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提箱里的死狗》:热闹的英式怪诞乐园

2019-08-29

上海戏剧 2019年4期
关键词:手提箱乞丐歌剧

木  葉 | 剧评人

《手提箱里的死狗》看着好嗨,黑色幽默风格,迷幻摇滚气质,古怪荒诞却又轻松有趣,把痛苦与欢笑、残忍与柔情并列。霓海剧团讲述故事的方式很是娴熟,舞台招数很多,分分钟抓眼球,演员能力丰富,会唱会跳会演奏。霓海剧团Kneehigh这团名有意思,膝盖的高度。果然恰如其名,演出运用许多音乐、快乐、高能量的方式表达,的确可以让小朋友看懂,也能让大朋友看嗨。故事是老的,形式是新的。故事还是那个老故事,从约翰·盖伊《乞丐歌剧》,到布莱希特据此改编的《三角钱歌剧》,再到霓海剧团改编的《手提箱里的死狗》,从剧名看就有不同侧重和表达,形式亦是更迭变换。变到现在的音乐戏剧,这种形式比音乐剧更自如挥洒,比戏剧更有音乐性、可看性,这应当是一种潮流,音乐戏剧概念很宽泛,可以加入很多元素、创造和想象。

马俊丰 | 导   演

进剧场之前完全没做功课。看了小半场觉得有点像布莱希特的《三毛钱歌剧》,结果发现果然也是改编自《乞丐歌剧》。导演在二度创作时手段极为繁杂,舞台调度、音乐风格、时空关系处理等等几乎都不讲章法信手拈来。演出节奏被导演层出不穷的“招儿”打破又重建,丰富的舞台手段和枝蔓繁复的剧情使舞台上始终处于一种热闹忙碌的气氛,但演出质感居然能够始终保持和谐统一,算是此类作品我看过的上乘之作了。

子小孙 | 戏剧博士

这部两个半小时的《死狗》很“闹腾”,但无疑,它是雅俗共赏的。舞台上迷幻的声光电让整个剧场弥漫着一种怪诞的英伦气质,它为我们自由地呈现出一种精致丰富的英式怪诞,犹如英式下午茶一般,摆盘精致却混搭着各种口味,品味过后念念不忘。一个并不复杂的故事,用音乐戏剧的方式呈现出来,它让观众看到舞台上足够丰富的表现手段,如滑梯、爬杆、钢架这些空间上的装置配合演员自由进入角色完成调度;舞台上用偶、肢体等各种形式进行自由流畅地叙述,看似随意却出人意料;依据角色特点创作的唱段,古典、爵士、朋克、金属这些丰富的音乐元素精准地贴合人物,也突显出人物之间的性格张力。剧中夸张、丑陋的身体,将欲望非人化,在制造了不少笑料的同时也为我们构建出了一副荒诞世景。正如剧中所说:“这世界变成了什么样?是我们造就了这个世界。”

轩  然 | 剧评人

最怕一类戏,广告单页上写着什么,演出来的就是什么,一点惊喜也没有,演出不像淘宝卖东西,保证商品与描述相符就以为会让人满意,观演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观众到底体验了什么才是最关键的。而霓海剧团就有这样一个百宝箱,能变出各种观众意想不到的东西,而且每一样,无论摇滚、布偶还是各种装置、各种乐器都足够亮眼,足够惊艳。他们承诺的是一场改编自《乞丐歌剧》的荒诞戏剧,但只有走进剧场才知道,故事已经被揉碎,每一小块都藏着意想不到的惊喜。哪怕是扮演一具倒地的尸体,都能让你过目难忘。而在宏观上,每一小块的超预期发挥又都在为这个黑色的故事积聚着能量,将干涩的情绪冲过百宝箱所带来的幻象,渐渐降落在现实。

郭晨子 | 剧评人

舞台上的可移动平台、滑梯和杆子,现场演唱和伴奏,木偶元素和演员一人分演多角,像极了江湖戏班的杂耍剧,好像不该在一本正经的剧场里演出,而应该在广场上搭个棚子。这么说并没有贬义,回到杂耍式的演剧当然可以成为一种追求。英国霓海剧团的《手提箱里的死狗》看了并不是十分满意,并不在其杂耍,事实上,无论是空间的运用、木偶的介入、唱段和曲风的安排都可圈可点,多空间之间的切换有蒙太奇剪辑的效果,效率高,观赏性强。问题可能出在,批判性的台词总像是放错了地方,手提箱的几次错拿也没有真正进入剧情,而杂耍还只是杂耍,是讲故事的方式,却没有成为隐喻和象征,对《乞丐歌剧》和《三分钱歌剧》的文本来说,有点不够。处处都充满趣味,但终于到了全剧高潮——麦希斯自杀和摇滚乐大作时,好像看了一场拖入了加时的足球赛,时间未免拖得有点长。

王非一 | 编   剧

舞台上搭建起了一个金属框架结构,像极了现场表演(live house),舞台气氛活跃,充满想象力地讲述了故事,但这种外部花哨的形式也多少使得剧情流于表面,徒有怪诞、愤怒、控诉的形式,无法深挖到内里,有一种为使用一种形式而安排了作品的感觉,而非在创作作品的过程中自然生长出的形式。作品改编自1728年的《乞丐歌剧》,剧情上明显带有“流浪汉小说”的气息,通过描写小人物在生活过程中慢慢成为无耻之徒,最后传奇脱罪的故事,反应了上流社会的尔虞我诈,在今天,如果不对这样的情节再进行更深一步的挖掘,显然还是有些过于简单化和脱离时代了。

独孤岛主  | 影评人

非常突出对各类型音乐的“展示”功能,有时候甚至到了将故事本身压缩掉的地步。整出戏如同大型的现场表演(live show),唯独缺少了对文本自身叙事性意义的发挥。

忻  颖 | 剧评人

全剧有丰富的表现形式、多变的空间移动、密集的叙事角度、轻松活泼的舞台氛围给予观众很愉快的观剧体验,以及有点破旧、工业风的视觉效果,对于展示原作《乞丐歌剧》来说都是非常合适的。但是这样“热闹”的手法,却没有让我感到惊喜。并不是说改编《乞丐歌剧》或者《三分钱歌剧》就必须背负重大文本改编使命,但形式上的整体性并不等于戏的整体性是适用于衡量每一部戏的。《手提箱里的死狗》更像是想叙述一个故事,怕故事讲得无聊,所以不断地用插科打诨来调动观众看故事的情绪,却缺乏创作者本身对作品主题立意的表达欲望,“好看”但不有趣。

猜你喜欢

手提箱乞丐歌剧
美媒猜特朗普“核手提箱”怎么移交
没钱
现代乞丐
乞丐
继续行走在通向远方的路上
歌剧
童话歌剧
童话歌剧
歌剧
乞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