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政治局会议提出的稳定制造业投资?
2019-08-29
7月30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稳定制造业投资。
稳定制造业投资,需要让民营企业发挥更大作用。但是在过去数年中,金融“脱实向虚”的现象频频发生,我国制造业融资困难重重。近期,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旗下北方新金融研究院举办“优化金融投融资模式,助力制造业转型升级”主题研讨会,与会专家围绕制造业投融资难的成因以及金融改革助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对策进行了讨论。
专家建议,优化制造业投融资模式可从以下五方面着手:一是进一步优化融资生态环境;二是加快推进金融结构性改革,创新发展符合制造业特点的金融服务和产品体系,做到制造业有效需求与金融业精准服务的对接;三是大力推进制造业企业改革;四是监管机构应具有数字化思维,助力实体企业实现融资便利性;五是政府应加大基础研发投入力度。
当前我国制造业取得的成就及问题
当前我国制造业总量稳居世界第一。2017年中国制造业产出为3.59万亿美元,超过了美国和德国制造业产出之和。其中,高新技术制造业增速较快,近五年年均增长11.7%。
但从战略层面看,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下降。从质量层面看,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存在大量低端无效供给,核心技术、核心零部件对外依存度高。从效率层面看,我国产业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偏低。
从贷款总量上看,银行对制造业贷款的比重呈下降态势,同时制造业领域的股权投资也不多,制造业的发展确实受到了阻碍。从融资成本上看,制造业企业难以承受融资的高利率:
一方面,银行贷款时会要求将贷款金额的一定比例存储在本银行,搞捆绑销售,实际融资成本高;另一方面,银行贷款期限短,无法续贷的企业需拆借高成本的过桥资金。如果银行利率为5%,企业承受的实际负担可能是10%—12%。
制造业投融资难的成因分析
制造业投融资困难主要表现在投融资渠道窄、融资难、融资贵和融资期限短等四方面,存在三方面制约因素。
第一,工业化后期瓶颈制约。
我国已进入工业化后期,与30年前相比,各方面条件已发生很大变化:一是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价格上升;二是制造业税费负担重;三是教育没有跟上制造业的发展,产业工人技术含量较低;四是企业退出率过低,存在产能过剩的问题;五是新旧动能转换难度较大;六是新经济、新模式给传统制造业带来冲击。
第二,投融资生态制约。
一是制造业企业负债率普遍偏高。我国制造业企业负债率高达70%,不良贷款率高企(9%),远超全国银行不良贷款率(1.9%);二是投融资环境不佳。例如,信息共享不够充分,地方政府融资担保机构也未发挥好作用,担保额度小、费率高;三是商业信用发展不足;四是国企和民企待遇不平衡。在全国制造业中,民营企业已占据主导地位,民营企业创造了全国80%的专利和70%的新产品,然而民营企业的贷款比重却逐年下降。2013年至2018年6月底,民营企业贷款余额由47.64%下降到36.01%,减少了11.6个百分点,而同时期的国有企业贷款余额却提高了13.15个百分点。
第三,金融服务创新能力制约。
一是多层次资本市场不发达、直接融资渠道不畅。虽然近几年风险投资、创业投资和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等直接融资发展不错,但目前总规模只有5万亿元,与金融总资产300万亿元相比规模太小,难以发挥作用。
二是地方政府的产业投资引导基金发挥作用也不理想。一方面,基金规模不大,特别是2017年《资管新规》发布之后,募集资金很困难;另一方面,由于盈利考核限制,使得其风险投资偏好过低,不能很好地支持技术创新发展。
三是信用贷款过少。银行贷款长期存在重土地、重房地产抵押的问题,贷款期限也较短,迫使企业通过过桥等操作续接资金,导致企业最终承担的实际资金成本可能是贷款利率的两倍以上。
也有专家提出,金融政策可能不会对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太多帮助。国有企业投资回报(3%)表现不佳,远低于民营企业投资回报(8%—15%)。由政府主导的产业经营成功的都集中在传统基础设施(三桶油、高铁等)和新型基础设施(以大数据中心、围绕数据产业链布局的行业)的领域,而在非基础设施领域,产业政策乏善可陈。所以,能否通过财政、税收、金融等政策让制造业转型升级本身是值得商榷的。
优化制造业投融资模式的政策建议
第一,进一步优化金融生态环境。
应坚定不移地加快处置僵尸企业,促进市场出清;健全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增加担保能力;同时大力推进商业信用环境建设。
第二,加快推进金融结构性改革。
应创新发展符合制造业特点的金融服务和产品体系,做到制造业有效需求与金融业精准服务的对接。
这需要处理好三方面的关系:
一是处理好新与旧的关系。对新的产业要更多引入股权投资,不能依靠银行贷款,特别是不能依靠银行信贷进行研发。
二是处理好大与小的关系。一般来说,大企业融资困难少一些,小企业融资困难多一些。制造业在生产流程上与服务业是不一样的,需要经历购进原材料、生产产品与出售产品的过程,必然需要较长期资金进行周转,并且不同产品的生产周期又不同。建议按照制造业企业生产经营周期,合理核定贷款期限。此外,也可以开发推广无本续贷类产品,开展投贷联动、保险基金直接投资等为企业注入长期资金。对小企业则可采取信用贷款的方式。
三是处理好轻与重的关系。现在存在着轻资产企业贷不到、重资产企业贷不起的情况。究其根本,轻资产企业知识产权质押困难,而重资产企业资金需求量大。建议建立健全动产融资体系、在全国建立无形资产评估交易市场;有条件的金融机构可探索建立先进制造业事业部制;同时发挥好保险机构作用,开展贷款保证保险和信用保险业务。
此外,商业银行是承担少量风险而获取稳定收益的机构,而PE、VC等是承担较大风险而获得超额收益的机构,应让市场培育多元化的金融机构,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同时,银行应发展多元化的产品,除以贷款为主的产品组合外,要发展多种融资便利组合;而监管机构应对融资便利组合在风险计量、拨备计提等方向出台新的、有针对性的政策,区别管理。
第三,大力推进制造业企业改革。
积极引入社会资本,推动混合所有制改革,推进企业重组;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转换经营机制;引导企业提高素质、专注主业,不要盲目扩张;规范企业财务制度,加强企业诚信文化建设。
第四,监管机构需加强数字化思维。
数据是现代企业的资产,监管机构只有具有数字化思维,才能了解金融机构如何通过数据进行量化分析、风险定价。如果监管机构不能掌握整个实体经济、制造业之间流动的海量信息,就没有办法助力实体经济实现融资的便利性。
第五,也有专家认为金融政策对制造业转型升级影响不大,基础研发的缺位才是掣肘制造业发展的关键。
中国企业的研发,绝大部分投资于应用型研发,基础研发投入不足0.1%。政府应承担起基础研发投入的责任,而企业则进行应用型研发。同时,在高校设置上,不能要求所有高校都成为研究性大学,建议改革部分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加强职业技术教育,也能解决产业工人技术含量低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