项训练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但是研究内容不够系统,结合专项研究的深度不够,对于已有的研究结果理论描述较多,系统的整体观考虑不够。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某省一线运动员10人,其中男队员6人,女队员4人,运动等级为健将级以上。运动员的基本信息如表1所示。

1.2 研究方法

(1)专家访谈法。走访教练员,了解赛艇运动的用力结构及发力顺序,专项力量的设计提供支持,走访运动员,调查运动员对专向力量的要求。通过访谈运动员,了解运动员对训练手段的感受。

(2)观察法。通过在赛艇队服务3个月以来的观察实践,教练员的言传身教,以及运动员的实际情况运用自身所学运动解剖学的理论知识,设计4个赛艇运动的专项力量训练手段。

(3)实验法。第一次采用赛艇专项力量训练后采指血,用TR9000半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得肌酸激酶的数值,与之前采用传统力量训练后的值作对比。

(4)数理统计法。对所测数据采用SPSS16.0进行处理。主要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

(5)文献资料。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确定专项力量的概念,为赛艇专项力量的设计提供依据。

2 结果与分析

2.1 运动员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2.1.1 训练时,做动作不够规范

运动员在做力量训练时,没有按教练的要求完成,主要表现就是做动作不规范。主要是某些运动员自控能力不够感觉做起来吃力就会偷懒,不规范的做动作大都是在偷懒的作用下完成的。这应该是大部分的运动员都会存在的原因。众所周知,做力量练习时,即使是一点角度的变化,所练到的肌肉的位置就会改变,所以长此以往训练计划就会和训练实践相脱离。

2.1.2力量训练时对股后肌群和臀大肌的训练不够

几乎的力量训练课,由于运动幅度不够,对臀大肌和股后肌群的刺激不到位,例如,做深蹲时,为了与艇上的动作相一致,两脚距离小于肩宽,该站姿下的完成的深蹲动作,需要膝关节较大幅度的运动,关节受伤的危险性有所提高。所以有一半以上的运动员膝关节损伤,同时该姿势下的深蹲,对股四头肌的刺激较深,与艇上的划船时对股后肌群和臀大肌发力相悖。

臀大不够圆润,股后肌群几乎被股四头肌包裹。这些迹象表明运动员的股后肌群和臀大肌力量薄弱。

2.1.3 划船的后幅出水阶段很容易塌腰

后幅塌腰可能的原因可能(1)有关立腰的肌肉力量不足;(2)腹肌力量不足;(3)腘绳肌力量较差,因为如果该肌肉力量较差,会影响竖脊肌的收缩状态(使其过度紧张),因此没有腘绳肌的牵拉,髋骨会向前旋转,从增加了腰屈的幅度。

2.1.4 运动年限较短的运动员,划艇时蹬腿与拉桨不能协调用力

运动员蹬腿与拉桨不能协调用力的表現是蹬腿已经开始,但是手上的桨还没有动,也就是说蹬腿的力没有完全转移到桨上。主要是因为在此阶段,运动员的核心区没有起到连接的作用。

2.2 专项力量训练手段的设计

根据以上有关运动员在训练中所存在的问题,结合赛艇的项目特征,设计一下专项力量

的训练手段;

2.2.1 平衡板上的负重后附练习

坐在平盘上,躯干一直保持直立,略向后倾斜;手臂半外展但肘关节做屈的动作;手握弹力带;双腿伸直;双脚背屈。此动作保持3秒,之后在做在艇上的复位动作,即,躯干保持直立的情况下前倾,同时手臂前平举。

2.2.2 哑铃卧拉加屈膝练习

卧拉架上,用哑铃做卧拉,与拉橡皮带的屈腿练习协调完成。屈肘与伸膝;伸肘与屈膝同时协调完成。注意,踝关节做趾屈

2.2.3 悬吊绳上的屈膝练习

全身肌肉拉紧,使其从侧面看呈一条直线;在此状态下做屈膝的动作,在整个过程中,臀大肌收紧,使髋关节始终处于伸的状态。整个过程中踝关节做趾屈。

2.2.4 不翻腕的高翻练习

两脚比肩略髋,正握杠铃杆,两手与肩同宽,屈髋、屈膝使杠铃杆的初始位置在膝关节以下,此时,手臂垂直于地面,杠铃杆紧贴身体;快速等地,屈肘拉杠铃杆于胸前。注意上肢动作与下肢动作协调同步完成。整个动作完成以后从原路返回,成初始姿势。

以上四个动作结合腰腹练习和本体感觉练习同时进行,一周2次训练课,每个动作做8—12次,做4组。持续6周。规定所有动作必须先保证质量,若不能按要求完成可不做,能做几个做几个。

2.3 训练手段的应用效果

2.3.1 运动员自身感觉有利于艇上技术的改进

运动员刚开始做这些动作时发力基本上不对,出现很多代偿动作,前两次课仅有两名老运动员达到之前预计的12次,且完成练习后肌肉反应较大,主要是肌肉酸胀,灼热。大约90%原来2000M测试中最后500米坐板很难收上去的队员,现在很轻松就可以收上去,他们反映主要是做了屈腿的阻力练习得到的。通过观看训练录像约91.7%的运动员后幅出水比较简洁,很少发生跑坐板的现象。

2.3.2 运动员采用功能性专项力量训练手段训练后肌酸激酶(CK)数值上升较大

采用既往方法进行力量训练后采指血,得出肌酸激酶(CK)的数值与采用功能性专项力量训练后的数值进行比较,如表1所示,采用功能性力量训练手段后,肌酸激酶都有不同程度的上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T检验,两组数据就有非常显著性差异。说明本文所研究的队员这方面的肌肉力量(新的训练手段所动用的肌肉)较弱,平时这部分肌肉训练较少。

2.3.3 运动员的水上测试成绩以及测功仪成绩都有明显的提高

由于水上风向的问题,赛艇运动水上成绩没有记录,只有最好成绩。水上成绩每次的测试根据风向和风速而做记录,以教练员的经验来说,测试成绩比之前预测的要高很多,轻量级男子四单的成绩在无风状态下突破历史最好成绩,而且是在平原的最好成绩。

测功仪成绩与最好历史成绩对比也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用SPSS统计软件对两组数据进行T检验,P=0.00<0.01,两组数据就有显著性差异。

3 结论

3.1 平衡板上的负重后附练习、哑铃卧拉加屈膝练习、悬吊绳上的屈膝练习、不翻腕的高翻

练习,这四个动作可以作为该队赛艇运动员专项力量的训练手段。

3.2 平衡板上的负重后附练习、哑铃卧拉加屈膝练习、悬吊绳上的屈膝练习、不翻腕的

高翻练习,这四个练习可以改进队员的技术。

3.3 专项力量训练手段的设计应紧密结合专项的项目特征设计,主要是全身肌肉的用力点。

【参考文献】

[1]吕季东,等.运动训练学.专项力量概念的界定[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4.4.

[2]贾静.高原训练对男子轻量级赛艇运动员的影响[J].贵州体育科技.2015.12.

[3]陈爱娜,等.賽艇轻量级运动员的力量素质训练方法[J].少年体育训练.2010.6.

[4]杨慧君,等.湖北省赛艇轻量级运动员力量训练的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2018.3.

[5]欧绍燕.赛艇运动中身体拉伸训练运用的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17.4.

[6]周强.浅析改进赛艇技术和提高运动成绩的关系[J].湖北体育科技.2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