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景观河道综合治理规划探析
——以黄垒河治理为例

2019-08-28张圆圆曹先玉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19年8期
关键词:河道景观规划

张圆圆,曹先玉,王 青

(山东省水利勘测设计院,山东 济南 250013)

1 项目概况

黄垒河是威海市境内三条骨干河流之一,流域位于威海东南部的乳山市,发源于昆嵛山西麓烟台市牟平区曲家口村东北口。黄垒河从牟平区的莒格庄、水道两镇向南流经乳山市境内的下初、冯家、南黄镇和文登市境内的小观镇,于浪暖口入黄海。干流全长71km,流域面积635km2。

黄垒河(下游段)综合治理规划范围为黄垒河下游市管段,桩号1+000~18+098段,长度17.089km,左岸毗邻威海市南海新区,右岸紧接乳山市银滩开发区。河流左右两岸以河堤线外60m保护范围线为范围边界。

黄垒河有着“山、海、水、域”独特的区域格局,是“蓝色经济下的生命之源”、“海洋新区下的绿色屏障”、“金色海岸旅游发展的纵向腹地”,区位优势得天独厚。近几年,随着黄垒河流域经济发展,尤其是下游段,伴随南海新区和银滩经济开发区等周边区域经济人口的不断增加、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新时期对水利发展提出的更高要求,使得黄垒河下游段河道治理和保护的任务更加复杂艰巨和迫切。

2 河流治理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

2.1 河流防洪安全要求不断提高,防洪能力相对不足

河道现状杂草丛生,沙丘遍布,不合理开发现象较为普遍,行洪排涝能力大大降低。同时,河流两岸社会经济发展对河道防洪能力要求却不断提高。

2.2 两岸水资源短缺问题日渐突出

黄垒河为季风区雨源形河流。河流流域内水资源年内、年际变幅大,丰枯悬殊,伴随河流下游段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城乡争水矛盾日渐显现,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

2.3 流域生态建设力度不够,生态功能日益减弱

黄垒河径流量受季节影响差异较大,遇大旱及枯水季节水量尚无法满足河道生态基流需要。加之,河道内不合理资源开发现象较为普遍,水土流失日益加剧,河道生态功能日益减弱。

2.4 两岸生态景观建设滞后,无法满足现阶段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需求

黄垒河下游城镇建设步伐加快,南海新区和银滩旅游度假区的发展赋予黄垒河沿岸新的旅游发展职能。现状河道两岸植被生长茂盛,但绿化植被较为单一且杂乱,缺乏层次和季相变化,景观效果未得以充分显现,旅游功能有待提升。

3 治理策略

规划总体策略确定为“三线牵动一河两岸城”。“三线”指水资源开发线、生态旅游发展线、生态修复线;“一河”指黄垒河;“两岸城”指河流两岸的南海新区和乳山市。

3.1 水资源开发线—构筑一条海岸蓝色生命线

(1)通过已有和新建拦蓄建筑物尽量拦蓄雨洪资源,满足两岸生产、生活用水及生态景观用水。

(2)通过拦蓄淡水资源,防止海水入侵,作为南海新区的备用水源,保障新区的用水安全。

3.2 旅游发展线—布置一条两岸沟通与联系的景观飘带

以黄垒河水生态为基底,以“三彩文化”为主题开展橙色民俗风情之旅、蓝色海洋梦想之旅、绿色生态休闲之旅,传承创新地方特色文化,打造海岸休闲观光、滨水游憩娱乐、绿色生态旅游、民俗文化体验相融合的滨海水岸休闲绿廊,如图1所示。

图1 生态旅游发展线图解

3.3 生态修复线—营建一条连续的绿色生态廊道

(1)通过河道清淤、岸坡整治,加深河道纵深冲刷,扩大河道泄洪能力,同时为多种动植物提供栖息之所,满足生态环境多样性的要求。

(2)通过河岸生态湿地、绿化景观建设,构建生态景观河滨带,增强河道自我修复能力,打造亲水自然,岸绿景美的河道自然生境。

4 治理内容

黄垒河综合治理目标是通过“六大工程”落实综合治理规划,带动“一河两岸城”。

4.1 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

(1)水资源开发利用原则

①尽可能多的拦蓄淡水资源,丰富南海新区的淡水资源量。②拦蓄建筑物多功能化,满足防洪、蓄水、灌溉及景观需求。③尽可能形成连续的景观水面。④防止海水倒灌,减轻海水对两岸生态的不利影响。

(2)工程内容

根据河道现状滩地高程和河道比降,在河道入海口,桩号1+600处新建拦河闸1座,在北黄村附近,桩号为13+800处新建橡胶坝1座。结合现状桩号11+700处拦河坝形成“一闸、两坝”的蓄水总格局。

拦河闸蓄水深度为6.5m,正常蓄水位4.5m;已建溢流坝蓄水深度1.5m,正常挡水位6.5m;北黄村橡胶坝蓄水深度4.0m,正常蓄水位10.0m。三座拦河闸坝共蓄水1052万m3。另外,拦河闸建成后,将成为黄垒河上重要的地标性建筑物。

4.2 防洪除涝工程

(1)工程任务

以保障两岸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根本,适应南海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对防洪除涝的新要求,正确处理河道蓄泄关系,达到蓄泄兼筹、洪涝兼治的目标。

(2)工程内容

在充分分析黄垒河现状水文资料前提下,总结防洪工程存在以下五大问题。

①河道下游泥沙淤积,沙丘遍布,并逐年向上游推进。②人为侵占河道、拦河造地、挖沙现象突出,以致水土流失。③两岸堤防残、缺、矮、薄很不规则,且时断时续。④河道弯道较多,河床淤积,水流不畅,险工交错出现,危及大堤及周边村庄安全。⑤两座跨河生产桥为漫水桥,有较大安全隐患。

以问题为导向,确定黄垒河干流防洪按20年一遇标准治理[1],除涝按5年一遇标准治理,堤防等级为4级。河道中心线设计以河道顺直、土方开挖量较小、占地少、投资省为原则,并结合现状河道情况确定。为保证两岸堤防的稳定及汛期洪水下泄顺畅,大部分主河槽位于两堤中间,主河槽的开挖采取两侧开挖的形式,开挖土方用于两岸堤防加高外复,余者复堤[2]。黄垒河干流设计比降约为1/2000~1/700,设计河底高程为-2.16~9.13m。主河槽边坡系数采用1∶3,干流设计底宽为150~300m。为稳定河床,同时满足河岸生态功能需要[3],对局部险工段采用加筋生态袋、格宾石笼等形式进行防护。

4.3 生态景观工程

考虑到河滨带生态系统缺失或退化是河道生态系统退化和水质恶化的重要因素[4]。生态景观工程建设主要依托于拦河闸坝正常蓄水位线与设计20年一遇防洪水位线间的腹地空间构建景观河滨带。

4.3.1景观开发策略

“以蓝绿相融为基调,以三彩文化为主题构建黄垒河下游段水系生态景观廊道”。景点建设紧扣“龙腾南海,跃动双区,焕彩双城”的规划主题。

4.3.2景观总体布局

本次规划提出生态景观总体布局为:“一水连两城,两轴接四区”。

(1)“一水”:指黄垒河生态水脉。

(2)“两城”:指黄垒河左岸威海滨海新区和右岸乳山银滩旅游度假区。

(3)“两轴”:指黄垒河左岸的文化旅游体验轴和右岸的生态休闲观光轴。

(4)“四区”:由南至北依次为海岸观光休闲区、民俗风情体验区、田园风光区和自然生态区。四区分别以“蓝、俗、野、绿”作为规划主题。

4.3.3景点布局规划

黄垒河沿岸景点采用“珍珠串项链式”结构,以“三彩文化”为主题、主线由南向北连续串接展开,共形成9个文化主题特色景观节点——蓝色梦想、激扬水岸、龙舞大河、梦想乐园、海浪湾、渔港风情、士学文化园、七彩田园、自然风情走廊,景点规划如图2所示,海岸观光休闲区总体布置如图3所示。

图2 景点布局规划图

图3 海岸观光休闲区总平面图

4.3.4景点生态维育

工程设计引用海绵城市设计理念,植物配置分区开展,各具特色,品种选择以本土植物为主,局部结合景点布局需要,引入外来植物,做到本土性、多样性、美观性兼顾。护岸设计尽量维持原有河道岸线,做到曲折有致,采用自然生态驳岸形式。景观设施材质多考虑透水性、生态性,兼顾美观性,如广场铺装设计以透水砖材料为主。

4.4 道路交通工程

生态景观河道交通线路规划既要考虑交通通达性、景观视线需求,又要兼顾景观效果的多样性,即步移景异效果的展现[5]。

黄垒河工程规划区内部道路交通体系包括:堤顶路、主园路、游步路、栈道、停车场和码头。

(1)堤顶路

堤顶路建设考虑快慢兼顾原则,设计防洪堤堤顶路面宽度12m,路基总宽14m。其上设快车道宽6.0~7.0m,骑行慢车道3.0~4.0m,快车道与骑行慢车道之间设2.0m绿化隔离带。

(2)主园路

主要园路指规划区内主要的车行道路,承担规划区内主要交通职能,连接规划区内主要的景点设施,设计红线宽度4~6m。

(3)游步路

游步路指规划区内休闲步道,引导游人游览,步入设定的景观空间,设计红线宽度2m。

(4)栈道

栈道是区内重要的水上游览步道,将游人引入近水、亲水空间,体验水上游览趣味。设计红线宽度1.5m。

4.5 旅游开发工程

(1)旅游开发建设目标

全力打造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国家级湿地公园和4A级风景名胜区。

(2)游线规划

从陆路、水路两个方面分别进行路线规划。其中陆路方面确定了蓝色海洋梦想之旅、橙色民俗风情体验之旅、绿色生态休闲之旅三条游线:①蓝色海洋梦想之旅:蓝色梦想—龙舞大河—百鸟乐园—梦想乐园—海浪湾—激扬水岸;②橙色民俗风情体验之旅:渔港风情——士学文化园;③绿色生态休闲之旅:七彩田园——自然风情走廊。

4.6 水质保障工程

根据《山东省水功能区划》成果,并参考《威海市水资源综合规划》成果,确定黄垒河下游段河流水质为地表水Ⅲ类,水质达标。为持续保障黄垒河水质达标,提出以下五项河流水质保障措施:①加大水环境保护宣传教育。②集中整治境内沿河工业、企业。③加强污水排放管理,实施雨污分流。④加强河道管理保护工作,控制游人数量。⑤建设人工浮岛生物浮床,进行水生植物配置[6],营建人工湿地,净化水质,加快河道水生态环境修复。

5 结语

生态景观河道综合治理是一项融合水利、环境、生态、城建、规划等多学科内容的综合性工作[7]。黄垒河下游段综合治理规划在传统水利规划基础上融合了生态景观河道治理理念,开展了水资源开发利用、防洪除涝、生态景观、道路体系建设、旅游开发、水质保障等六项工程建设,落实了综合治理工作。完成了黄垒河水资源开发利用、水环境改善、水生态修复、水景观打造、水文化弘扬、水旅游开发、水污染防治的综合整治目标。实现了供水、生态、旅游、社会等多重效益。本文以此为例,希望为以后类似的生态景观河道综合治理提供相应的参考和依据。

猜你喜欢

河道景观规划
景观别墅
火山塑造景观
沙子的景观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河道里的垃圾
山溪性河道植物选择与应用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
治理城市黑臭河道的方法
南京市鼓楼区黑臭河道的治理
快递业十三五规划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