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装配式混凝土高层住宅预制率与成本的关系

2019-08-27朱安江

装饰装修天地 2019年19期
关键词:装配式混凝土成本

朱安江

摘    要:随着装配式混凝土高层住宅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对工程成本控制提出了新要求。如何在装配式混凝土住宅建设中,合理掌控成本,实现效益最大化,一直是业内人士广泛关注的焦点之一。本文首先介绍了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成本构成,分析了其成本过高的主要原因,并结合个人实践经验,从多个方面提出了装配式混凝土的成本控制措施,望对相关工作有所裨益。

关键词:装配式;混凝土;预制率;成本

1  引言

从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发展历程来看,我国起步阶段与欧美发达国家并无太大差距,但由于多种因素制约始终处于发展阶段,未能形成规模化、集群化。随着国家对生态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装配式混凝土建筑作为一种绿色、环保、可持续的建筑工程模式,得到了广泛普及和快速发展。但由于对成本管控不到位,造成成本支出偏高,发展效果不甚理想。在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实践中,不论是技术研发还是施工建设,主体均为企业,而企业的逐利特性势必要求降低成本,提高整体利益。因此,如何在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推广中,合理掌控成本,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变得十分迫切。

2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成本构成分析

与传统混凝土建筑相同,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成本构成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工程建设费、建筑安装费、机动周转费及其他费用。其中,建筑安装费是装配式混凝土建筑与传统混凝土建筑成本差距的最主要方面。

就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而言,其建筑安装费占总成本比例为80%~90%,与装配率的高低成正相关。而人工费和建材费又构成了建筑安装费的主要组成部分。相对于传统混凝土施工,装配式混凝土的砌筑量和抹灰量相对较低,因此人工需求同步降低。装配率不断提高使得人工需求大幅减少,极大缩短了工期,因此人工费用支出所占比例呈缩小趋势。由此可以断定,人工费并不是使成本失控的重要因素。

在建筑材料的选用上,装配式混凝土与传统混凝土施工基本相同。装配式混凝土提前把建筑材料加工生产为预制模块,运送到施工现场再行吊装装配,而传统混凝土施工则是将原材料全部运抵施工现场浇筑。前者由于选用了规模化的生产加工模式,所需的建筑材料数量适度减少,相关支出随之降低,而事实往往是建筑材料费随着装配率的提高而提高,根源在于预制模块的成本所占比例提高。

3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成本过高的主要原因分析

3.1  技术标准体系不完善

从生产加工环节而言,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组成模块标准化水平过低,不同企业生产的模块规格不统一。这种现象的长期存在,造成市场无法形成有效竞争,产品集约化、规模化程度不够,只能通过定制获得合适的模块规格,造成成本超标。模块加工企业为追求利润,基本在同一条生产线上同时生产不同规格的模块,系统化程度不足,无法满足多品类、多规格的市场需求。由于不同规格、不同品类的模块所需要的技术方法不同,生产加工工艺流程不同,在生产过程中往往会出现生产中断,无法保障生产加工连贯性。同时,工人熟练度不够,没有严格责任分工,专业化、智能化水平低下,生产效率不高,成本高企。

3.2  专业人才稀缺,研发技术不足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对相关专业技术人才提出了新要求,必须从设计、施工、管理等多个方面构建专业化人才团队。数据表明,我国在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方面的专业人才极为匮乏,有近600万的巨大缺口。而许多设计、建设、管理企业从未从事过相关业务,存在业务空白。这种现象造成企业培训成本增高、生产效率较低,在模块设计和施工环节的成本均有所提高。尽管面临着这种人才匮乏的窘境,但高等院校及其他人才培养部门却难以发挥作用。而企业自行探索培养相关人才的过程,投入了大量培訓费用,这部分费用最终转嫁到产品上,形成隐形成本。

3.3  预制模块生产成本偏高

由于当前装配式混凝土技术工艺发展不足,生产加工预制模块过程中,需要先按传统方式设计图纸,并将其进行细化分解,再进行联结点设计。这个过程无形增加了无谓的工序环节,提高设计成本。而在优化设计时,既要满足设计方案的技术规范要求,又要达到生产线加工生产的要求。因此,需要考虑诸多方面的影响因素,这大大增加了装配式混凝土在实际应用中的成本。在所采用的模板方面,由于标准不统一,模板无法进行重复使用,导致浪费严重,最终使得预制模块越多,模板消耗就越多,相应成本越高。

4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成本控制措施探讨

4.1  完善技术标准

对于模块基数、品类分配、模块衔接、联结点构造等方面来说,实现技术标准统一相对简单,因此可在宏观层面推行国家推荐标准,减少地区之间的差异。也可根据不同地区之间的地质、气候、水文等情况,对模块技术参数和标准规范进行细化分类。这样在建筑设计环节就能准确找准模块类型,省去优化设计环节,降低成本。同时不同生产企业生产模块的工艺流程也会趋于统一,降低或者消除差异化,有利于提高生产加工效率。同时,为了保证模块正常交付使用,降低不必要的交易成本,还有必要统一质量认证体系等。

4.2  强化专业人才培养,提高研发水平

高等院校扮演着培养专业人才的关键角色。2016年,国家在打造“双一流”高等院校政策中,明确指出高等院校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要强化专业人才培养,就要充分发挥高等院校的作用,因此有必要在高等院校开设装配式混凝土建筑与BIM技术相关课程。要达到这一点,高等院校要立足市场需求,从专业配置、课程构建、课堂教学、毕业实习等多环节着手,树立为企业培养专业化、系统化、实用能力强的专业人才的目标。可以深入开展校企合作,共同组建教学团队,共同搭建教学平台,共同整合有效教学资源,实现高等教育效果最优化。

4.3  降低预制模块成本及转运成本

预制方面,预制模块环节在装配式混凝土应用中占据极为关键的地位,因此在设计阶段要杜绝贪图短期利益的思想,避免因沟通不到位、建模不细致等原因造成的后续施工中断,减少不必要的成本浪费。可采用BIM技术进行最优化的模型设计,适当减少模板使用量,提高重复使用率;广泛采用支模、拆模一体化操作设备,降低模块的变形系数;依据模块的不同结构和形式,在生产流水线上进行细化分段,提高生产效率,避免生产中断造成的浪费。

转运方面,要优化生产加工车间的规划布局,适度控制室内转运半径,改进预制模块在转运设备上的放置方式,提高空间利用率。在资金允许的条件下,可以适度改进运输设备,改变运输方法。科学规划转运线路,配置合理的出入口和转运通道长度与宽度,规范不同物料堆放,避免不同环节相互影响,减少因现场转运路线交叉造成的效率低下。具备条件的企业,可以通过GPS设备和网络系统平台,实施信息化、智能化转运,提高转运车辆使用效率,减少空载,降低转运费用。

5  结语

综上所述,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成本构成并不复杂,这是有效进行成本管控的基础依据。当前,造成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成本高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要有针对性的制定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减少浪费,提高资源利用率,推动形成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最优化的成本管控。

参考文献:

[1] 蒋勤检.国内外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发展综述[J].建筑技术,2019(12):3.

[2] 陈子康,周云,張季超.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的研究与应用[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19(4):1~11.

[3] 蔡强,赵谐丰.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发展与前景[J].现代经济信息,2018(5):39.

[4] 王广明,文林峰,刘美霞等.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增量成本与节能减排效益分析及政策建议[J].建设科技,2018(16):141~146.

[5] 肖瑢.浅谈我国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质量问题及对策[J].绿色环保建材,2018(8):191+194.

猜你喜欢

装配式混凝土成本
居住建筑中装配式钢结构的应用经济性分析
预制装配式波浪桩生态护岸研究
关于高层装配式建筑预制叠合板施工技术探讨
浅谈商品混凝土使用控制技术措施
混凝土早期变形对其耐久性的影响
浙江省为装配式建筑划分等级
沉没成本不是成本
自我修复的神奇混凝土
沉没成本不是成本
混凝土